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探寻临安平安建设“15连冠”背后的秘密
2021-03-27 13:07:00 稿源: 浙江日报  

临安区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图为板桥镇上田村的“微法庭”开庭现场(资料照片)。 拍友 万建斌 摄

  习近平同志强调,如果连平安都难以确保,也就难以实现发展和改革,必须坚持把平安作为改革发展的底线和普遍性要求。作为浙江的“西大门”,临安不断强化底线思维,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民富境安、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记者王逸群通讯员江 萍程志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杭州市临安区,这个全省陆地面积最大(达3126.8平方公里)、与8个区(县、市)接壤的区,却是这次疫情中受影响较小的地方之一:“静”得早,“动”得快,反应迅速,井然有序。

  从2006年起,临安连续1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区(市)”称号。2020年4月中旬,临安区在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喜捧“一星平安金鼎”。

  守住底线

  没有平安就没有全面小康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情况、新矛盾不断显现。但得益于扎实的“平安临安”建设,这些年来,临安区没有发生考核评审条件中“一票否决”的重特大事项;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各类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攀升,实现了平安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进。

  “根据木桶理论,决定容量大小的是短板。但平安却是木桶的底板,不能有一丝缝隙。对社会来说,平安底板必须是稳定、坚固的。”临安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政法委书记杨泽伟说。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要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必须以大概率的思维应对小概率的事件,以100%的努力消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为此,临安聚焦考核“指挥棒”,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主要领导包干领办、重点项目成立专项组推进等,对重大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处置在前。

  临安全区道路里程2939公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难度极大。临安瞄准难点痛点,坚持“重典治车、铁律管人、系统除患”,重抓工程车整治、电动自行车规范化管理和道路交通隐患点治理。

  针对工程运输车、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车辆,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与风暴式整治行动。所有工程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4G可视系统、转弯语音提示器等设备;执法部门联合执勤执法,保持路面高压态势;在电动自行车管理上,则通过“突出重点、宣管并重、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常态长效”,着力提升安全管理。

  据统计,2020年临安全区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26.53%,其中涉及工程运输车的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66.7%,电动自行车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14.3%。

  筑牢“防护墙”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临安区湍口镇桐坑村村民胡星建每天骑着农用三轮车,走村串户,宣传最新防疫信息、递送物资、做好消毒工作。全区上千名像胡星建这样的网格员,在基层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

  平安就是底线。而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基层的平安,就没有全省的平安。

  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关键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关键在落实。多年来,临安始终坚持做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紧紧抓牢基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织起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网。

  村社是基层的最小单元。早在2013年,临安便在杭州率先开展“平安网格”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全科网格建设。网格员职责不少,他们既要当法规政策宣传员、综合信息采集员,又要当矛盾纠纷调解员、民生事项服务员。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临安区充分发动4.2万名党员、村社干部和968个网格,在城乡、镇村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杭州“西大门”的临安,有多个镇与安徽省交界,有的地方一半是临安人、一半是安徽人,矛盾纠纷多发。2007年以来,临安牵头启动了浙皖两省毗邻10县市平安边界协作,建立了“接边联调”机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有力维护了两地接边地区基层社会的稳定。

  数字赋能

  矛盾纠纷“线上”化解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这一句“大白话”,也是临安多年来守住平安底线的实践经验。

  “找个说法”,在临安不用上法院,仅靠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能在家门口解决。这种小成本投入、技术手段简明,却与在法院调解具有相同法律效应的“微法庭”,正是临安在数字化赋能平安建设方面的探索。

  太阳镇太源村村民小燕就体会到了便利。早些年,她租下杭州某美食广场的一间商铺,因为生意不好没付租金又没有解除合同,被房东告上法庭。疫情期间不能出村的她,在承办法官陶洁的建议下,找到了村里的“微法庭”。虽然法官、原告代理律师和自己身处三地,但经过“云端”法庭的调解,原告公司同意适当减免部分租金并解除合同。随后,原被告双方在“中国移动微法院”上签字确认。

  这样快捷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方式,早就在临安得到应用。2018年9月,全省首个“微法庭”在板桥镇上田村成立。这个新的机构,依托“移动微法院”“浙江ODR”和“庭审直播”3个智能平台,可以实现沟通联络、及时就地化解纠纷、提供智能司法服务等功能。“在线平台还解决了案多人少的问题,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法官在基层的指导作用。”临安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从源头消除矛盾,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目前,临安区已挂牌成立“微法庭”326个。在“微法庭”作用下,2020年,临安区万人成讼率继续呈下降态势,同比下降26.09%。

  进一步激活平安建设最末梢,临安正在不断深化数字化建设,开发“四平台”信息系统,与平安信息、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数字城管、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用科技护航平安。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探寻临安平安建设“15连冠”背后的秘密

