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北仑这个老小区打造出“高颜值”宜居小区
2020-10-19 06:34:00 稿源: 宁波日报  

高颜值的小区。

  “同一个小区,改造前后完全变了样,现在是既好看又宜居。”在北仑区新碶街道红梅社区大港新村居住了20年的沃介民谈起小区的变化,言语之中是满满的幸福感。

  大港新村建于1995年,共有居民楼9栋、居民256户。由于建成时间早,有着老旧小区诸多的通病:外墙斑驳、路面坑洼、杂物乱堆、车棚住人、车辆乱停乱放、空中“飞线”从天而降、小区休闲娱乐功能缺失……回忆起小区之前的样子,沃师傅有数不完的缺点,“一句话总结,就是又脏又乱又差。”

  “这些问题,不仅是小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一大‘心病’。”新碶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街道以综合改造、服务提升为重点,对该小区进行了有机更新。除了屋面防水、楼道粉刷、雨污分流、“飞线”下地、更换不锈钢单元门、主路浇筑、安装数字监控、改造大门等传统改造项目外,还开展了执法清单进小区专项行动,对小区乱象进行了统一整治,并新增了33个停车位、5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个共享晾衣区、一个健身游乐场,既补上基础功能之缺,还解了民生之急,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走进该小区,笔者明显感受到小区的变化:斑驳老旧的外墙穿上“新衣”,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得平坦,密密麻麻的电线被清理一空,崭新的停车线笔直美观,车辆在停车泊位上整齐有序,绿植郁郁葱葱,监控和健身设施完善……整个小区焕然一新、宛若新生,令人倍感整洁舒适。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小区消防通道两侧的楼面墙体被装饰一新,构成了一个生态文化长廊。“老旧小区绿化先天不足,感觉有点压抑,我们就想办法在墙体上造绿,并将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家风家训、厉行节俭等内容点缀其中,使‘美景’与‘美德’相得益彰,让居民们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文化与文明的熏陶。”红梅社区党委书记邢巧燕说。

  “改变的不只这些。”居民孙祖成补充道,原来大港新村小区储藏室没有电源,电动自行车没办法充电,每天拆卸电池充电也不现实,居民们就从楼上往楼下储藏室里拉电线,导致楼前密布“蜘蛛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次改造中,不仅安装了5个共享充电桩,还为每个储藏室里安装了电表;为解决居民晒衣难的问题,还因地制宜设置了“共享晾衣区”。

  不仅如此,笔者还看到,大港新村每幢楼房每个单元的墙面上,都有几根长长的水管,从顶层一直通到底层,每层之间分出一截短短的水管。接水管随着空调位置呈90度拐弯,还有的随着空调位置不同做过适当调整或延伸。

  “这些水管是专门用来接空调水的。”邢巧燕介绍,小区房龄已有20多年,当初没在楼体上设计专门的空调下水管,居民的空调都是随意安装的,空调水落在雨篷上“嘀嗒”作响,影响休息,是居民们反映较多的烦心事,在这次改造整治时就统一安装了空调排水管,使这一“扰民”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了,真没想到,小区环境变得这么好,让我们老小区的居民住出了新小区的感觉。”家住3号楼的张爱珠喜滋滋地说。

  新碶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惠民举措,又是民心工作;既是基建项目,更是社会治理工程。只有以为民惠民为出发点,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从群众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细致地去绣,才能改造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通讯员 陈红 陈盛竹 记者 厉晓杭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北仑这个老小区打造出“高颜值”宜居小区

稿源: 宁波日报 2020-10-19 06:34:00

高颜值的小区。

  “同一个小区,改造前后完全变了样,现在是既好看又宜居。”在北仑区新碶街道红梅社区大港新村居住了20年的沃介民谈起小区的变化,言语之中是满满的幸福感。

  大港新村建于1995年,共有居民楼9栋、居民256户。由于建成时间早,有着老旧小区诸多的通病:外墙斑驳、路面坑洼、杂物乱堆、车棚住人、车辆乱停乱放、空中“飞线”从天而降、小区休闲娱乐功能缺失……回忆起小区之前的样子,沃师傅有数不完的缺点,“一句话总结,就是又脏又乱又差。”

  “这些问题,不仅是小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一大‘心病’。”新碶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街道以综合改造、服务提升为重点,对该小区进行了有机更新。除了屋面防水、楼道粉刷、雨污分流、“飞线”下地、更换不锈钢单元门、主路浇筑、安装数字监控、改造大门等传统改造项目外,还开展了执法清单进小区专项行动,对小区乱象进行了统一整治,并新增了33个停车位、5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个共享晾衣区、一个健身游乐场,既补上基础功能之缺,还解了民生之急,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走进该小区,笔者明显感受到小区的变化:斑驳老旧的外墙穿上“新衣”,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得平坦,密密麻麻的电线被清理一空,崭新的停车线笔直美观,车辆在停车泊位上整齐有序,绿植郁郁葱葱,监控和健身设施完善……整个小区焕然一新、宛若新生,令人倍感整洁舒适。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小区消防通道两侧的楼面墙体被装饰一新,构成了一个生态文化长廊。“老旧小区绿化先天不足,感觉有点压抑,我们就想办法在墙体上造绿,并将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家风家训、厉行节俭等内容点缀其中,使‘美景’与‘美德’相得益彰,让居民们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文化与文明的熏陶。”红梅社区党委书记邢巧燕说。

  “改变的不只这些。”居民孙祖成补充道,原来大港新村小区储藏室没有电源,电动自行车没办法充电,每天拆卸电池充电也不现实,居民们就从楼上往楼下储藏室里拉电线,导致楼前密布“蜘蛛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次改造中,不仅安装了5个共享充电桩,还为每个储藏室里安装了电表;为解决居民晒衣难的问题,还因地制宜设置了“共享晾衣区”。

  不仅如此,笔者还看到,大港新村每幢楼房每个单元的墙面上,都有几根长长的水管,从顶层一直通到底层,每层之间分出一截短短的水管。接水管随着空调位置呈90度拐弯,还有的随着空调位置不同做过适当调整或延伸。

  “这些水管是专门用来接空调水的。”邢巧燕介绍,小区房龄已有20多年,当初没在楼体上设计专门的空调下水管,居民的空调都是随意安装的,空调水落在雨篷上“嘀嗒”作响,影响休息,是居民们反映较多的烦心事,在这次改造整治时就统一安装了空调排水管,使这一“扰民”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了,真没想到,小区环境变得这么好,让我们老小区的居民住出了新小区的感觉。”家住3号楼的张爱珠喜滋滋地说。

  新碶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惠民举措,又是民心工作;既是基建项目,更是社会治理工程。只有以为民惠民为出发点,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从群众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细致地去绣,才能改造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通讯员 陈红 陈盛竹 记者 厉晓杭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