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把论文写到产业一线 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正式投用
2020-12-05 09:5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从第一次见面洽谈,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仅用了10天;5个月后,双方就选址等关键问题达成一致,研究院顺利揭牌;随后两年时间里,团队边建设边出成果,13个顶尖科研团队共计105人陆续扎根宁波,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今天上午,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将正式投用,并签署一系列院企合作协议。

  这一条紧锣密鼓的时间线背后,是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高度默契,是人才团队与产业升级的一见钟情,更是一所著名高校与一个开放城市在“六争攻坚”下的同频共振。

  10天见证宁波效率

  2018年6月19日,市行政会议中心,一个校地合作战略合作协议顺利签署,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10天内敲定协议内容,宁波的办事效率太高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感慨万千。

  大连理工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拥有绿色石化、汽车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优势学科,与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高度契合。

  2018年初,宁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牵手,宁波“抢机遇、抢人才、抢项目”的“三抢”故事在全国引发热议。而此时,大连理工也正响应国家号召,希望寻找到校地合作机会,把实验室建到企业,把论文写到生产线。

  一次安排在宁波的大连理工校友会,让大连理工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对宁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蹇锡高院士的牵线下,大连理工副校长姚山来甬考察,宁波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渴望,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让团队感触颇深。

  “如果能在宁波布局建设一个大连理工的创新平台,围绕宁波产业体系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培训教育等,一定会对宁波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2018年5月,蹇锡高院士给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的郑栅洁寄来一封信,向宁波广大企业伸出“橄榄枝”。

  此时的宁波,“六争攻坚”风起云涌,全市上下求贤若渴。郑栅洁当即批示,以市科技局牵头成立专项小组,开展对接工作。

  第一次见面在2018年6月10日,专项小组赴大连理工大学会谈。双方定方向、谈前景、聊技术,三天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到宁波后,专项小组马不停蹄开始筹备工作。

  “屏对屏”交流、“线连线”沟通,小组群聊天记录超过1万条,短短10天时间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5个与宁波产业最为契合的创新中心敲定,协议顺利签署。

  疫情下的“加速度”

  从签署战略协议,到洽谈协商、签约落地,再到共建中德合作大学……这两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在两地间频繁奔波。

  作为大连理工的代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惠晓丽对宁波的“六争攻坚”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大家目标一致,协同发力,目的就是让研究院项目更好、更快地落地。

  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6月的研究院建筑改造工程前期规划。由于研究院项目所处地块原为上世纪90年代“宁波帮”人士捐赠,经历幼儿师范、外国语学校、甬江职高等教育机构数度使用,大量原始建筑图纸档案缺失,造成设计、审批、建设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市科技局联合江北区科技局、区人才办等部门多次现场办公,组建专项小组数十次奔赴大连、杭州等地,一边开展图纸溯源,一边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测绘、评估。即使到了凌晨,

  微信群的消息依然在更新,提出问题、研究方法、部署落实……

  多方努力下,专项小组最终在浙江大学找到了20多年前负责原建筑设计的教授,获取了部分图纸,为开工建设补上了缺失的一环。

  诸如此类在研究院“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现场办公中得到解决。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今年发生的疫情没有挡住攻坚小组前进的步伐。从年初开工到年底竣工,历时11个月,改扩建工作提前完成。

  “来宁波,我深刻体会到了处处是惊喜。亲如一家的政校关系,让这座城市变得不再陌生。”惠晓丽感慨道。

  愿做甬企“最强大脑”

  这几天,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开园的消息,令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永如欣喜不已。

  五大技术创新中心首批入驻的13个创新团队中,铜及特种合金制备与加工技术团队牵头人李廷举教授已同金田铜业开展合作,双方将在大尺寸、高强高导耐热铜铬锆系合金材料领域共同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让时速350公里以上的低能耗轨道交通成为可能。

  “与传统工艺相比节能40%以上,成材率提升25%以上,一年能为国家轨道交通节电2亿多千瓦时。”王永如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两年来,研究院团队一头抓紧建设,一头心系企业合作,依托总部资源,围绕关键核心技术,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宁波发芽、壮大。

  在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内,郭旭教授团队正潜心研究算法,力争与宁波企业共同实现工业软件的自主化,打造国内唯一具有自主品牌的数值仿真软件平台,抢占创新制高点。这一合作已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在余姚,张兴国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将突破具有高强高导高塑性以及良好加工性、抗氧化能力、抗软化能力的特种铜合金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材料问题。

  在北仑,东方电缆脐带缆入海的背后,也有大连理工团队高端智力的身影。如今,阎军教授团队正与企业合力攻关动态电缆等产品开发,在深海浮式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间连上宁波制造的“生命线”。

  “在此之前,我国海洋动态电缆基本靠进口,这个项目完成并实施后,既打破了国外垄断,也大大节省了我国深海勘测的支出。”东方电缆海洋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陈凯说,研究院在宁波落地,让企业与专家的合作更加紧密高效。

  今年以来,研究院13个创新团队已累计与爱柯迪、舜宇光学、均胜电子等40余家宁波高端制造业企业开展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对接工作。跟随企业需求,高层次人才源源不断集聚。

  如今,研究院开园让大连理工与宁波的校地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们正思考探索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高效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建立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产业培育四位一体的业务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金鹭