稿源: 浙江日报 2021-03-27 13:07:00

临安区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图为板桥镇上田村的“微法庭”开庭现场(资料照片)。 拍友 万建斌 摄

  习近平同志强调,如果连平安都难以确保,也就难以实现发展和改革,必须坚持把平安作为改革发展的底线和普遍性要求。作为浙江的“西大门”,临安不断强化底线思维,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民富境安、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记者王逸群通讯员江 萍程志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杭州市临安区,这个全省陆地面积最大(达3126.8平方公里)、与8个区(县、市)接壤的区,却是这次疫情中受影响较小的地方之一:“静”得早,“动”得快,反应迅速,井然有序。

  从2006年起,临安连续1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区(市)”称号。2020年4月中旬,临安区在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喜捧“一星平安金鼎”。

  守住底线

  没有平安就没有全面小康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情况、新矛盾不断显现。但得益于扎实的“平安临安”建设,这些年来,临安区没有发生考核评审条件中“一票否决”的重特大事项;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各类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攀升,实现了平安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进。

  “根据木桶理论,决定容量大小的是短板。但平安却是木桶的底板,不能有一丝缝隙。对社会来说,平安底板必须是稳定、坚固的。”临安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政法委书记杨泽伟说。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要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必须以大概率的思维应对小概率的事件,以100%的努力消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为此,临安聚焦考核“指挥棒”,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主要领导包干领办、重点项目成立专项组推进等,对重大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处置在前。

  临安全区道路里程2939公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难度极大。临安瞄准难点痛点,坚持“重典治车、铁律管人、系统除患”,重抓工程车整治、电动自行车规范化管理和道路交通隐患点治理。

  针对工程运输车、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车辆,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与风暴式整治行动。所有工程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4G可视系统、转弯语音提示器等设备;执法部门联合执勤执法,保持路面高压态势;在电动自行车管理上,则通过“突出重点、宣管并重、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常态长效”,着力提升安全管理。

  据统计,2020年临安全区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26.53%,其中涉及工程运输车的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66.7%,电动自行车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14.3%。

  筑牢“防护墙”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临安区湍口镇桐坑村村民胡星建每天骑着农用三轮车,走村串户,宣传最新防疫信息、递送物资、做好消毒工作。全区上千名像胡星建这样的网格员,在基层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

  平安就是底线。而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基层的平安,就没有全省的平安。

  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关键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关键在落实。多年来,临安始终坚持做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紧紧抓牢基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织起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网。

  村社是基层的最小单元。早在2013年,临安便在杭州率先开展“平安网格”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全科网格建设。网格员职责不少,他们既要当法规政策宣传员、综合信息采集员,又要当矛盾纠纷调解员、民生事项服务员。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临安区充分发动4.2万名党员、村社干部和968个网格,在城乡、镇村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杭州“西大门”的临安,有多个镇与安徽省交界,有的地方一半是临安人、一半是安徽人,矛盾纠纷多发。2007年以来,临安牵头启动了浙皖两省毗邻10县市平安边界协作,建立了“接边联调”机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有力维护了两地接边地区基层社会的稳定。

  数字赋能

  矛盾纠纷“线上”化解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这一句“大白话”,也是临安多年来守住平安底线的实践经验。

  “找个说法”,在临安不用上法院,仅靠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能在家门口解决。这种小成本投入、技术手段简明,却与在法院调解具有相同法律效应的“微法庭”,正是临安在数字化赋能平安建设方面的探索。

  太阳镇太源村村民小燕就体会到了便利。早些年,她租下杭州某美食广场的一间商铺,因为生意不好没付租金又没有解除合同,被房东告上法庭。疫情期间不能出村的她,在承办法官陶洁的建议下,找到了村里的“微法庭”。虽然法官、原告代理律师和自己身处三地,但经过“云端”法庭的调解,原告公司同意适当减免部分租金并解除合同。随后,原被告双方在“中国移动微法院”上签字确认。

  这样快捷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方式,早就在临安得到应用。2018年9月,全省首个“微法庭”在板桥镇上田村成立。这个新的机构,依托“移动微法院”“浙江ODR”和“庭审直播”3个智能平台,可以实现沟通联络、及时就地化解纠纷、提供智能司法服务等功能。“在线平台还解决了案多人少的问题,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法官在基层的指导作用。”临安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从源头消除矛盾,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目前,临安区已挂牌成立“微法庭”326个。在“微法庭”作用下,2020年,临安区万人成讼率继续呈下降态势,同比下降26.09%。

  进一步激活平安建设最末梢,临安正在不断深化数字化建设,开发“四平台”信息系统,与平安信息、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数字城管、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用科技护航平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