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人民日报重要版面连发3篇新闻 报道宁波战疫情促发展典型
稿源: 人民日报   2020-05-08 09:09: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人民日报今天重要版面连发3篇新闻,报道宁波战疫情促发展典型。

  头版头条刊发《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点赞宁波重点领域先行,关键产业带动,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吉利宁波春晓基地主机厂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行动,目前已实现销量同比环比双增长。

  二版《共生,方能共赢》,以宁波羊毛衫品牌旦可韵为样本,剖析处于经济新方位,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如何闯关。

  四版《开发石头村 走上致富路》,追记宁海县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展现防疫复工复产一线共产党员的担当。

  破解难点堵点 推动复工复产

  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

  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

  99.1%

  截至4月21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99.1%和95.1%

  98.2%

  截至4月21日,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98.2%和92.2%

  “口罩产能提起来了!”关键原料熔喷布的生产线建起来,高端全自动口罩机研制下线,医用口罩检测资质审批加快……上下游加速联动,全国口罩日产量一个月不到就翻了10倍多。

  “湖北汽车零部件供应恢复了!”一箱箱汽车总成、部件,被源源不断从武汉、襄阳、十堰、黄冈的工厂车间送往全国各地,我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攀升至80%以上。

  产业链各个环节互相配合、顺畅转动,让蓄力满满的中国制造全速开动。截至4月21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99.1%和95.1%。其中,湖北省分别达98.2%和92.2%。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切实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为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复产指明了方向。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启动了经济肌体的产业循环。

  破难点、除痛点、疏堵点,推动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

  包装箱缺货、模封材料库存见底……复工不久,高端存储芯片封测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深科技沛顿公司发出供应链求援信息。

  第一时间,包装材料供应商从东莞支援,印刷电路板供应商从深圳调货,模封材料供应商在苏州响应。交通、海关和当地政府部门也携手为保障运输和进出口开辟“绿色通道”……

  “没有一笔订单丢失,也没有一笔订单延期交付!”公司生产计划及物流总监翟铁涛自豪地说,作为全球芯片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制造没有掉队!

  生产的链条全速滚动,靠的是每一个齿轮的转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和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各地防疫形势不同,企业防疫能力不一。上游未能复产,下游就会‘断粮’,复产难为‘无米之炊’;下游未能复产,上游复产只会造成库存积压,甚至有再次停工停产的风险。”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说。

  “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各项畅通产业链循环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破难点,防疫物资多起来。

  口罩耳绳告急、熔喷布告急、次氯酸钠告急、乙醇告急……在抗击疫情最严峻的日子里,工信部选派到56家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73名驻企特派员,把多半精力放在为企业打通供应链上。

  能联系到库存的,跨省份紧急调货;供应商库存告罄的,协调当地政府部门尽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生产设备的,帮助装备企业提升产能……到2月29日,我国口罩日产量一个月里增长10多倍;医用防护服只用2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日产能增长40多倍。

  ——除痛点,上下游资金融通起来。

  资金如何精准滴灌到产业链上下游?“银保监会鼓励商业银行给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授信、贷款,推动它们以实时付款、降低预付款等方式支持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介绍。

  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仅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信贷支持已超过了2.5万亿元。今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在去年基础上还将力争再增加5000亿元以上。

  ——疏堵点,物流人流畅快起来。

  上下游企业用工缺口、物流短板怎么补?

  刷码通行,部分城市建立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加速劳动力安全流动。目前,腾讯防疫健康码已覆盖9亿人口,并在黑龙江、河北、青海等地实现“一码通行”,为人员跨区域复工提供便利。

  减负畅行,阶段性降低政府定价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6月底前减半收取铁路保价、集装箱延期使用、货车滞留等费用,为物流运输企业、货主企业减负,让货物在产业链上下游运输得更顺畅。

  重点领域先行,关键产业带动,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

  4月7日上午,吉利汽车宁波春晓整车制造基地总装车间里,一片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佩戴口罩的工人从装配线旁的物料栏里拿出一只只车门拉手,精心装配到热销车型博越的门板上。

