□编者按
“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肩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我市基层党组织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治理,密切联系群众,谱写出了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慈溪市周巷镇三江口村就是众多红色故事的发源地之一。
三江口村位于慈溪六塘江和建塘江交汇的地方,在这片300年前还是一片汪洋的盐碱地上,不同姓氏的人聚在一起,养蜜蜂、种榨菜、种瓜果……行走其间,你会发现村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村民自己掏钱修路、自己种树、主动配合村里决策……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为自己是“三江口人”感到自豪。
这样的幸福感源自何处?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一路探访,拨开层层表象,在核心深处看到的是一颗红心在有力地跳动———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在这里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尽我当尽的责任和义务”
党性意识———服务为民
三江口村里的党徽,有着耀眼的光芒。
在三江口村村委会办公室里,珍藏着老党员阮小成弥留之际写的亲笔信,字迹有些潦草,却情真意切。
“我有个小小的意愿,向党总支缴纳1000元资助金,为那些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微薄之力;另外100元作为党费交党支部,尽我当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能为党再出微薄之力,这是我最大的梦想,但愿梦想成真。”
1950年出生的阮小成,1979年入党。前些年不幸身患肝癌,但他闲不下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作为村里的“老娘舅”,促成上百户村民握手言和。2013年3月15日,去世前一个月,他委托女儿送来最后一笔党费。
“五水共治”、“群防群治”、植树护绿、修路挖河……在三江口村,党员带头服务为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每次村里组织义务劳动,100多名党员服务在一线;村民有了困难,党员总是组团送去温暖。
67岁的周小凤,住在一间小木房里,女儿患重病去世,家里又没有劳动力。去年春节,连日阴雨,周小凤家有近2亩的榨菜无人收割,如果榨菜长期泡在雨里,一年的辛苦就要泡汤。
一个周末,恰逢天公作美,20多名党员抓紧时间下地干活、收割、售卖,最后,将2000元钱塞到周小凤手中。
“党员总是送来‘及时雨’。”周小凤说,有的党员自家田里的榨菜还没收割,先帮村里的困难户,这样的深情厚谊,自己不会忘记。
46岁的张和芬,在村口开办了一家近300平方米的便民超市。做小生意最怕小偷小摸,其他村案子接二连三发生,但她对此并不担心。
“村里的党员每天自发进行夜巡,晚上9时到凌晨4时,风雨无阻。”张和芬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