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以实际行动 这群年轻志愿者向英雄致敬
2020-11-03 07:0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孙嘉怿(右四)陪同烈属们一起赴朝鲜寻亲。

  英雄,是什么?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第一个跳出来的形象,或许是热门游戏“英雄联盟”里有着不同技能的游戏人物。毕竟,残酷的战争、流血和牺牲,距离这些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后浪们”,或许真的太远了。

  不过,通过“跨越70年,我为志愿军寻亲”活动,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又热血的年轻人,他们以“90后”为主体,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却因为血液中同样的英雄情怀聚在了一起。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那些抛头颅洒热血壮烈牺牲的英雄们,仍被后人所铭记;他们为之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崇高志向,仍在代代传承。

赵斌在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扫。

  老英雄,我们来看您了……

  一个一个的坟包挨得很近,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刻着姓名。因为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墓碑有点旧了,但看得出当地人的用心,坟头没有一根杂草,还有人定期用红漆描字。

  站在庄严肃穆的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网名“文武华夏”的赵斌特意点上从国内带来的烟,撒上从国内买来的鲜花,倒上从国内捎来的白酒,最后再撒上一把从中国带来的泥土:“老英雄,祖国来人了,我们来看您了……”

  赵斌是个“80后”,做中朝贸易的。大约5年前,他受各地志愿军烈属委托,帮忙在朝鲜的陵园里寻找烈士的安葬地,这一做就做到了现在。

  “当时的国家一穷二白,为了保家卫国,他们付出那么大代价,打赢了战争。很多人牺牲的时候也就十六七岁,有的可能连名字也没有。”赵斌每每说到这里,就抑制不住心酸。

  在重新修缮的平壤市顺安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黑底黄字的英烈墙上,刻着720名志愿军烈士的名字,其中有名烈士609人,无名烈士111人(因安葬时无法确认身份所致)。因为战争残酷、时间久远和档案抄写等种种因素,至今仍有少数烈士的姓名无法核定。

  最终让他挺身而出并坚持至今的,是前些年躲在网络的阴暗角落给英雄“抹黑”的人。一想到年轻的烈士们埋骨他乡孤孤单单这么多年,却被一些不负责任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污蔑,给下一代的孩子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赵斌就下了决心,要为老英雄做一些事情。

  同样,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宁波,“80后”姑娘孙嘉怿通过微博发出了“我为烈士来寻亲”的活动倡议,她将烈属黄军平从朝鲜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带回的烈士名单,按照烈属的籍贯省份整理成电子文档材料,动员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在当地寻找线索。

  “说实话,我对志愿军这段历史原来也不了解,只是每次上门和健在的老兵交流的时候,谈到那些牺牲战友,他们总是陷入长长的沉默,让我很不忍心。”孙嘉怿说。

  在此之前,她原本是个有些“非主流”的“80后”,天天泡在酒吧,挑染着各种夸张的发色,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自己耳骨上打了7个洞——一边7个耳钉,就是她认为的前卫和时尚。

  就是这样一个让家人担心会不会走歪路的姑娘,却在帮助烈士寻亲的过程中迅速成长,成了很多“90后”“00后”都知道的“孙大姐”,也成了很多烈属口中亲昵呼唤的“小孙老师”。

  其间,有个场景孙嘉怿至今历历在目。那是在2018年,她陪着志愿军烈属赴朝寻亲。坐在从丹东开往平壤的火车上,窗外正下着大雨,一抬眼,坐在对面的黄军平泪流满面。

  “当年,志愿军烈士们也是沿着这条铁轨入朝,现在则换成了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是因为他们永远回不来了。”黄军平说。

找到亲人安葬地后痛哭的烈属。

  叶落归根,跨越70年的惦念

  “爷爷,你说自己打过仗,有什么证明吗?”

