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黄合)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合 宁海县委报道组 徐铭怿 通讯员 吴立高 文/摄
每一个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是关于这片山水的神话,有的是祖辈回馈乡梓的轶事,有的则是当代奋斗致富的传奇……
清明前夕,在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我们找到了一段属于这个小渔村的集体记忆。故事的主人公,是数名不知道身份的年轻人——虽说不确定姓名、年龄和籍贯,他们却在一代一代峡山人的口中,永永远远地“活”了下来。
天上飘着细雨,远山裹着层云雾,显得静谧和神秘。84岁的王成恕沿着蜿蜒的水泥路,向大屿山半山腰伛偻前行。年纪大了,腿脚难免不那么利索,眼镜上不一会儿就起了雾气。
这条路的终点,是村民自筹建立的革命烈士墓:门口两块黑色黄岗岩,左右两侧分别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陵园中心则是块高约3米的赭红色石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其后则是烈士的墓碑和墓穴。
(烈士陵园所在地)
“1968年,烈士遗骨被分别从淘畚峙山和茅山头迁到这里,集中合葬,陵园后来历经过几次修葺,特别是2017年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才基本形成了如今的模样。”王成恕老人说。
行走在峡山村,关于这几名无名烈士的故事,村民们基本上人人都能说出一二。
70多年前,峡山村只是个海边小岛,四面环海,村民们依靠打渔为生。据峡山村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为了解放宁海,解放军派先头部队驻扎在西店,因为不熟悉附近地形和方言,解放军的船只在任务返回途中在淘畚峙山的滩涂搁浅。
“当时被土匪武装发现了,直接在对面岛屿上发生激战。我当时才十来岁,就在这边山上眼睁睁看着。一开始是炮弹声、射击声,后来就直接用石头砸、用步枪刺,战况非常激烈。宁死不屈的解放军战士,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84岁村民尤昌苗说。
之后,峡山村附近渔民摇着船把3名牺牲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直到1968年,渔民尤明苗、尤东升带头,将这些烈士的遗体和在解放舟山群岛时牺牲的、埋在茅山头山岗的解放军战士石清友一起合葬在现在的大屿山。
(王成恕老人在墓碑前接受采访)
“因为我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就受邀给墓碑写字。我记得当时整理遗骨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枚刻着‘孙范章’名字的私章,还有两枚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纪念章——这些已经是这些烈士留下的唯一线索。”王成恕说。
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即使时光荏苒,也不应该被忘记。每年清明节,王成恕带着当地的中小学师生前往大屿山,祭扫烈士墓,年年不辍。学生们带着亲手折的小白花,到坟前种上一排松柏树,几年下来,小树苗渐渐成长小树林。
1997年,考虑到石碑破旧,峡山人又开始筹集资金。镇里的少年队员每人每星期节约1元钱,半年时间累计了9000多元;镇里的宁海县精工机械厂、宁波华东机电塑料厂、宁海县变流设备厂各拿出数千元,再加上镇政府5000元的拨款,崭新的烈士墓和纪念碑落成,被强蛟镇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7年,宁海县民政部门又拨款近10万元,修葺烈士墓,便于村民祭奠。
“有些东西,不能被忘记,也永远不会被忘记。”强蛟镇中心小学副校长、“85后”周彦婷,曾经也是当年参与捐款少先队员中的一员。一晃,20多年过去了,她也习惯了带上一茬一茬的孩子们,清明时节来到大屿山,看望这些无名英雄,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的红色故事。
(峡山村俯拍)
不忘来时的路,“红色资源”才能取之不竭;时刻保持初心,“红色基因”就会生生不息。
“整村守护无名烈士,真的很让人动容。村民们不仅守护的是硬件设施,更是守护住了烈士精神。红色基因代代相承,这或许也是更有价值所在。”宁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宁芳说。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