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在骆驼街道南一社区有个亲情小院,住着十几户人家。一个不大的地方,却远近闻名。81岁的郑惠珍老人住了十几年,是小院里的“元老”。昨天,老人找到记者,想通过金报感谢一对夫妻。老人讲,这几年来这对夫妻一直照顾小院里的老人,帮忙做饭打扫卫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老人说: “一直想写份感谢信,但琢磨了半天写不好,想来想去,还是通过金报表扬表扬这样的好人。做一天两天的好事,我见多了,这样常年如一日坚持的,不容易。”
亲情小院12户居民,新老宁波人一家亲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还没有走进亲情小院,记者的目光就被宣传栏的一行标语所吸引。再往里走,看到的是两排低矮平房,中间是过道,一边是住所,另一边则是厨房。小院不大,却很干净,过道上种着一些花草,充满生活气息。
小院里住着12户人家,以本地留守老人居多,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宁波人。前几年,镇海人陈亚女生病住院,她正为医疗费发愁。来自重庆的陈超兰在亲情小院发起倡议,你一百,我两百,筹集的爱心款帮助她渡过了难关。
“家里有人吗?怎么不关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好几家住户大门敞开。
“他们年轻人白天去上班了,我们负责看门。”郑惠珍早已习以为常了。她说,白天,他们老人负责照看小院。碰到雷阵雨,他们就会帮忙收衣服。郑惠珍老人说,小院一直就很和睦,李兴龙和妻子严利芬来了以后,这个大家庭就更有爱了,好像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最热闹的就是过年了,住在小院的新老宁波人常常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严利芬就帮着张罗。“你家准备几个家乡小菜,我家端来几个菜,大家围在一起吃。”老人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等着严利芬下班回来,和她拉拉家常。“孩子平时不在身边,老伴也不在,感觉生活空落落的,有他们在,生活就有乐趣了。”
李师傅做好事不留名,愿当“田螺姑娘”
在亲情小院,李兴龙和妻子严利芬被老人当作“大管家”,他们三年多来一直照顾着院里的老人。
严利芬的家离亲情小院挺近,有一次下班回家,她看见郑惠珍老人在小院拔草,二话不说就拿起工具上前帮忙。从那时候开始,严利芬和亲情小院的缘分开始了。
不上班的时候,她就在小院里帮老人做家务,陪他们聊天,基本上每天花在亲情小院的时间就有一两个钟头;下班回来,她就给老人烧菜。这个老人爱吃麻婆豆腐,那个老人爱吃酱黄瓜,她都记得一清二楚。有一次,严利芬临时加班,没有去亲情小院,这下可把老人吓坏了,以为她生病了。
两年前,郑惠珍老人家里的洗衣机坏了,严利芬听老人抱怨,赶紧回家找丈夫李兴龙来帮忙。他是宁波公交总公司的一名公交司机,平时是个家电维修能手。第二天,心急的李师傅拿上工具上老人家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李师傅的专业,很快就成了亲情小院的红人。这家纱窗门坏了要维修,那家油烟机有故障,这些都成了他的分内事。有趣的是,李师傅常常充当“田螺姑娘”,老人不在的时候他偷偷就把故障修好了。“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忙于事业,不能常常来看老人。我们就帮忙尽点孝心,让老人开开心心过晚年。”李师傅说,他的父母都不在了,他想把这些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好好孝敬他们。 □通讯员 董美巧 记者 薛曹盛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