  “看,我身上有7个弹孔,这些都是那场战争留下的……”

  这段对话,镌刻在“90后”志愿者车英赫的记忆里。那时的他还是个孩童,一直缠着爷爷提问题。那次,也是作为志愿军老战士的爷爷,第一次开口提及那段往事。

  再后来,爷爷去世了,这些未曾说出口的故事,也成了留给车英赫永远的遗憾。

  长大后,他前往朝鲜留学,再后来加入了“我为志愿军寻亲”志愿服务团队。一些志愿军英烈事迹、回忆录,如果没有中文版本,就由他来进行翻译,哪怕学业再忙,只要有时间,还是会力所能及做些事情。

  “也没有什么别的考虑或诉求。关键还是情感上吧,从心底里对这些英雄的尊重和感激。这些牺牲,这些付出,不应该被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忘记。”车英赫说。

  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叶落归根”“魂归故土”,是最最质朴的习俗和观念。

  对于那些等了大半辈子、已经垂垂老去的志愿军烈属来说,这是一件关系整个家族“寻根”的大事。他们以一个家族的规模、数十年的跨度,等待着一个确切的音讯,期待着这名家庭成员以另一种形式“回家”。

  一张无法团圆的全家福、一封沾染着鲜血的家书、一位因为儿子牺牲哭瞎了双眼的母亲、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女儿……3年左右时间,在微博后台,孙嘉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烈属的申请,他们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亲人。

  “当时,国内仍然缺乏关于这些烈士安葬地的公开信息,对于很多已经白发苍苍的烈属来说,无法找到自己的亲人,无法亲自去坟前祭拜,成了一家人、一代人甚至一个家族的遗憾。”孙嘉怿说。

宁波籍志愿军烈士毛阿根家人保存的“光荣之家”牌匾。

宁波籍志愿军烈士林大茂家人提供的烈士资料。

  在寻亲的过程中,“时间”是最大

  的障碍。因为时间,很多当事人已经去世或迁居他地;因为时间,很多名字和地址已经模糊或者误录;因为时间,很多物件难以寻觅……

  就像志愿者们所说的,他们是在“和时间比赛”,70年已经太久太久,留给一些烈属的时间可能已经不那么多了。

  10月27日中午,林大茂烈士的外孙陈文忠看到报道后联系上记者。在得到确认消息的时候,电话那头,不是那种狂喜,而是沉默了一会儿,接着有些哽咽:“又是悲伤,又是欣慰,总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

  这么多年,对于这位而立之年奔赴战场的亲人,家人一方面抱着一丝侥幸,觉得当时战况那么激烈,人不一定真的牺牲了;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得到确切的消息,在有生之年找到亲人的遗骸,让烈士叶落归根。

  “非常感谢你们带来的消息,也感谢热心的志愿者团体,让妈妈可以了了这个心愿。”陈文忠说,他的妈妈林宝娣已经70多岁了,林大茂烈士当年奔赴朝鲜战场时,其女儿还不满周岁。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隔近70年,在年轻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些志愿军烈士在朝鲜安葬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他们最想回到的家乡,遇到了他们最想保护的亲人。

宁波籍志愿军烈士林夫成家属提供的其生前唯一照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英雄精神,薪火代代传承

  在很多年轻志愿者眼中,参与为志愿军烈士寻亲活动,只是自己为英雄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心有戚戚然,所以参与了;感觉对不住,所以参加了;认为有责任,所以坚持了……似乎,这一切就像路上随手捡垃圾或者捡到东西归还失主那样自然。

  没有任何经费支持,没有光环荣誉加身,他们只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输入信息、重新比对、查找陵园、拍摄照片、联系部门、查阅资料、翻译文字……用的办法,是最最“经济”的人工办法,乍听上去甚至还有那么点“笨”。

  只是,当一群有着情怀的人聚在一起,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人做,而是一群人来共同承担的时候,你看得到的是一种属于当代年轻人的态度。当他们滔滔不绝讲述着“老英雄”故事的时候,仿佛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银行职员、媒体从业者、大学生、医生、教师、平面设计师、软件设计师、会计、市场分析师、图书管理员……翻开这些通过网络集结的网友名录,你可以发现,在一个个网名的后面,他们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20来岁的他们,正处在人生重要的奋斗阶段,或许每天都拼尽全力挑灯夜战,或许刚刚走出“象牙塔”试图在大城市立住脚跟,或者为了兴趣爱好,或者为了自己的家庭,或者为了更高的职业理想,忙碌在一条条追梦的道路上。

  但是因为英雄情怀,因为为志愿军寻亲的这件事情,大家聚在了一起,众志成城去做好这一件事。

  1994年出生的方兴蒲,刚从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之前对于我们来说,‘志愿军’只是个名词,或是来自书本里的概念。参与之后才发现,在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只要自己有时间,就会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方兴蒲说。

