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丝绸之路文物来宁波了
2020-09-29 09:17:53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丝路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现场。(周建平摄)

  国宝级的高善穆石造像塔、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栩栩如生的彩绘木獬豸,如指尖大小的“晋归义氐王”金印……今日起,“丝路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在宁波博物馆展出,160余件(套)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银器等文物,讲述了发生在河西走廊上有关开拓、合作、包容和交流的动人故事。展期将持续至2021年1月5日。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贸易大通道和文化大动脉,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的陆上丝绸之路,勾勒出甘肃历史悠久辉煌、文化异彩纷呈、多民族和谐聚居的历史人文图景。“这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精品第一次大规模来宁波展出,12件一级文物中有2件堪称‘国宝’。”在昨日下午的媒体探营活动中,宁波博物院陈列展览部策展人何毓峰这样介绍。

  甘肃的彩陶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马家窑彩陶,因其精湛的工艺、绚丽的色彩、繁复的纹饰、典雅的风格,被公认为世界“彩陶之冠”。极具甘肃地域文化特征的彩陶器,是本次展览的特色之一。

  地处东西交通要道的甘肃,青铜文化逐渐受到中原和欧亚草原地区的双重影响,既保有商周中原青铜器的基本特征,又融合域外青铜器文化的独特风貌。本次展览展出了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如西周时期的铜鼎、铜簋、铜尊等,有一件人头形銎青铜戟,戟上人头呈长颅深目、高鼻窄面,有学者认为这是最早进入河西走廊的吐火罗人的形象。还有气势宏大、铸造精湛的铜车马仪仗队,展现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何毓峰特别介绍了高善穆石造像塔和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前者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模仿印度覆钵塔的最早实例,承载的是通过河西走廊佛教东传的那段历史;后者为元代王公因军情急务遣使所用的信物,可通行于中国及蒙古四大汗国,具有国际通行证的作用,现存世极少。

  本次展览的图文版面中,还着重介绍了甘肃的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和展出的可移动文物一起,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甘肃的丝路文化,可以让观众从多层面、多维度认识河西走廊上随着“丝绸之路”的变迁产生的物质文化进程。

  何毓峰说,此次宁波博物院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旨在大力弘扬丝路精神,让观众在海陆交织的网路中理解“丝绸之路”更深刻的内涵。记者陈青 通讯员褚楚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丝绸之路文物来宁波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29 09:17:53

“丝路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现场。(周建平摄)

  国宝级的高善穆石造像塔、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栩栩如生的彩绘木獬豸,如指尖大小的“晋归义氐王”金印……今日起,“丝路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在宁波博物馆展出,160余件(套)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银器等文物,讲述了发生在河西走廊上有关开拓、合作、包容和交流的动人故事。展期将持续至2021年1月5日。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贸易大通道和文化大动脉,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的陆上丝绸之路,勾勒出甘肃历史悠久辉煌、文化异彩纷呈、多民族和谐聚居的历史人文图景。“这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精品第一次大规模来宁波展出,12件一级文物中有2件堪称‘国宝’。”在昨日下午的媒体探营活动中,宁波博物院陈列展览部策展人何毓峰这样介绍。

  甘肃的彩陶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马家窑彩陶,因其精湛的工艺、绚丽的色彩、繁复的纹饰、典雅的风格,被公认为世界“彩陶之冠”。极具甘肃地域文化特征的彩陶器,是本次展览的特色之一。

  地处东西交通要道的甘肃,青铜文化逐渐受到中原和欧亚草原地区的双重影响,既保有商周中原青铜器的基本特征,又融合域外青铜器文化的独特风貌。本次展览展出了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如西周时期的铜鼎、铜簋、铜尊等,有一件人头形銎青铜戟,戟上人头呈长颅深目、高鼻窄面,有学者认为这是最早进入河西走廊的吐火罗人的形象。还有气势宏大、铸造精湛的铜车马仪仗队,展现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何毓峰特别介绍了高善穆石造像塔和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前者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模仿印度覆钵塔的最早实例,承载的是通过河西走廊佛教东传的那段历史;后者为元代王公因军情急务遣使所用的信物,可通行于中国及蒙古四大汗国,具有国际通行证的作用,现存世极少。

  本次展览的图文版面中,还着重介绍了甘肃的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和展出的可移动文物一起,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甘肃的丝路文化,可以让观众从多层面、多维度认识河西走廊上随着“丝绸之路”的变迁产生的物质文化进程。

  何毓峰说,此次宁波博物院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旨在大力弘扬丝路精神,让观众在海陆交织的网路中理解“丝绸之路”更深刻的内涵。记者陈青 通讯员褚楚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