  “别小瞧这个不起眼的拉手,两星期前我们还在为它的断供发愁。”基地副总经理徐晓航说,拉手的国内独家供应商湖北三环公司位于武汉,3月23日才正式复产。

  回忆起打通供应链的点点滴滴,吉利汽车采购公司产能管理部部长潘晓春感慨万千,“拿到第一版供应商风险梳理清单的时候,除夕的饺子还没上桌。”当时,90%的供应商产能处于停滞状态,56%的供应商库存处于低位,潜在风险供应商累计近600家,湖北省内有150余家。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机厂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协同复工复产。”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说,防疫物资紧缺,吉利迅速收集供应商需求,全市场搜货,一批批口罩等物资转送至物资短缺企业;供应商员工返岗率低,在宁波、阜阳、成都、贵州等地方政府和铁路、交通部门帮助下,定点专车、复工专列接送上万名员工返岗……“目前,吉利整车制造工厂日产能恢复率达到100%,产量稳步提升,3月销量超过7.3万辆,环比大幅增长245%;4月销量超过10.5万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上下游链条长,精细化程度高,高度依赖供应链体系,对制造业带动作用大;磷肥、农机等基础性产业,连着春耕生产;油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关系民生保障;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事关就业大局;原料药、芯片等产业,直接影响国际供应链的稳定……

  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就是要从这些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做起。

  “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贸协同,聚焦重点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工信部37名复工复产联络员,分赴7个省份,帮助地方精准施策,打出一套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的“组合拳”。

  ——全力打通汽车产业链“卡点”。

  “告急!告急!现有供应商库存运不出。”指导企业办理紧急物资运输许可,帮助重点整车企业办理运输通行证。

  “吃紧!吃紧!员工返岗率低、产能上不去。”协助增压器、液压系统、空调等零部件企业前往50多个市县接运返岗人员,迅速提升产能……

  通过建立工信部牵头,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等单位参加的推动产业链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全力打通难点和堵点。截至4月21日,全国主要汽车整车企业及产业链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日产量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速达产。

  口罩短缺、员工返岗难、零部件即将断供……2月22日,富士康郑州、深圳、成都三大基地员工到岗率只有春节前的22%,63家关键配套企业急需复工复产。

  郑州市成立用工、生产、保障、运输、供应链等13个专项领导小组,协调100台大巴车免费保障员工通勤;统筹协调12个公寓小区、2.8万多套住房,保障员工医学观察和住宿;出台奖励政策,主动帮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解决用工、物资设施、交通等问题,加快复工复产进度。

  截至3月30日,富士康27个主要厂区已复工81万人,整体复工率93.7%,近百家核心配套企业都已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1万余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力保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如期推进。

  “眼看研发节点将至,可受疫情影响,委托江苏大明重工制造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核心部件‘大法兰’,无法派检测人员进场检测,也迟迟无法发运。”整个2月,杭州杭氧低温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毛荣大一直为此着急。

  在工信部复工复产联络员紧急协调下,3名检测人员的点对点跨省交通、隔离、住宿等难题迎刃而解,3月4日,顺利进入大明重工开展工作。“3月16日,通过检测的‘大法兰’如期发运,我们没有给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拖后腿。”毛荣大说。

  推动湖北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作为我国第四大汽车零部件基地、重要的磷肥生产基地,湖北省在产业链上位居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意义重大。

  重点行业,上下游各环节一个个疏通,辐射全国大市场。

  “辅料终于有了着落!”湖北宜昌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建旭松了口气。疫情防控期间,受交通管制影响,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湿法磷酸净化车间的生产辅料硫化钠、碳酸钡等一度告急,磷肥生产濒临停滞。后来,经过工信部、宜昌市和辅料产地政府部门多方协调,开通陆路“绿色通道”,驾驶员们日夜兼程地将辅料从天津、贵州等地运抵公司。

  截至3月17日,湖北全省的重点磷复肥企业开工率、磷胺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4.3%、83.9%,为全国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龙头企业,难题一个个解决,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复工。

  2月中旬,工信部和湖北省就达成了共识,靠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拉动一级供应商,再逐渐延伸至二级、三级供应商,迅速带起一大片!

