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宁波“儿科医生荒”亟待缓解 政协委员:加大财政投入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2-25 07:47:50 报料热线:81850000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专家预测,我市每年会增加1.5万名左右新生婴儿,儿科医生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我市卫计委针对儿科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出台了综合医院开设儿科等相关政策,但“儿科医生荒”现象并未得到及时缓解。为此,市政协十四届8次会议期间,不少政协委员也将关注目光投向儿科发展。

  现状

  全市每千名儿童仅拥有0.87个儿科医师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全国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82人,但儿童患者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只有0.43人。儿科医生职业风险高、福利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负荷重,近年来儿科医师严重流失,这些情况都使“儿科荒”问题日益显现。停诊、限诊、通宵排队……季节交替恰逢雾霾天,2015年入冬以来,全国儿科一度全线“爆棚”,直逼医院承受极限。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在业内引发一阵又一阵的热议,从而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市的情况也不例外。

  据邱海燕委员介绍,目前我市39家开设儿科的医院中拥有儿科执业医师856名,仅占全市执业医师3.4%,2015年全市每千名儿童仅拥有0.87个儿科医师。按照我市“十二五”卫生发展主要指标要求,到2015年我市儿科执业医师要求达到1730人,床位要求达到2669张,而目前全大市儿科执业医师不足千人,儿科资源十分紧张。儿科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压力巨大,却要承受日益增加的儿科医疗服务任务。

  问题

  投入收益失衡导致儿科发展受阻

  邱海燕、沈平绒等委员认为儿科投入还需要加强。邱海燕委员认为儿科投入收益失衡也是儿科发展受阻的一个原因。邱海燕委员还表示,儿科发展受阻还有儿科医师来源不足的因素。“儿科医生荒”现象在省内乃至全国普遍存在。国内某知名儿童医院2016年招聘儿科医生通知88名医学生首轮笔试,结果只有44人参加考试。宁波市妇儿医院和其他市级三甲医院多方努力招聘儿科医生,但应聘者也同样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儿科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流失现象严重。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儿科医生的总数从2010年的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宁波市也有相关这样的状况,以市妇儿医院为例,目前共有儿内科医师205名(其中60名为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2015年共完成80万余儿科门急诊人次,出院2万余人次,儿科医师人均工作量居全市前列。近五年来市妇儿医院共有21名儿科医师辞职或调离,大多不再从事儿科工作,陷入“工作越忙人越少,人越少工作越忙”的恶性循环。

  建议

  加大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针对这一问题,市政协十四届8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邱海燕提交了《关于加快儿科事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陈为能提交了《关于实施二孩政策强化妇幼保健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沈平绒提交了关于《“二孩政策”后加强产科、儿科力量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马莉萍提交了《关于积极做好实施“普二”政策的对策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赵亨文提交了《关于完善“二孩”政策配套政策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陈平提交了《关于改善儿科医生严重缺少现象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邱海燕、陈平等委员建议要加大对儿科发展的投入力度,尽早破解“儿科荒”问题,应该通过强有力的措施着力解决,加大财政对儿科发展的投入力度,且要建立长效机制。此外,邱海燕表示,要更多给予儿科医生关心、鼓励,合理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下大力气保持儿科队伍稳定,同时吸引更多优秀医学生加入儿科队伍中来。积极推进医教协同,建立优秀医学生提前招录加定向培养机制。此外,邱海燕委员还建议适当增加儿科、产科床位,建议今后新建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要开设儿科、产科门诊和病房,切实缓解儿童和孕产妇等人群的“就医难”问题。邱海燕还认为,可以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儿科相关医疗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优先投资举办儿科相关的医疗机构。此外,做好分级诊疗工作,让大医院儿科有限资源用于真正需要的患儿。

  □宁波晚报记者王元卓

编辑: 孙研

宁波“儿科医生荒”亟待缓解 政协委员:加大财政投入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2-25 07:47:50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专家预测,我市每年会增加1.5万名左右新生婴儿,儿科医生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我市卫计委针对儿科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出台了综合医院开设儿科等相关政策,但“儿科医生荒”现象并未得到及时缓解。为此,市政协十四届8次会议期间,不少政协委员也将关注目光投向儿科发展。

  现状

  全市每千名儿童仅拥有0.87个儿科医师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全国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82人,但儿童患者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只有0.43人。儿科医生职业风险高、福利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负荷重,近年来儿科医师严重流失,这些情况都使“儿科荒”问题日益显现。停诊、限诊、通宵排队……季节交替恰逢雾霾天,2015年入冬以来,全国儿科一度全线“爆棚”,直逼医院承受极限。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在业内引发一阵又一阵的热议,从而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市的情况也不例外。

  据邱海燕委员介绍,目前我市39家开设儿科的医院中拥有儿科执业医师856名,仅占全市执业医师3.4%,2015年全市每千名儿童仅拥有0.87个儿科医师。按照我市“十二五”卫生发展主要指标要求,到2015年我市儿科执业医师要求达到1730人,床位要求达到2669张,而目前全大市儿科执业医师不足千人,儿科资源十分紧张。儿科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压力巨大,却要承受日益增加的儿科医疗服务任务。

  问题

  投入收益失衡导致儿科发展受阻

  邱海燕、沈平绒等委员认为儿科投入还需要加强。邱海燕委员认为儿科投入收益失衡也是儿科发展受阻的一个原因。邱海燕委员还表示,儿科发展受阻还有儿科医师来源不足的因素。“儿科医生荒”现象在省内乃至全国普遍存在。国内某知名儿童医院2016年招聘儿科医生通知88名医学生首轮笔试,结果只有44人参加考试。宁波市妇儿医院和其他市级三甲医院多方努力招聘儿科医生,但应聘者也同样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儿科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流失现象严重。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儿科医生的总数从2010年的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宁波市也有相关这样的状况,以市妇儿医院为例,目前共有儿内科医师205名(其中60名为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2015年共完成80万余儿科门急诊人次,出院2万余人次,儿科医师人均工作量居全市前列。近五年来市妇儿医院共有21名儿科医师辞职或调离,大多不再从事儿科工作,陷入“工作越忙人越少,人越少工作越忙”的恶性循环。

  建议

  加大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针对这一问题,市政协十四届8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邱海燕提交了《关于加快儿科事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陈为能提交了《关于实施二孩政策强化妇幼保健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沈平绒提交了关于《“二孩政策”后加强产科、儿科力量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马莉萍提交了《关于积极做好实施“普二”政策的对策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赵亨文提交了《关于完善“二孩”政策配套政策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陈平提交了《关于改善儿科医生严重缺少现象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邱海燕、陈平等委员建议要加大对儿科发展的投入力度,尽早破解“儿科荒”问题,应该通过强有力的措施着力解决,加大财政对儿科发展的投入力度,且要建立长效机制。此外,邱海燕表示,要更多给予儿科医生关心、鼓励,合理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下大力气保持儿科队伍稳定,同时吸引更多优秀医学生加入儿科队伍中来。积极推进医教协同,建立优秀医学生提前招录加定向培养机制。此外,邱海燕委员还建议适当增加儿科、产科床位,建议今后新建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要开设儿科、产科门诊和病房,切实缓解儿童和孕产妇等人群的“就医难”问题。邱海燕还认为,可以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儿科相关医疗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优先投资举办儿科相关的医疗机构。此外,做好分级诊疗工作,让大医院儿科有限资源用于真正需要的患儿。

  □宁波晚报记者王元卓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