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查获的织纹螺)
中国宁波网记者 沈之蓥
织纹螺,浙闽沿海一带人的传统“美食”,但它毒性极大,不少人为了尝鲜铤而走险。
12月3日,宁波警方举行打击食药环犯罪“昆仑”行动成果宣传展示,并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全市共侦办织纹螺案件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人。
其中一起典型案件是鄞州警方侦破的。
今年7月,谢某在象山蓬莱菜场路边摊上以每斤18元的价格购入部分织纹螺后,准备转手贩卖从中获利,后来在鄞州区咸祥镇咸祥菜场卸货时被市场管理人员发现。
经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分析检测中心对对织纹螺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两种织纹螺,其中一种学名为半褶织纹螺,另一种为秀丽织纹螺,均隶属织纹螺科,系有毒有害食品。
目前,谢某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警方介绍,织纹螺有多种叫法,又叫海丝螺、海狮螺或麦螺,有些地方称为割香螺、小黄螺。
织效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 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小时,国家卫生部明令禁止销售经营织纹螺。
但是仍有一些人知法犯法。
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50岁出头的女子钟某,伙同魏某在镇海招宝山街道一临时菜场销售织纹螺,公安机关当场查扣了约4.7千克。
钟某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后来被警方取保候审。考虑到钟某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坦白情节,检方决定不起诉钟某。
去年7月,鄞州二院接诊了26岁的小赵姑娘,她吃织纹螺中毒了,经过洗胃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才转危为安。
接诊医生说,中毒主要是贝类神经麻痹毒素引起,伤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毒较重的可引起呼吸麻痹。如果抢救不及时,还可能呼吸麻痹致死。死亡率极高,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解毒药。
织纹螺做法以葱油为主,一份能卖到一两百元,一些人抱着侥幸猎奇心理,总认为中毒的事情不会轮到自个头上。
宁波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洪警官告诉记者,以前因为吃织纹螺出过一些人命,经过警方及相关部门联合打击整治,加上市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自2017年以来,宁波的总体情况好了不少,“吃上一颗有毒的,就有可能丧命,千万别去试。”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