  2000年出生的魏考海沫是个从小学舞蹈的孩子,他的爷爷曾是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凯旋后曾在驻甬部队工作过一段时间。为了纪念这位从未见过面的亲人,海沫从青少年时期就跟着妈妈做公益,为全国各地的烈士寻找亲人。

  “这段为烈士寻亲的过程,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很大。他说,等到大学毕业后要去参军入伍,追随爷爷的足迹,为国家为民族做些当代年轻人该有的贡献。”海沫的妈妈说。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眼下的中国,不再战火纷飞;眼下的中国,正在日新月异。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仍然需要英雄,仍然需要英雄精神。

  革命薪火,灼灼不熄;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这群年轻人的情怀感动着我

  光凭网络上发起号召,真的能够跨越数十年光阴帮一个家庭完成心愿?没有报酬,光凭情怀,真的能让平日忙于工作学习的年轻人,长时间参与其中?

  说实话,在做“跨越70年,我为志愿军寻亲”这个系列报道之前,我的心里还是在犯嘀咕——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网络时代里,一个个忙着享受生活的年轻人,不为名,不为利,去为素不相识的烈士“折腾”,真的有可能吗?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近距离地和“我为志愿军寻亲”志愿服务团队有了更多接触。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对这一代的年轻人有太多误解。在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去纵情享受青春,同样也可以选择为了情怀去承担、去奉献。

  不少“90后”的志愿者告诉我,在为志愿军寻亲的过程中,他们越来越觉得,对于70年前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那群年轻的战士,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那些曾经的热血青年做些事情,帮助那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牺牲小家的烈属圆梦。于是,他们四处奔波,于是,他们努力筹措,于是,这个队伍遍及全国,越来越庞大……

  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这群年轻人不是光用嘴巴说,而是用自己的行动,用他们口中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将这个爱国主义的理念、这份英雄主义的赤诚坚持了下去,践行到日常生活之中。

  孙嘉怿说,她目前正在整理这些年为烈士寻亲的相关资料故事,准备做成课件,带到学校,讲给更多的孩子听,让他们也能从小在心底里埋下一颗种子,一颗中华民族骨子里英雄主义的种子。 记者黄合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以实际行动 这群年轻志愿者向英雄致敬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11-03 07:02:00

孙嘉怿(右四)陪同烈属们一起赴朝鲜寻亲。

  英雄,是什么?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第一个跳出来的形象,或许是热门游戏“英雄联盟”里有着不同技能的游戏人物。毕竟,残酷的战争、流血和牺牲,距离这些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后浪们”,或许真的太远了。

  不过,通过“跨越70年,我为志愿军寻亲”活动,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又热血的年轻人,他们以“90后”为主体,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却因为血液中同样的英雄情怀聚在了一起。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那些抛头颅洒热血壮烈牺牲的英雄们,仍被后人所铭记;他们为之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崇高志向,仍在代代传承。

赵斌在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扫。

  老英雄,我们来看您了……

  一个一个的坟包挨得很近,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刻着姓名。因为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墓碑有点旧了,但看得出当地人的用心,坟头没有一根杂草,还有人定期用红漆描字。

  站在庄严肃穆的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网名“文武华夏”的赵斌特意点上从国内带来的烟,撒上从国内买来的鲜花,倒上从国内捎来的白酒,最后再撒上一把从中国带来的泥土:“老英雄,祖国来人了,我们来看您了……”

  赵斌是个“80后”,做中朝贸易的。大约5年前,他受各地志愿军烈属委托,帮忙在朝鲜的陵园里寻找烈士的安葬地,这一做就做到了现在。

  “当时的国家一穷二白,为了保家卫国,他们付出那么大代价,打赢了战争。很多人牺牲的时候也就十六七岁,有的可能连名字也没有。”赵斌每每说到这里,就抑制不住心酸。

  在重新修缮的平壤市顺安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黑底黄字的英烈墙上,刻着720名志愿军烈士的名字,其中有名烈士609人,无名烈士111人(因安葬时无法确认身份所致)。因为战争残酷、时间久远和档案抄写等种种因素,至今仍有少数烈士的姓名无法核定。

  最终让他挺身而出并坚持至今的,是前些年躲在网络的阴暗角落给英雄“抹黑”的人。一想到年轻的烈士们埋骨他乡孤孤单单这么多年,却被一些不负责任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污蔑,给下一代的孩子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赵斌就下了决心,要为老英雄做一些事情。

