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突发·现场 正文

伪造理财产品协议书 银行职员非法吸储1800万元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11 06:58:5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在银行上班的一名女职员为解决新婚的车房问题,私下伪造了一份理财产品合同书,骗取客户60万元资金。之后,她在4年内先后用这样的手段骗取1800万元。为了让纸包住火,夫妻俩不断将骗到的钱投入创业,试图赚了钱归还,但无论是开蔬菜公司、网络公司还是房屋租赁公司,结果都失败了。昨天上午,鄞州法院审理了这么一起案件。

  为买婚车婚房骗了客户60万元

  山东女子赵某,是宁波某银行的一名女员工。4年前,赵某与当时的男友论及婚嫁,但双方均无力购买车房。于是赵某打起客户理财资金的主意,她利用自己银行职员的身份,以7%-8%的收益率为诱饵,用伪造的银行理财产品协议书向客户出售理财产品,并谎称是内部理财产品,所以网上银行系统查询不到。

  客户看她是该银行老员工了,收益率又比其他理财产品高出不少,纷纷购买了她的产品,赵某却将客户资金偷偷转入了个人账户中。

  通过这一方式,赵某拿到60万元资金用于购车及支付新房首付。解决了车房的问题后,赵某便开始发愁如何向客户归还这笔资金,她也知道对于这一难题,小她一岁的男友根本帮不上忙。

  试图开公司赚钱来还款

  之后赵某又结识了宁波男子钱某。钱某年长她几岁,曾坐过牢,对她关爱有加,在得知她欠有大额资金这一情况后,表示会同她一起努力想办法归还。钱某的种种表现都比自己的男友更加成熟贴心,令赵某相信这才是自己可以依靠的男人。2012年10月,赵某与钱某领证结婚。

  婚后,为了早日归还从客户那里吸收的资金,夫妻俩想到了进行创业投资赚钱来归还欠款,可是投资的本钱从哪里来呢?赵某于是继续以伪造银行理财协议书,出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吸收存款,将资金转入钱某及钱某亲友的账户,供钱某投资股票期货、经营各类公司,并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在每一笔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期将本金及收益打入客户账户。而客户见到赵某这里的理财产品收益高于银行其他同期理财产品,还信誉良好,纷纷介绍亲朋好友过来购买。

  钱某先后用这些资金分别开设了蔬菜公司、网络公司、房屋租赁公司、调剂行等,还曾投资期货、炒卖贵金属,但始终亏损。

  从银行辞职后还伪造公章吸储

  去年7月上旬,一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了,却发现银行并没有将本金及收益打入账户,就到银行询问。而此时的赵某已从银行辞职回家,并隐瞒辞职真相,从网上购买假的银行公章,继续吸收客户资金。

  银行发现这一问题后,迅速与赵某联系。赵某在向银行提交了其非法吸收存款的客户名单及明细后,就与钱某一起逃往外地,并更换手机号码。

  7月下旬,警方将两人抓获。经查,至案发时,夫妻两人已向20余位客户非法吸收存款人民币共计1800余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赵某、钱某合伙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数额巨大,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故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鄞州法院提起公诉。

  昨天,在庭审中,被告人赵某、钱某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皆表示愿意接受法律制裁。案发后,已由该银行出面垫付了所有涉案客户的款项,被害人则将他们享有的向被告人追偿的权利转移给银行。

  鄞州法院将择期对该案进行宣判。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宁波晚报 记者 张寅 通讯员 尹杉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