  通讯员 王虎羽 郑慧慧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把论文写到产业一线 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正式投用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12-05 09:58:00

  从第一次见面洽谈,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仅用了10天;5个月后,双方就选址等关键问题达成一致,研究院顺利揭牌;随后两年时间里,团队边建设边出成果,13个顶尖科研团队共计105人陆续扎根宁波,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今天上午,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将正式投用,并签署一系列院企合作协议。

  这一条紧锣密鼓的时间线背后,是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高度默契,是人才团队与产业升级的一见钟情,更是一所著名高校与一个开放城市在“六争攻坚”下的同频共振。

  10天见证宁波效率

  2018年6月19日,市行政会议中心,一个校地合作战略合作协议顺利签署,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10天内敲定协议内容,宁波的办事效率太高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感慨万千。

  大连理工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拥有绿色石化、汽车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优势学科,与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高度契合。

  2018年初,宁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牵手,宁波“抢机遇、抢人才、抢项目”的“三抢”故事在全国引发热议。而此时,大连理工也正响应国家号召,希望寻找到校地合作机会,把实验室建到企业,把论文写到生产线。

  一次安排在宁波的大连理工校友会,让大连理工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对宁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蹇锡高院士的牵线下,大连理工副校长姚山来甬考察,宁波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渴望,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让团队感触颇深。

  “如果能在宁波布局建设一个大连理工的创新平台,围绕宁波产业体系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培训教育等,一定会对宁波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2018年5月,蹇锡高院士给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的郑栅洁寄来一封信,向宁波广大企业伸出“橄榄枝”。

  此时的宁波,“六争攻坚”风起云涌,全市上下求贤若渴。郑栅洁当即批示,以市科技局牵头成立专项小组,开展对接工作。

  第一次见面在2018年6月10日,专项小组赴大连理工大学会谈。双方定方向、谈前景、聊技术,三天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到宁波后,专项小组马不停蹄开始筹备工作。

  “屏对屏”交流、“线连线”沟通,小组群聊天记录超过1万条,短短10天时间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5个与宁波产业最为契合的创新中心敲定,协议顺利签署。

  疫情下的“加速度”

  从签署战略协议,到洽谈协商、签约落地,再到共建中德合作大学……这两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在两地间频繁奔波。

  作为大连理工的代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惠晓丽对宁波的“六争攻坚”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大家目标一致,协同发力,目的就是让研究院项目更好、更快地落地。

  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6月的研究院建筑改造工程前期规划。由于研究院项目所处地块原为上世纪90年代“宁波帮”人士捐赠,经历幼儿师范、外国语学校、甬江职高等教育机构数度使用,大量原始建筑图纸档案缺失,造成设计、审批、建设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市科技局联合江北区科技局、区人才办等部门多次现场办公,组建专项小组数十次奔赴大连、杭州等地,一边开展图纸溯源,一边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测绘、评估。即使到了凌晨,

  微信群的消息依然在更新,提出问题、研究方法、部署落实……

  多方努力下,专项小组最终在浙江大学找到了20多年前负责原建筑设计的教授,获取了部分图纸,为开工建设补上了缺失的一环。

  诸如此类在研究院“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现场办公中得到解决。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今年发生的疫情没有挡住攻坚小组前进的步伐。从年初开工到年底竣工,历时11个月,改扩建工作提前完成。

  “来宁波,我深刻体会到了处处是惊喜。亲如一家的政校关系,让这座城市变得不再陌生。”惠晓丽感慨道。

  愿做甬企“最强大脑”

  这几天,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开园的消息,令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永如欣喜不已。

  五大技术创新中心首批入驻的13个创新团队中,铜及特种合金制备与加工技术团队牵头人李廷举教授已同金田铜业开展合作,双方将在大尺寸、高强高导耐热铜铬锆系合金材料领域共同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让时速350公里以上的低能耗轨道交通成为可能。

  “与传统工艺相比节能40%以上,成材率提升25%以上,一年能为国家轨道交通节电2亿多千瓦时。”王永如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两年来,研究院团队一头抓紧建设,一头心系企业合作,依托总部资源,围绕关键核心技术,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宁波发芽、壮大。

  在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内,郭旭教授团队正潜心研究算法,力争与宁波企业共同实现工业软件的自主化,打造国内唯一具有自主品牌的数值仿真软件平台,抢占创新制高点。这一合作已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在余姚,张兴国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将突破具有高强高导高塑性以及良好加工性、抗氧化能力、抗软化能力的特种铜合金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材料问题。

  在北仑,东方电缆脐带缆入海的背后,也有大连理工团队高端智力的身影。如今,阎军教授团队正与企业合力攻关动态电缆等产品开发,在深海浮式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间连上宁波制造的“生命线”。

  “在此之前,我国海洋动态电缆基本靠进口,这个项目完成并实施后,既打破了国外垄断,也大大节省了我国深海勘测的支出。”东方电缆海洋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陈凯说,研究院在宁波落地,让企业与专家的合作更加紧密高效。

  今年以来,研究院13个创新团队已累计与爱柯迪、舜宇光学、均胜电子等40余家宁波高端制造业企业开展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对接工作。跟随企业需求,高层次人才源源不断集聚。

  如今,研究院开园让大连理工与宁波的校地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们正思考探索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高效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建立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产业培育四位一体的业务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金鹭

  通讯员 王虎羽 郑慧慧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