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镇海洋关往事:见证历史 凝视宁波港百年沉浮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10-27 10:32:02   稿源: 镇海新闻网
0
报料热线:81850000、87000000  【 】 【打印

历史变迁

海关,是依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

宁波,以其据东海航运之要冲,一直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在正式海关设立前,已有五代时的博易物和宋代的市舶司。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四月,两浙路市舶司由杭州迁到镇海,同年迁到宁波。根据一幅旧图像显示,市舶司官员亲自到码头走访,查看船只货物,核实税率。

康熙二十三年(1684)取消海禁,允许五百石以下船只出海贸易。第二年在沿海的漳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四处设立海关,分别称为闽海关、粤海关、浙海关、江海关,专收海舶货税。这是中国海关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以“海关”命名的机构。

康熙二十四年(1685),浙江省设满汉海税监督一员,笔帖式一员,宁波城内设立海关监督衙门,镇海设立钞关稽查官。浙海关在大关及古窑、小港、湖头渡、象山、沥海、乍浦、家子口、江埠、白桥、温州、瑞安、平阳等税口征税。税务官员登记人数,在船头烙上记号,同时给发“印票”。印票相当于现在的船舶驾驶证,关照防守海口的官兵,查验“印票”,合格的放行。

乾隆二十二年(1757),浙海关停止征税,所有海舶均于广州停靠,由粤海关征税。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道光二十二年(1842),再设浙海关于宁波。咸丰十一年(1861),聘用外国人为税务司,归宁绍台道监督。

1861年12月,太平军攻克宁波城,驱逐了浙海关监督、税务司,改浙海关为“天宁关”。任命潘起亮为监督,又在镇海设天平关,公布税则,减轻税率,严禁鸦片进口。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宁波海关恢复建关,下辖镇海海关等7个隶属海关。

故事:严查海关腐败

雍正元年(1723)八月,朝廷官员听说镇海海关小吏受贿十分严重,于是开展查关。

在查关中发现,关役任意申报报关单,趁机进行敲诈。过关商人只要塞了银子,货多税重,可以隐瞒不报或重税轻报。如果不给钱,即使货少税轻,小吏干脆将货停放在海关前数日不验货,不放行,不受理。

镇海口风高浪急,小小一道关口,规定每天只过一次,货船挤在江面上,给当地老百姓的小船通行等带来不便。一时间,民间怨声载道,小商小贩叫苦不迭。

朝廷决心整治这种现象,要求守关小吏随到随查,秉公报关。同时明确账册,放关船只与账册相一致,按日子一天一天填报。如果当天没有船只过关付税,也要特意注明。为避免小商贩逃税,在关口前后数里岔路小口设巡查人员,其余不能滥设巡查人员。以上种种,如有违背的,“严加议定”。

后来有朝廷官员提出,针对每一税关缴费等规定,应该用大字刻在木板上,立在关口之前。这样,让过往每一名商贾一目了然,也可以阻止小官小吏“口说为凭”,坐地起价。如有小官吏在商人缴税之前进行勒索的,按照“窝藏贼赃”论处。

如此整治一番,海关风气为之一振,百姓拍手叫好。

(记者 陈饰 通讯员 何小平 李根员)

上一页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