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顾榕塘,男
年龄:76岁
2009年3月5日,我在南塘老街改造前拍了这张照片(上图)。
当时,报纸上刊登了南塘老街马上要改造的消息,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退休老人,背着相机,拍下了一系列照片。
2009年的南塘老街,像一个迟暮的老人,两鬓染霜。
街巷窄窄的,青苔爬满墙垣。南郊路、惠赐巷、南社坛巷,还有一些名人故居,统统破旧不堪。
我对南塘老街是很有感情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宁波市印染厂工作,每天上班下班,都会经过南塘老街。
上世纪80年代的南塘老街,已经是居民住宅区,住的基本都是印染厂的员工。
一河一街,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马头墙高耸,想想是蛮诗意的,可是生活免不了柴米油盐的琐碎。
每天清晨,荡马桶的声音此起彼伏;女人们在南塘河埠头浣洗衣服,间或吵嚷几句,那是市井的声音。
每到周末,老街上有孩子跳皮筋、跳房子,稚嫩的嬉笑声在老旧的墙壁间盘旋。
更多的时候,这里是寂静的,冷清的,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里渐渐成了新宁波人的住处。
很少有人想象得到,这里曾盛极一时,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的“南门三市”,是最闹猛的地方。
翻开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上面就有这样的记载:“南门有三市,西门有八市……船舶争集,人民杂遝,夹道商铺,鳞次栉比,一如江东。”
袁牧之的老家也在这里,杨家桥1号。那部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马路天使》,就是袁牧之导演的,细细想来,多少有点南塘的影子。
这里拥有文保单位一处,文保点六处,众多的作坊凉亭等文物古迹。
永善亭的石柱上还留有一副对联:“城望长春步步入胜,亭过永善坐坐无妨。”
如今的南塘老街,已改造成明清时期的江南民居。南塘老街二期刚开业不久,在延续以往老宁波吃食的同时,还加入了民宿、书店、手工艺品。
每到节假日,老百姓们扶老携幼地涌向这里.
我也常带着家人去那里,毕竟那是我年轻时待过的地方。一边逛,一边吃,一边拍照,不亦乐乎。
“夹道商铺,鳞次栉比”的繁华景象重现,南塘老街老树发新枝了。
东南商报 记者陈也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