  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工厂上游有200多家本地供应商,工厂采购部成立了6个团队,与供应商实现无缝对接。“不仅帮他们联系防疫物资,帮助协调员工返岗问题,还协助做好复工申报、现场审核等工作。”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介绍。“以1带200”战略取得了突出成效,3月26日,上汽通用武汉工厂上游200多家供应商已全部复工,同日,武汉市14家龙头企业、820家配套企业已全部开工;截至4月28日,武汉15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95%及以上。

  神州大地,产业链上下联动、循环畅通、配套升级,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实力,也积蓄了更强劲的发展势能。

  一家服装企业打通线上线下,重塑销售链

  共生,方能共赢(经济新方位·中小企业闯关记③)

  4月25日晚11点,位于浙江宁波海曙区的旦可韵有限公司三楼依旧灯火通明,一场近3小时的直播刚结束,总经理助理陈心韵总算能坐下来缓口气。从3月1日第一次尝试直播带货,如今已成功直播14场,“除了收获更多客户,直播也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了新启发。”

  主营羊绒衫私人定制,发展近30年。眼下复工复产,周围服装企业纷纷选择直播卖货,这样的方式却一度让旦可韵公司拿不定主意。

  动心:直播到底做不做?

  新方式,慢行动,顾虑之余求共赢

  “春夏是羊绒衫定制淡季,往年这时候订单虽少,但也能维持收支平衡,可以平稳度过。”公司负责人孙淑琴说,“今年情况特殊,线下门店一度无法营业,一个订单都接不到,加上支付日常开支,这次是‘生与死’的考验。”

  2月21日复工,收到的订单几乎为零。“虽然期间有政府资金、政策上的帮扶,但想要扭转困境,绝不能被动等待。”孙淑琴说,眼看周边服装企业纷纷加入“直播大军”,她也动了心,“要想实现自救,必须尝试新路子,直播到底能不能做?”为了这个事,公司专门开会讨论过好几次。

  比较而言,直播成本不算太高,效果也不错,为啥不能做?

  “主要是考虑到经销商和门店的利益。”陈心韵向记者道出原委,他们在全国各地有300多家加盟店,不少都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想让门店为直播贡献流量,我们担心经销商不买账。”

  “就怕流失苦心经营多年的顾客。”来自山东烟台的经销商张琪对直播心存顾虑,“以前顾客都在门店定制,再由总部制成发货,如果直播卖货,客户都跑直播间下单了,我们担心赚不到钱呐!”

  面对经销商“被抢客”的顾虑,公司最终决定采用“直播不卖货”的方式。“我们将全国各地店长召集起来,请他们把顾客放心介绍到直播间,我们会在每周三、周六晚准时直播,只介绍服装、分享穿搭。”陈心韵说,“若大家有购买意向或有定制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所在地门店店长。我们承诺绝不在直播间卖货,让利给经销商,也是一种共赢。”

  探索:状况百出怎么破?

  多准备,勤琢磨,云端带货效益显

  从零开始并不容易,为了准备3月1日的第一场直播,公司下了不少功夫。指着新购入的直播设备,陈心韵打趣道:“这些都是我们咨询了专业人士后挑选的直播‘顶级配置’,前后花了1万多元。”

  从确定直播主题、风格,再到调试设备、搭配服装,直播团队花了整整2周时间准备。不过头回当主播,还是状况百出,“真的是手忙脚乱,面对大家提问也来不及答复。”

  事后,公司专门组建了直播团队,召集市场部、设计部等10余名员工,每场提前3天策划,设计20套搭配,介绍40多件单品,还要预设观众可能感兴趣的问题。指着桌上的一摞文档,陈心韵称这就是每场直播前要准备的“功课”。

  团队还邀请专业摄像师帮忙调试灯光,“线上直播不像线下购物,全凭视觉上的效果,必须得琢磨如何把服装更好地展示给大家。”她说。

  为了让顾客在线上能体验到线下服务,再将线上流量引到线下,除了更用心搭配服装款式,陈心韵还力求讲清楚每件服装的设计卖点。如今,每场直播观众稳定在2万多人次,台前由陈心韵当主播,幕后还有5、6名工作人员帮忙。直播中除了介绍自家羊绒类、梭织类服装,还跟网友分享搭配心得、设计灵感与幕后故事,反响不错。

  伴随直播而渐渐多起来的订单,也让各地门店的店长们真正把心放到了肚子里。“直播居然不卖货,把客源还给我们,感动之余更要为这种做法点赞。”张琪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门店一度经营惨淡,如今“云端带货”,客户在直播间相中款式后通过微信找她下单,“总部免费宣传,销售链再次打通,感觉生意又‘活’过来了!”

