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再过不到一周的时间,欧美购物狂欢时间——“黑色星期五”,就要开始了。不少海淘族已经查好折扣、备好清单,只等开抢。对于海外商家来说,它们期待通过集中促销为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冲击的销售注入“强心针”,而不少跨境电商平台也借势发力,加大“黑色星期五”促销宣传力度。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虽然海淘热情不减,但是因海外疫情导致的担忧也不少。跨境商品能否能够放心购买是他们首要关心的话题。专家提醒,货物在冬季低温环境运输可能存在与冷链运输类似的传播环节,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应予以关注。
《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海淘用户规模接近1.55亿人,宋迪也是这1.55亿中的一分子。经常通过海淘购买运动食品及用品的他,不但已经和代购咨询好了“黑色星期五”时美国实体商家打折的情况,还早早地关注了线上促销的消息。他告诉记者:“今年还是想在‘黑色星期五’买东西,毕竟有些品牌在美国卖得比较多,打六折、七折的时候比较划算,一买买一年的,比如衣服,买十来件,耐穿。”
作为国内消费者触电“黑五”的主要渠道之一,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也加大了打折力度,除了提前开始促销活动,还增加直播带货等促销形式。有分析认为,海外商家和跨境平台试图抓住“双十一”尚未褪去的购物热情,再次激起国内消费者的采购欲望。但随着冷链运输被明确提示可以成为新冠病毒远距离跨境输入载体,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海淘包裹携带“病毒”。此前经常海淘的赵先生坦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参与下周“黑色星期五”网购的热情。他说:“邮寄的时间平时差不多要一个月,今年感觉会达到两个月,比如买件羽绒服,可能要春节后才会收到。还有一个问题,‘黑五’买的东西,我会担心卫生问题,虽然现在检验检疫部门会做一些筛查,但还是会有一些不安。”
事实上,网络上关于“国外疫情肆虐,海外包裹能否放心收”的话题早就受到关注。近期就有专家提示,由于国外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激增,除了进口海鲜食品之外,发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等外包装不能排除携带病毒的可能。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示,进入冬季以后,国际货物运输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产生类似于冷链运输的传播环节。不过他也表示,在接触频率不高的情况下,相关风险可能较小。“特定条件下,冬天低温环境类似于冷链运输的环境,海淘确实有收到被病毒污染的包裹的风险,像这样一个情况下,接触频率越高,多次反复接触,感染概率就高;如果偶尔接触一次,概率就小。如果要减少风险,可以采取收到包裹以后,用含酒精的湿布、湿纸巾擦一擦外包装,处理完包裹以后要洗手。”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已经多次强调,在外防输入方面要注重人、物并防,国际货运就是被重点关注的领域。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明确,交通运输部将持续织密“防护网”。他表示:“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冬季疫情通过交通渠道传播,强化对国际货物运输的封闭管理和定期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
专家表示,考虑到“黑五”狂欢季后一段时间,海外跨境包裹数量可能大幅增加,应考虑对涉海外快件包裹运输的物流一线从业人员加强防护。吴尊友建议:“传递境外包裹的快递员类似冷链或者是境外物品的装卸工,会多次、长期、反复地接触境外的包裹,应该说他们也属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在作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在手没有清洁以前,不要触摸脸、鼻子、眼睛这些部位;同时要定期做核酸检测。”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