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鄞州发现一处"海防长城"遗产 目前市内内容最丰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13 07:52:10   稿源: 现代金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宁波自明、清以来一直都是反侵略斗争的前沿阵地,丰富的海防文化是这座历史名城的重要特质之一。

记者昨天从鄞州区文管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鄞州新发现一处“海防长城”遗产——狭石岭(也称硖石岭、玉泉岭)土城,它是迄今为止宁波地区还未报道过的,最长、最完备、最丰富的古代军事类遗存土城。

狭石岭发现了哪些遗存?

营垒、枪眼、跑马场一应俱全

狭石岭土城遗址位于鄞州区瞻岐镇方桥村狭石岭龙口,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选在方桥村举行。发布会后,记者跟随文保专家和业余文保员到土城遗址一探究竟。

通过古道爬上220米高的狭石岭巅,记者发现,整个通道两侧是乱石墙遗存,墙体高约2.4米、厚约3.5米。据鄞州区文管办主任谢国旗介绍,这就是龙口关卡位置所在。关卡向两翼山脊线延伸,长约3.5公里,形成一道系统性防御能力较强的“土城”。

据了解,土城为东西走向,面向大海、眺望象山港,狭石岭则为南北走向,两者交叉成“十”字形。在龙口两侧山坡分别有南北向的两圈建筑遗址,整体呈蝴蝶状。谢国旗表示,这些建筑是乱石砌成的军事营垒。“它主要是用来军事防御,但就近取材、工艺土气,所以我们叫它‘土城’。”

记者在现场发现,龙口两侧的建筑遗址墙上针对登岭弯道方向,仍存有不少枪眼。它们成喇叭口形状,外口大、内口小。谢国旗分析称,如此设计不适宜机枪和火炮,应该是洋枪射击的隐蔽孔,“当时这里配备了可能是缴获的洋枪类武器装备。”

除了营垒和枪眼,这座土城还留有石屋、交通壕、训练场、跑马场、车马道,用水池、粮食加工作坊等不少遗存,可谓宁波军事遗存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为丰富的类型。

史料对此是否有记载?

清光绪二十六年曾驻兵办防

据了解,“海防长城”成熟于明朝,是海上军事斗争中的产物,“海防长城遗址”是宁波地区特有的军事类文化遗产。如此营建森严的狭石岭土城,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记者采访得知,之前狭石岭土城是隐没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今年3月,当地偶然开辟狭石岭古道时,在岭巅发现了大量的土城遗存。随后,鄞州区文保专家开始了对此长达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

宁波此前发现的海防遗址不在少数,这座防御工事究竟造于何时?据谢国旗透露,《鄞县通志》对此有明确记载,称“玉泉岭之南麓,上有土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办防,曾驻兵一营。”

此外,“鸦片战争、抗英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等,都没有狭石岭战斗的历史记载,因此充分佐证此处修筑需要的最后时间表为1900年。”谢国旗表示,这次发现的狭石岭土城遗址,“是明朝以来在岸线制高点及要塞通道设烽堠、卫所等军事设施后,又一填充式的‘明断暗连’的‘海防长城’中的军事防御工程。”

作为一座鲜为人知的甬上文化遗产,谢国旗认为它的被发现有很重要的意义。“未来,我们可以考虑将宁波这些卫所城、烽火台、炮台岗、土城、哨所、碉堡、地堡、暗堡等‘明断暗连’的遗产,打包成‘海防长城遗址’进行申遗。”

■延伸阅读

宁波“海防长城”遗产不少

水陆一体防御体系已600多年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现的狭石岭土城遗址,在宁波海防体系中算是“年轻”的。事实上,自明洪武年间起构建的以“卫所”为中心、水陆一体的防御体系,在宁波已历经600多年,目前依然完整,卫、所、巡检司、关寨、烽堠等文化遗存,一应俱全。

据2013年5月出版的《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系列丛书——宁波明清海防研究》一书记载,现存宁波明清海防遗存,主要分为临山卫、观海卫主导的临观战区(今杭州湾以南的慈溪市与余姚市东北部);定海卫、宁波卫主导的定海战区(今甬江出海口两岸的镇海区与北仑区沿海一带以及象山港北岸的鄞州区与奉化市);昌国卫主导的昌国战区(今象山港南岸、三门湾北部的象山县)。

目前,宁波卫、定海卫有卫址而无遗迹,临山卫、观海卫、昌国卫有较丰富遗迹,城风原有街巷格局基本保留,城门、门楼、城墙、护城河等部分保留,目前尚存卫城遗址4处,所城遗址6处,司城遗址4处,寨城遗址3处,营汛城址1处,所存遗址多为十字街、城墙、护城河。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象山花岙兵营遗址。花岙岛有遗迹多处,除了兵营,还有如练兵场、哨所、瞭望所以及梯田等其他设施。张苍水兵营在花岙岛上分布甚多,兵营设点隐蔽,在树木掩映下远观、近视都不易被发现,很符合南明军队在险恶环境下的生存选择。2013年5月,花岙兵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讯员 朱素珍 记者 朱琦琳 摄影 记者 贾东流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