  惊喜:边缘产品唱主角?

  见趋势,谋转型,新兴模式潜力大

  凭借直播带货,今年3月,公司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倍,陈心韵也颇感意外:“主要是梭织类服装这样的非主打产品卖得好。”一直以来,针织类产品是公司的主打,占比很小的梭织类服装为何能逆势上扬唱主角?

  “为求在直播中带给大家更多当季服装,我们便增加了梭织产品的比重。”陈心韵说,直播除了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也为未来发展带来新启发,“消费者的需求,倒逼公司加大对梭织类产品的研发力度。”

  以往是“客人点菜”,如今“自选动作”变多,孙淑琴说:“因为定制行业的特殊性,我们习惯于旺季忙碌,如今能在淡季以非主打产品忙起来,企业也拓展了发展空间。”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公司开设了智能生产线,定制一件羊绒衫的时间由一周缩短至8小时,现在又将淡季做成旺季,“从前总觉得传统行业要靠经验,现在年轻人带领公司不断推陈出新,让我看到了行业未来的希望。”

  在海曙区,像旦可韵这样积极自救的服装企业有很多。

  “海曙区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大大小小的纺织服装企业有2000余家,如今纷纷尝试直播谋出路,大部分企业产能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宁波市服装协会秘书长毛屹华说,“这些企业成功的‘逆周期操作’,离不开自身谋划积极转型的新思维,更在于恰如其时地把握住了新零售私域流量的新趋势。”

  乘胜追击,未来又该怎么走?孙淑琴若有所思地说:“原本只想通过直播自救,如今我们看到了新零售模式的巨大潜力,未来想把它坚持下去。”她说,下半年是羊绒衫定制旺季,相信在直播的带动下,生意一定能更红火。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开发石头村 走上致富路

  ——追记宁波市宁海县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

  4月17日晚,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因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直到叶全奖倒下,大家才知道,他曾做过心脏瓣膜手术,医生叮嘱他不能太过劳累。

  “从1月22日开始,就没见他好好休息过。”许民村村委会主任叶秀蓬回忆说。疫情来袭,叶全奖虽然痛风发作,仍坚持每天7点前到执勤卡点,带头落实网格联户责任,上门叮嘱留守老人少出门、勤洗手。2月底,作为宁波市第一批恢复开放的18个旅游景区之一,许民村开始对外部开放。叶全奖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走访村中企业、协调尽早复工。

  在村民眼中,叶全奖是实打实的能人,他出外打过工、回乡办过企业,也当过村委会主任。2006年,5个自然村合并成许民村,叶全奖成为新的许民村的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尚有60万元债务,村内房屋破败,环境脏乱,村民们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

  村庄靠什么发展?

  叶全奖盯上了村里的石屋、石巷、石院、石凳,决定将许民村打造成特色“石头村”。就这样,许民村开始保护性开发,可当时村民想不出怎么通过旅游来赚钱。

  “当时村民想办农家乐,但因为怕失败,不敢尝试。老叶就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在村里搞起了农家乐‘石乡居’。”叶全奖的妻子叶小珠说,当时自己也很不理解丈夫的做法,还与他起了争执。

  “游客在村里逛石屋、走石巷、摘樱桃,走累了可以尝尝咱们许民村的特色土菜。”凭着叶全奖潜心推出的“农嫁十二碗”特色土菜,“石乡居”慢慢火了起来。有了示范效应,村里的农家乐多了起来。

  “让村民在家就能赚到钱”,是叶全奖一直以来的心愿。如今,“石头村”每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村里初步形成高端民宿集聚群。叶全奖心里有更大的蓝图:构建藏书阁、石头迷宫、月季花海……建设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更多旅游项目。经过10多年努力,叶全奖带领村民一起将“石头村”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他自己也被评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千名好支书”等。

  如今,叶书记虽然走了,但“石头村”旅游富民的路子,村民们会一直走下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人民日报重要版面连发3篇新闻 报道宁波战疫情促发展典型

