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易鹤
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是衡量一座城市或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日,由《国际金融报》长三角日报与华略智库共同编制的《长三角高质量营商环境指数报告》重磅发布。
根据报告,2020年长三角营商环境排名前十位分别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宁波、金华、温州、嘉兴、无锡,属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分别为湖州、常州、台州、滁州、镇江、宣城、池州、绍兴、盐城、南通,第三梯队分别为芜湖、扬州、舟山、安庆、马鞍山、泰州、铜陵。
从总体水平看,上海龙头效应明显,浙江占领前十半数,江苏头部虹吸明显,安徽区域实力均衡。
据介绍,本次报告的取样范围为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考虑到各地行政级别不同,未将国家评价体系中开办运营、市政介入、市场监管等细化指标一一纳入,而是更注重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出发,从公共服务、创新环境、人才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五个维度,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政务环境、制度投入、区域创新、人力水平、人才服务、市场潜力、经济活跃程度、金融发展和金融支撑十大方面,以2019年各省市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一份基于社会经济实际运行发展的、可度量、可比较、结果导向的评价体系。
完整排名如下: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这一点在营商环境领域也得到充分体现。
以市场环境为例,在该项指标中,上海以86.64分拔得头筹,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平均差距较小,显示在以统一的市场准入、法制和服务环境为目的的努力下,长三角一体化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已取得成效。
金融环境方面,区域协同正在释放出巨大能量。江苏、浙江、安徽该项指标的平均得分水平基本相当。虽然与上海仍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也将越来越小。
同时,江浙多中心均质化趋势明显。浙江的杭州、宁波以及江苏的南京、苏州均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金融环境质量较高且细分指标评分均衡,金融环境建设较省内其他城市质量更高。江浙各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明显,带动周边城市金融发展分数都处于均衡水平,体现了金融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具有自由流动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特征,放大重点城市辐射效应更具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特点值得关注。
例如,2019年,长三角GDP排名前八位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与本项人力环境排名前八位完全一致。报告认为,这表明人力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程度超过其他几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进一步说明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层次人才的相互赋能、共生共融是必要条件。
令人高兴的是,长三角人才集聚效应正逐步形成。数据显示,长三角研发人员数量从2010年的73.85万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135.35万人,年均增长7.87%。每万人中研发人员达85.44人,显著高于全国47.09人的平均水平。宁波表现尤其亮眼,人才净流入率已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此外,江浙皖多数城市创新环境仍处于培育阶段。在纳入统计的27个城市中,仅有5个得分80以上,浙江、江苏多数城市基本排名前19位,但70分以下城市得分差距不大,说明在头部城市强势虹吸创新资源要素的情况下,寻找特色的创新产业突破方向仍需要较长过程。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