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宁海 正文

一掷万金买保健品 老人着迷儿女着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9-22 10:35:59   稿源: 宁海新闻网
0
报料热线:81850000、87000000  【 】 【打印

近日,有网友向“百姓事马上办”反映,在谢家食堂租赁场地有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宣讲会,高价售卖保健品和药品。原来,该网友的家人花了3600元买了某智源保健品和240元某康牌的亚麻籽油,提醒长辈不要迷信保健品却反遭质疑不孝顺,无奈只得投诉,希望有关部门予以查处。事实上,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受骗案例:

老人一掷万金买保健品

汪女士是一家私营企业的中层领导,说起保健品却是一肚子火。“我妈在这上面都已经花了好几万块钱了,怎么劝都不听,还拿电视上的养生节目反过来说我们不懂保养,甚至觉得我们不想赡养她。”据汪女士说,有几个销售人员经常会来家里,发一些礼品卡、预定卡、订金卡给老人,有时候还送一些体验产品,老人还以为捡了大便宜。“真不是我不肯花钱,要买也会先咨询医生,但这些上门推销的实在不靠谱,就是挖坑让老人去跳啊。”

60多岁的陈永如(化名)是一名退休教师。去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几位平时常跟她一起跳广场舞的朋友拉着她去听养生讲座。“地点不固定,有时候在茶楼,有时候在宾馆”,听了几次课的陈永如回忆道,“多是讲如何保养身体、治疗病痛的,然后推出保健产品,包括药和仪器,还会赠送很多小礼品,后期也有回访,有几个产品买得多的朋友还受邀去免费旅游过。”据陈永如介绍,去听讲座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每次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经不住工作人员的嘘寒问暖和热情推销,加上周围朋友的劝说,就陆陆续续买了些保健品回来,总共花了近万元。

记者暗访:

情感营销圈住老年人

一般老年人都很节俭,为什么买起保健品来往往一掷千金甚至万金,毫不手软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记者在一休公园与老人聊天时,得知一位姓冯的老人家里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来推销,为了探寻销售手段,记者好不容易劝说老人同意到其家中看个究竟。

终于,在19日下午3点多,记者接到了老人的电话。在冯爷爷的家中,记者看到桌上的保健品盒子开着,是正在推介的产品,房间里还有另外3个老人,是冯爷爷的牌友,一名约莫28岁的男子穿着笔挺的西装正在跟他们沟通。

“你们可以试喝一支,很多老人喝了以后都说晚上睡觉不失眠了,人也精神很多,服用一个星期就能见效……”该男子向老人们介绍,“吃我们这个产品的人很多,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需要提前预定,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一番介绍之后,男子拿出一份资料,郑重地对老人们说,“这是全国的病例调查数据,老年人最容易得病而且较难治愈,我们这个产品是研究院研发的,效果特别好,您试过就知道,现在搞活动只要3298元,还能额外送一个按摩器。”

记者看到,这个保健品的包装盒上写着“某研究院研发”,除此之外,只找出销售方为广州某保健品有限公司,却没有生产厂址。趁男子与老人谈话之际,记者拿出手机欲拍照却被男子阻止了。

心理分析:

老人为何恋上保健品?

为何老人容易陷入保健品的骗局,甚至个别老人明知被骗后仍执迷不悟呢?

记者咨询了多位心理医生,归纳整理了如下几点:一是老年人渴望健康。人进入老年后,在心理上会本能地对死亡产生恐惧,一些功效夸大的保健品往往能吸引老年人,来自“权威专家”的讲座使其舍得在保健方面花钱;二是从众心理。老人的盲目跟风之心较重,圈子里的一个老人被骗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哪怕他们的初衷并不是想买东西;三是情感寄托。现在的年轻人都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伴老人,从而使老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孤独感,而保健推销员正是利用这个心理展开情感攻势,对老人嘘寒问暖,陪老人聊天,消除他们的寂寞感,同时用各种方式来对老人进行心理暗示与强化,一步步攻破老人的心理防线,最终让老人不好意思不买。

市民葛泽东表示,要预防老人陷入各种保健骗局中,不仅子女要多陪伴老人,社会也应给老人提供真正专业权威的保健服务。

温馨提醒:

谨慎购买保健品

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科人员介绍,有关保健品以及药品推销的投诉时有发生,但管理起来并不容易。许多产品只是在宣传方面夸大功效,实质检测大多是合格的,因此只能以虚假广告处理,而消费者多是在被骗以后才想起投诉,故而常发生工作人员到现场时推销活动已结束的情况,甚至在前期查处过程中,有些老百姓正享受小恩小惠阶段,会对检查工作表示不满。此外,有些号称有保健功效的产品不一定是保健品,“保健品必须要有一个蓝色的像帽子一样的标志。”保健科江科长提醒说,QS标志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此提醒,老人如遇推销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三思而后行,当难以确定时,可以打电话听听子女的意见,在现场也可以以“身上没带钱”、“自己不能做主”等理由推脱,不要急于做决定,更不能贪小便宜,为了面子而购买;家人也要时常留意老人的举动,当发现老人时常拿些免费用品回家的时候要引起注意。

(见习记者徐欢欢)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