稿源: 人民日报 2020-05-08 09:09:00

  人民日报今天重要版面连发3篇新闻,报道宁波战疫情促发展典型。

  头版头条刊发《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点赞宁波重点领域先行,关键产业带动,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吉利宁波春晓基地主机厂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行动,目前已实现销量同比环比双增长。

  二版《共生,方能共赢》,以宁波羊毛衫品牌旦可韵为样本,剖析处于经济新方位,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如何闯关。

  四版《开发石头村 走上致富路》,追记宁海县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展现防疫复工复产一线共产党员的担当。

  破解难点堵点 推动复工复产

  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

  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

  99.1%

  截至4月21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99.1%和95.1%

  98.2%

  截至4月21日,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98.2%和92.2%

  “口罩产能提起来了!”关键原料熔喷布的生产线建起来,高端全自动口罩机研制下线,医用口罩检测资质审批加快……上下游加速联动,全国口罩日产量一个月不到就翻了10倍多。

  “湖北汽车零部件供应恢复了!”一箱箱汽车总成、部件,被源源不断从武汉、襄阳、十堰、黄冈的工厂车间送往全国各地,我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攀升至80%以上。

  产业链各个环节互相配合、顺畅转动,让蓄力满满的中国制造全速开动。截至4月21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99.1%和95.1%。其中,湖北省分别达98.2%和92.2%。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切实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为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复产指明了方向。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启动了经济肌体的产业循环。

  破难点、除痛点、疏堵点,推动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

  包装箱缺货、模封材料库存见底……复工不久,高端存储芯片封测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深科技沛顿公司发出供应链求援信息。

  第一时间,包装材料供应商从东莞支援,印刷电路板供应商从深圳调货,模封材料供应商在苏州响应。交通、海关和当地政府部门也携手为保障运输和进出口开辟“绿色通道”……

  “没有一笔订单丢失,也没有一笔订单延期交付!”公司生产计划及物流总监翟铁涛自豪地说,作为全球芯片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制造没有掉队!

  生产的链条全速滚动,靠的是每一个齿轮的转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和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各地防疫形势不同,企业防疫能力不一。上游未能复产,下游就会‘断粮’,复产难为‘无米之炊’;下游未能复产,上游复产只会造成库存积压,甚至有再次停工停产的风险。”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说。

  “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各项畅通产业链循环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破难点,防疫物资多起来。

  口罩耳绳告急、熔喷布告急、次氯酸钠告急、乙醇告急……在抗击疫情最严峻的日子里,工信部选派到56家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73名驻企特派员,把多半精力放在为企业打通供应链上。

  能联系到库存的,跨省份紧急调货;供应商库存告罄的,协调当地政府部门尽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生产设备的,帮助装备企业提升产能……到2月29日,我国口罩日产量一个月里增长10多倍;医用防护服只用2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日产能增长40多倍。

  ——除痛点,上下游资金融通起来。

  资金如何精准滴灌到产业链上下游?“银保监会鼓励商业银行给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授信、贷款,推动它们以实时付款、降低预付款等方式支持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介绍。

  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仅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信贷支持已超过了2.5万亿元。今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在去年基础上还将力争再增加5000亿元以上。

  ——疏堵点,物流人流畅快起来。

  上下游企业用工缺口、物流短板怎么补?

  刷码通行,部分城市建立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加速劳动力安全流动。目前,腾讯防疫健康码已覆盖9亿人口,并在黑龙江、河北、青海等地实现“一码通行”,为人员跨区域复工提供便利。

  减负畅行,阶段性降低政府定价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6月底前减半收取铁路保价、集装箱延期使用、货车滞留等费用,为物流运输企业、货主企业减负,让货物在产业链上下游运输得更顺畅。

  重点领域先行,关键产业带动,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

  4月7日上午,吉利汽车宁波春晓整车制造基地总装车间里,一片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佩戴口罩的工人从装配线旁的物料栏里拿出一只只车门拉手,精心装配到热销车型博越的门板上。