  同样,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宁波,“80后”姑娘孙嘉怿通过微博发出了“我为烈士来寻亲”的活动倡议,她将烈属黄军平从朝鲜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带回的烈士名单,按照烈属的籍贯省份整理成电子文档材料,动员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在当地寻找线索。

  “说实话,我对志愿军这段历史原来也不了解,只是每次上门和健在的老兵交流的时候,谈到那些牺牲战友,他们总是陷入长长的沉默,让我很不忍心。”孙嘉怿说。

  在此之前,她原本是个有些“非主流”的“80后”,天天泡在酒吧,挑染着各种夸张的发色,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自己耳骨上打了7个洞——一边7个耳钉,就是她认为的前卫和时尚。

  就是这样一个让家人担心会不会走歪路的姑娘,却在帮助烈士寻亲的过程中迅速成长,成了很多“90后”“00后”都知道的“孙大姐”,也成了很多烈属口中亲昵呼唤的“小孙老师”。

  其间,有个场景孙嘉怿至今历历在目。那是在2018年,她陪着志愿军烈属赴朝寻亲。坐在从丹东开往平壤的火车上,窗外正下着大雨,一抬眼,坐在对面的黄军平泪流满面。

  “当年,志愿军烈士们也是沿着这条铁轨入朝,现在则换成了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是因为他们永远回不来了。”黄军平说。

找到亲人安葬地后痛哭的烈属。

  叶落归根,跨越70年的惦念

  “爷爷,你说自己打过仗,有什么证明吗?”

  “看,我身上有7个弹孔,这些都是那场战争留下的……”

  这段对话,镌刻在“90后”志愿者车英赫的记忆里。那时的他还是个孩童,一直缠着爷爷提问题。那次,也是作为志愿军老战士的爷爷,第一次开口提及那段往事。

  再后来,爷爷去世了,这些未曾说出口的故事,也成了留给车英赫永远的遗憾。

  长大后,他前往朝鲜留学,再后来加入了“我为志愿军寻亲”志愿服务团队。一些志愿军英烈事迹、回忆录,如果没有中文版本,就由他来进行翻译,哪怕学业再忙,只要有时间,还是会力所能及做些事情。

  “也没有什么别的考虑或诉求。关键还是情感上吧,从心底里对这些英雄的尊重和感激。这些牺牲,这些付出,不应该被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忘记。”车英赫说。

  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叶落归根”“魂归故土”,是最最质朴的习俗和观念。

  对于那些等了大半辈子、已经垂垂老去的志愿军烈属来说,这是一件关系整个家族“寻根”的大事。他们以一个家族的规模、数十年的跨度,等待着一个确切的音讯,期待着这名家庭成员以另一种形式“回家”。

  一张无法团圆的全家福、一封沾染着鲜血的家书、一位因为儿子牺牲哭瞎了双眼的母亲、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女儿……3年左右时间,在微博后台,孙嘉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烈属的申请,他们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亲人。

  “当时,国内仍然缺乏关于这些烈士安葬地的公开信息,对于很多已经白发苍苍的烈属来说,无法找到自己的亲人,无法亲自去坟前祭拜,成了一家人、一代人甚至一个家族的遗憾。”孙嘉怿说。

宁波籍志愿军烈士毛阿根家人保存的“光荣之家”牌匾。

宁波籍志愿军烈士林大茂家人提供的烈士资料。

  在寻亲的过程中,“时间”是最大

  的障碍。因为时间,很多当事人已经去世或迁居他地;因为时间,很多名字和地址已经模糊或者误录;因为时间,很多物件难以寻觅……

  就像志愿者们所说的,他们是在“和时间比赛”,70年已经太久太久,留给一些烈属的时间可能已经不那么多了。

  10月27日中午,林大茂烈士的外孙陈文忠看到报道后联系上记者。在得到确认消息的时候,电话那头,不是那种狂喜,而是沉默了一会儿,接着有些哽咽:“又是悲伤,又是欣慰,总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

  这么多年,对于这位而立之年奔赴战场的亲人,家人一方面抱着一丝侥幸,觉得当时战况那么激烈,人不一定真的牺牲了;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得到确切的消息,在有生之年找到亲人的遗骸,让烈士叶落归根。

