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8点左右,钱江晚报记者来到了余姚市兰江街道世南小学,作为一个避灾安置点,这里已经有五六个教室开起来,接纳前来避灾的市民。
因为大部分低洼地区需要避灾的余姚市民都采取就近安置、投亲靠友的办法,所以在安置点避灾的,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平时居住在工地临时工棚的工人。
杨先生一家来自河南,在余姚打工已经有了十多个年头。“
我们来世南小学躲台风已经有五六次了!”杨先生说,每一次来,这里的环境都挺舒适,虽然没有家里那么随意,但是各项生活设施也很全面,而今年,他抱着才出生8个月的小宝宝一起来避灾,小宝宝看着镜头满是好奇。“平时这个点他已经睡觉了,到这里比较新鲜,我们来这里过夜也比较放心的,因为租房地势太低,万一进水了,我们没什么事,就是担心孩子。”
钱江晚报记者在学校几个已经启用的教室转了几圈,电灯开关都能点亮,洗手间设施也能正常使用,学校方面也准备了急救包、方便面、矿泉水等急救物资。
在另一间教室,还有一群从临时工棚转移过来的外来务工者正在打牌,他们告诉记者,搬到学校里面就是放心,看到那么好的设施准备,“我们做好了台风来的准备!”
从江苏到余姚来工作的杨大姐一家前几天刚到余姚:“刚到这里就遇到台风,真是有点倒霉……但是现在让我们住到这里过夜,学校领导对我们那么友善,什么都安排好了,我也放心了,希望能够安全度过台风。”
记者注意到,采访的同时,杨大姐的两个孩子就在教室里写作业,就好像这一个晚上,他们就在自己老家的学校度过……
本报记者 龚振岳 王丹静 文/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