  “别小瞧这个不起眼的拉手,两星期前我们还在为它的断供发愁。”基地副总经理徐晓航说,拉手的国内独家供应商湖北三环公司位于武汉,3月23日才正式复产。

  回忆起打通供应链的点点滴滴,吉利汽车采购公司产能管理部部长潘晓春感慨万千,“拿到第一版供应商风险梳理清单的时候,除夕的饺子还没上桌。”当时,90%的供应商产能处于停滞状态,56%的供应商库存处于低位,潜在风险供应商累计近600家,湖北省内有150余家。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机厂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协同复工复产。”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说,防疫物资紧缺,吉利迅速收集供应商需求,全市场搜货,一批批口罩等物资转送至物资短缺企业;供应商员工返岗率低,在宁波、阜阳、成都、贵州等地方政府和铁路、交通部门帮助下,定点专车、复工专列接送上万名员工返岗……“目前,吉利整车制造工厂日产能恢复率达到100%,产量稳步提升,3月销量超过7.3万辆,环比大幅增长245%;4月销量超过10.5万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上下游链条长,精细化程度高,高度依赖供应链体系,对制造业带动作用大;磷肥、农机等基础性产业,连着春耕生产;油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关系民生保障;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事关就业大局;原料药、芯片等产业,直接影响国际供应链的稳定……

  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就是要从这些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做起。

  “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贸协同,聚焦重点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工信部37名复工复产联络员,分赴7个省份,帮助地方精准施策,打出一套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的“组合拳”。

  ——全力打通汽车产业链“卡点”。

  “告急!告急!现有供应商库存运不出。”指导企业办理紧急物资运输许可,帮助重点整车企业办理运输通行证。

  “吃紧!吃紧!员工返岗率低、产能上不去。”协助增压器、液压系统、空调等零部件企业前往50多个市县接运返岗人员,迅速提升产能……

  通过建立工信部牵头,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等单位参加的推动产业链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全力打通难点和堵点。截至4月21日,全国主要汽车整车企业及产业链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日产量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速达产。

  口罩短缺、员工返岗难、零部件即将断供……2月22日,富士康郑州、深圳、成都三大基地员工到岗率只有春节前的22%,63家关键配套企业急需复工复产。

  郑州市成立用工、生产、保障、运输、供应链等13个专项领导小组,协调100台大巴车免费保障员工通勤;统筹协调12个公寓小区、2.8万多套住房,保障员工医学观察和住宿;出台奖励政策,主动帮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解决用工、物资设施、交通等问题,加快复工复产进度。

  截至3月30日,富士康27个主要厂区已复工81万人,整体复工率93.7%,近百家核心配套企业都已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1万余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力保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如期推进。

  “眼看研发节点将至,可受疫情影响,委托江苏大明重工制造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核心部件‘大法兰’,无法派检测人员进场检测,也迟迟无法发运。”整个2月,杭州杭氧低温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毛荣大一直为此着急。

  在工信部复工复产联络员紧急协调下,3名检测人员的点对点跨省交通、隔离、住宿等难题迎刃而解,3月4日,顺利进入大明重工开展工作。“3月16日,通过检测的‘大法兰’如期发运,我们没有给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拖后腿。”毛荣大说。

  推动湖北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作为我国第四大汽车零部件基地、重要的磷肥生产基地,湖北省在产业链上位居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意义重大。

  重点行业,上下游各环节一个个疏通,辐射全国大市场。

  “辅料终于有了着落!”湖北宜昌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建旭松了口气。疫情防控期间,受交通管制影响,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湿法磷酸净化车间的生产辅料硫化钠、碳酸钡等一度告急,磷肥生产濒临停滞。后来,经过工信部、宜昌市和辅料产地政府部门多方协调,开通陆路“绿色通道”,驾驶员们日夜兼程地将辅料从天津、贵州等地运抵公司。

  截至3月17日,湖北全省的重点磷复肥企业开工率、磷胺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4.3%、83.9%,为全国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龙头企业,难题一个个解决,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复工。

  2月中旬,工信部和湖北省就达成了共识,靠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拉动一级供应商,再逐渐延伸至二级、三级供应商,迅速带起一大片!