  “非常感谢你们带来的消息,也感谢热心的志愿者团体,让妈妈可以了了这个心愿。”陈文忠说,他的妈妈林宝娣已经70多岁了,林大茂烈士当年奔赴朝鲜战场时,其女儿还不满周岁。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隔近70年,在年轻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些志愿军烈士在朝鲜安葬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他们最想回到的家乡,遇到了他们最想保护的亲人。

宁波籍志愿军烈士林夫成家属提供的其生前唯一照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英雄精神,薪火代代传承

  在很多年轻志愿者眼中,参与为志愿军烈士寻亲活动,只是自己为英雄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心有戚戚然,所以参与了;感觉对不住,所以参加了;认为有责任,所以坚持了……似乎,这一切就像路上随手捡垃圾或者捡到东西归还失主那样自然。

  没有任何经费支持,没有光环荣誉加身,他们只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输入信息、重新比对、查找陵园、拍摄照片、联系部门、查阅资料、翻译文字……用的办法,是最最“经济”的人工办法,乍听上去甚至还有那么点“笨”。

  只是,当一群有着情怀的人聚在一起,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人做,而是一群人来共同承担的时候,你看得到的是一种属于当代年轻人的态度。当他们滔滔不绝讲述着“老英雄”故事的时候,仿佛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银行职员、媒体从业者、大学生、医生、教师、平面设计师、软件设计师、会计、市场分析师、图书管理员……翻开这些通过网络集结的网友名录,你可以发现,在一个个网名的后面,他们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20来岁的他们,正处在人生重要的奋斗阶段,或许每天都拼尽全力挑灯夜战,或许刚刚走出“象牙塔”试图在大城市立住脚跟,或者为了兴趣爱好,或者为了自己的家庭,或者为了更高的职业理想,忙碌在一条条追梦的道路上。

  但是因为英雄情怀,因为为志愿军寻亲的这件事情,大家聚在了一起,众志成城去做好这一件事。

  1994年出生的方兴蒲,刚从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之前对于我们来说,‘志愿军’只是个名词,或是来自书本里的概念。参与之后才发现,在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只要自己有时间,就会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方兴蒲说。

  2000年出生的魏考海沫是个从小学舞蹈的孩子,他的爷爷曾是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凯旋后曾在驻甬部队工作过一段时间。为了纪念这位从未见过面的亲人,海沫从青少年时期就跟着妈妈做公益,为全国各地的烈士寻找亲人。

  “这段为烈士寻亲的过程,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很大。他说,等到大学毕业后要去参军入伍,追随爷爷的足迹,为国家为民族做些当代年轻人该有的贡献。”海沫的妈妈说。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眼下的中国,不再战火纷飞;眼下的中国,正在日新月异。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仍然需要英雄,仍然需要英雄精神。

  革命薪火,灼灼不熄;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这群年轻人的情怀感动着我

  光凭网络上发起号召,真的能够跨越数十年光阴帮一个家庭完成心愿?没有报酬,光凭情怀,真的能让平日忙于工作学习的年轻人,长时间参与其中?

  说实话,在做“跨越70年,我为志愿军寻亲”这个系列报道之前,我的心里还是在犯嘀咕——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网络时代里,一个个忙着享受生活的年轻人,不为名,不为利,去为素不相识的烈士“折腾”,真的有可能吗?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近距离地和“我为志愿军寻亲”志愿服务团队有了更多接触。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对这一代的年轻人有太多误解。在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去纵情享受青春,同样也可以选择为了情怀去承担、去奉献。

  不少“90后”的志愿者告诉我,在为志愿军寻亲的过程中,他们越来越觉得,对于70年前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那群年轻的战士,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那些曾经的热血青年做些事情,帮助那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牺牲小家的烈属圆梦。于是,他们四处奔波,于是,他们努力筹措,于是,这个队伍遍及全国,越来越庞大……

  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这群年轻人不是光用嘴巴说,而是用自己的行动,用他们口中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将这个爱国主义的理念、这份英雄主义的赤诚坚持了下去,践行到日常生活之中。

  孙嘉怿说,她目前正在整理这些年为烈士寻亲的相关资料故事,准备做成课件,带到学校,讲给更多的孩子听,让他们也能从小在心底里埋下一颗种子,一颗中华民族骨子里英雄主义的种子。 记者黄合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