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七夕秀恩爱 虐死“单身汪”?我们误会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8-20 07:36:06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人们总是习惯把七夕的“画风”描绘得如此浪漫、凄美,颇有几分“怎么虐死‘单身汪’怎么来”的架势。

而事实上,七夕的“画风”也可能是这样的———

东南商报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贺臻 

牛郎是个癞头?

说到七夕,就不得不提牛郎织女的故事。

用现在的话来说,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就是“屌丝”逆袭抱得“白富美”的励志故事。

你以为牛郎真的只是凭借自己的一片痴情感动织女的吗?民俗专家沈志远说了另外一个版本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相传,牛郎是个没有头发的癞头,但是心地十分善良,而且干活也十分勤快,平日就靠给地主家放牛谋生。隔壁邻居家有个姑娘叫织女,长得十分漂亮,尤其是拥有一头乌黑顺滑的长发,去做洗发水广告都是自带特效的那种。牛郎见了十分羡慕,就偷偷去看织女洗头发,发现其中的秘密就是木槿叶。牛郎用木槿叶洗了一年的头,头发就重新长出来了,变成了一个帅小伙儿。

织女再次见到牛郎,十分心动,欣然允诺嫁给他。

情人过节不够格?

说到七夕,就不得不提“鹊桥会”的故事。

细读“鹊桥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细节:牛郎披上牛皮去找织女时,随身挑着的担子里,装的不是别的,是他和织女生下的一双可爱的儿女。

在沈志远看来,一儿一女凑成“好”,这是过去农业社会中普通家庭的理想模式,也是过去人们养儿防老传统家庭道德伦理。

传说从来不只是传说,其中的一些元素和细节往往能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俗观念。沈志远说,“鹊桥会”的浪漫和情人无关,若硬要和爱情扯上关系,更多宣扬的也应该是夫妻间的互相支持、不离不弃,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精神。

当然,还有一个让“单身汪”理直气壮“反击”假借节日知名趁机各种“秀恩爱”的理由是:古人还是很含蓄的,尤其是姑娘家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出门会情人呢?

姑娘们觅姻缘?

说到七夕,就不得不提爱情。

少女、少妇们有在七夕夜“拜织女”的习俗。你以为七夕就是用来祈求“嫁得好”?那也太小看旧时的姑娘们了,人家也是追求“干得好”的。

在牛郎织女的故事融入七夕前,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这个节日源于汉代。

民俗专家周静书说,除了祈求“婚姻幸福”“早生贵子”外,姑娘们祈求最多的还是像织女一样有一手纺纱织布的好手艺。

当晚,姑娘们还会组织一场比赛,使用五色丝线和七根针,借着月光穿针引线,谁最快把七根针穿好,谁就是巧妇。

周静书说,七夕还有“卜巧”的传统。早在农历七月初一,太阳还没出来,姑娘们就会用碗、瓶等工具盛好小麦种子。白天将小麦种子放在家里,晚上则放在外面接露水。等到七月初七,种子长出麦芽,大家就拿来比较,看看谁的麦芽根系发达。根系又长又密的则预示着谁能巧。

还有一种习俗,等到七月初七那天,姑娘们会将自家种的豆芽摘下放在水盆里,放在阳光下映出豆芽的影子。若影子像花鸟鱼等,就寓意得巧。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