  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工厂上游有200多家本地供应商,工厂采购部成立了6个团队,与供应商实现无缝对接。“不仅帮他们联系防疫物资,帮助协调员工返岗问题,还协助做好复工申报、现场审核等工作。”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介绍。“以1带200”战略取得了突出成效,3月26日,上汽通用武汉工厂上游200多家供应商已全部复工,同日,武汉市14家龙头企业、820家配套企业已全部开工;截至4月28日,武汉15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95%及以上。

  神州大地,产业链上下联动、循环畅通、配套升级,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实力,也积蓄了更强劲的发展势能。

  一家服装企业打通线上线下,重塑销售链

  共生,方能共赢(经济新方位·中小企业闯关记③)

  4月25日晚11点,位于浙江宁波海曙区的旦可韵有限公司三楼依旧灯火通明,一场近3小时的直播刚结束,总经理助理陈心韵总算能坐下来缓口气。从3月1日第一次尝试直播带货,如今已成功直播14场,“除了收获更多客户,直播也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了新启发。”

  主营羊绒衫私人定制,发展近30年。眼下复工复产,周围服装企业纷纷选择直播卖货,这样的方式却一度让旦可韵公司拿不定主意。

  动心:直播到底做不做?

  新方式,慢行动,顾虑之余求共赢

  “春夏是羊绒衫定制淡季,往年这时候订单虽少,但也能维持收支平衡,可以平稳度过。”公司负责人孙淑琴说,“今年情况特殊,线下门店一度无法营业,一个订单都接不到,加上支付日常开支,这次是‘生与死’的考验。”

  2月21日复工,收到的订单几乎为零。“虽然期间有政府资金、政策上的帮扶,但想要扭转困境,绝不能被动等待。”孙淑琴说,眼看周边服装企业纷纷加入“直播大军”,她也动了心,“要想实现自救,必须尝试新路子,直播到底能不能做?”为了这个事,公司专门开会讨论过好几次。

  比较而言,直播成本不算太高,效果也不错,为啥不能做?

  “主要是考虑到经销商和门店的利益。”陈心韵向记者道出原委,他们在全国各地有300多家加盟店,不少都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想让门店为直播贡献流量,我们担心经销商不买账。”

  “就怕流失苦心经营多年的顾客。”来自山东烟台的经销商张琪对直播心存顾虑,“以前顾客都在门店定制,再由总部制成发货,如果直播卖货,客户都跑直播间下单了,我们担心赚不到钱呐!”

  面对经销商“被抢客”的顾虑,公司最终决定采用“直播不卖货”的方式。“我们将全国各地店长召集起来,请他们把顾客放心介绍到直播间,我们会在每周三、周六晚准时直播,只介绍服装、分享穿搭。”陈心韵说,“若大家有购买意向或有定制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所在地门店店长。我们承诺绝不在直播间卖货,让利给经销商,也是一种共赢。”

  探索:状况百出怎么破?

  多准备,勤琢磨,云端带货效益显

  从零开始并不容易,为了准备3月1日的第一场直播,公司下了不少功夫。指着新购入的直播设备,陈心韵打趣道:“这些都是我们咨询了专业人士后挑选的直播‘顶级配置’,前后花了1万多元。”

  从确定直播主题、风格,再到调试设备、搭配服装,直播团队花了整整2周时间准备。不过头回当主播,还是状况百出,“真的是手忙脚乱,面对大家提问也来不及答复。”

  事后,公司专门组建了直播团队,召集市场部、设计部等10余名员工,每场提前3天策划,设计20套搭配,介绍40多件单品,还要预设观众可能感兴趣的问题。指着桌上的一摞文档,陈心韵称这就是每场直播前要准备的“功课”。

  团队还邀请专业摄像师帮忙调试灯光,“线上直播不像线下购物,全凭视觉上的效果,必须得琢磨如何把服装更好地展示给大家。”她说。

  为了让顾客在线上能体验到线下服务,再将线上流量引到线下,除了更用心搭配服装款式,陈心韵还力求讲清楚每件服装的设计卖点。如今,每场直播观众稳定在2万多人次,台前由陈心韵当主播,幕后还有5、6名工作人员帮忙。直播中除了介绍自家羊绒类、梭织类服装,还跟网友分享搭配心得、设计灵感与幕后故事,反响不错。

  伴随直播而渐渐多起来的订单,也让各地门店的店长们真正把心放到了肚子里。“直播居然不卖货,把客源还给我们,感动之余更要为这种做法点赞。”张琪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门店一度经营惨淡,如今“云端带货”,客户在直播间相中款式后通过微信找她下单,“总部免费宣传,销售链再次打通,感觉生意又‘活’过来了!”

  惊喜:边缘产品唱主角?

  见趋势,谋转型,新兴模式潜力大

  凭借直播带货,今年3月,公司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倍,陈心韵也颇感意外:“主要是梭织类服装这样的非主打产品卖得好。”一直以来,针织类产品是公司的主打,占比很小的梭织类服装为何能逆势上扬唱主角?

  “为求在直播中带给大家更多当季服装,我们便增加了梭织产品的比重。”陈心韵说,直播除了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也为未来发展带来新启发,“消费者的需求,倒逼公司加大对梭织类产品的研发力度。”

  以往是“客人点菜”,如今“自选动作”变多,孙淑琴说:“因为定制行业的特殊性,我们习惯于旺季忙碌,如今能在淡季以非主打产品忙起来,企业也拓展了发展空间。”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公司开设了智能生产线,定制一件羊绒衫的时间由一周缩短至8小时,现在又将淡季做成旺季,“从前总觉得传统行业要靠经验,现在年轻人带领公司不断推陈出新,让我看到了行业未来的希望。”

  在海曙区,像旦可韵这样积极自救的服装企业有很多。

  “海曙区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大大小小的纺织服装企业有2000余家,如今纷纷尝试直播谋出路,大部分企业产能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宁波市服装协会秘书长毛屹华说,“这些企业成功的‘逆周期操作’,离不开自身谋划积极转型的新思维,更在于恰如其时地把握住了新零售私域流量的新趋势。”

  乘胜追击,未来又该怎么走?孙淑琴若有所思地说:“原本只想通过直播自救,如今我们看到了新零售模式的巨大潜力,未来想把它坚持下去。”她说,下半年是羊绒衫定制旺季,相信在直播的带动下,生意一定能更红火。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开发石头村 走上致富路

  ——追记宁波市宁海县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

  4月17日晚,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因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直到叶全奖倒下,大家才知道,他曾做过心脏瓣膜手术,医生叮嘱他不能太过劳累。

  “从1月22日开始,就没见他好好休息过。”许民村村委会主任叶秀蓬回忆说。疫情来袭,叶全奖虽然痛风发作,仍坚持每天7点前到执勤卡点,带头落实网格联户责任,上门叮嘱留守老人少出门、勤洗手。2月底,作为宁波市第一批恢复开放的18个旅游景区之一,许民村开始对外部开放。叶全奖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走访村中企业、协调尽早复工。

  在村民眼中,叶全奖是实打实的能人,他出外打过工、回乡办过企业,也当过村委会主任。2006年,5个自然村合并成许民村,叶全奖成为新的许民村的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尚有60万元债务,村内房屋破败,环境脏乱,村民们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

  村庄靠什么发展?

  叶全奖盯上了村里的石屋、石巷、石院、石凳,决定将许民村打造成特色“石头村”。就这样,许民村开始保护性开发,可当时村民想不出怎么通过旅游来赚钱。

  “当时村民想办农家乐,但因为怕失败,不敢尝试。老叶就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在村里搞起了农家乐‘石乡居’。”叶全奖的妻子叶小珠说,当时自己也很不理解丈夫的做法,还与他起了争执。

  “游客在村里逛石屋、走石巷、摘樱桃,走累了可以尝尝咱们许民村的特色土菜。”凭着叶全奖潜心推出的“农嫁十二碗”特色土菜,“石乡居”慢慢火了起来。有了示范效应,村里的农家乐多了起来。

  “让村民在家就能赚到钱”,是叶全奖一直以来的心愿。如今,“石头村”每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村里初步形成高端民宿集聚群。叶全奖心里有更大的蓝图:构建藏书阁、石头迷宫、月季花海……建设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更多旅游项目。经过10多年努力,叶全奖带领村民一起将“石头村”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他自己也被评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千名好支书”等。

  如今,叶书记虽然走了,但“石头村”旅游富民的路子,村民们会一直走下去。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