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林勃烈士"红色情书"报道反响强烈:情真意切 家国情怀!
2021-04-22 17:5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昊 通讯员 倪寅初 陈饰

  昨日,中国宁波网以《尘封30多年的烈士情书首次公布 诉说80年前一段"红色情缘"》报道了林勃烈士于1941年牺牲前写给恋人余也萍的一封革命情书在档案中尘封多年重新面世的故事。革命情侣的动人故事,深深打动了许多读者和网友的心。

(戚家山街道东升社区的党员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以及退役军人代表近60人来到王家溪口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泪目!”“情真意切,家国情怀,任谁看了都感动!”……在中国宁波网和其他转发报道的平台,读者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向英雄林勃烈士致敬!初中时我就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两次去祭扫烈士墓。”网友“我是一个兵”说。网友“戴”说,林勃烈士就牺牲在我们原来小学的一棵大树上,我们称之为英雄树。英雄千古!“花开有时”说:“致敬革命先烈,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网友“Master”说: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陈列林勃烈士书信复制件。张昊摄)

  镇海区车站路社区社工陈苹说,自己年幼去过江南一带参加烈士墓祭扫。漫天的柳絮,垂落的雨滴,老师低沉有力的讲述,把林勃烈士的感人事迹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心里。如今,自己服务社区工作一线,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将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

  “林勃烈士之墓原在镇海与北仑交通主干道骆霞线青峙岭边。我参加工作初期时代,经常坐车往来凡是坐车经过的人,都能看到这座烈士墓,墓碑上字体鲜红。每年清明节,都有一批批学生带着鲜花祭扫。”镇海区档案馆副馆长胡红国说。

  胡红国说,作为一名档案人,我更应立足本职工作,保存好历史记录,尤其是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生动鲜活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发掘其中激励后人的文化元素,传承红色基因,让尘封档案成为活生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林勃烈士"红色情书"报道反响强烈:情真意切 家国情怀!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4-22 17:56: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昊 通讯员 倪寅初 陈饰

  昨日,中国宁波网以《尘封30多年的烈士情书首次公布 诉说80年前一段"红色情缘"》报道了林勃烈士于1941年牺牲前写给恋人余也萍的一封革命情书在档案中尘封多年重新面世的故事。革命情侣的动人故事,深深打动了许多读者和网友的心。

(戚家山街道东升社区的党员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以及退役军人代表近60人来到王家溪口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泪目!”“情真意切,家国情怀,任谁看了都感动!”……在中国宁波网和其他转发报道的平台,读者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向英雄林勃烈士致敬!初中时我就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两次去祭扫烈士墓。”网友“我是一个兵”说。网友“戴”说,林勃烈士就牺牲在我们原来小学的一棵大树上,我们称之为英雄树。英雄千古!“花开有时”说:“致敬革命先烈,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网友“Master”说: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陈列林勃烈士书信复制件。张昊摄)

  镇海区车站路社区社工陈苹说,自己年幼去过江南一带参加烈士墓祭扫。漫天的柳絮,垂落的雨滴,老师低沉有力的讲述,把林勃烈士的感人事迹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心里。如今,自己服务社区工作一线,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将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

  “林勃烈士之墓原在镇海与北仑交通主干道骆霞线青峙岭边。我参加工作初期时代,经常坐车往来凡是坐车经过的人,都能看到这座烈士墓,墓碑上字体鲜红。每年清明节,都有一批批学生带着鲜花祭扫。”镇海区档案馆副馆长胡红国说。

  胡红国说,作为一名档案人,我更应立足本职工作,保存好历史记录,尤其是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生动鲜活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发掘其中激励后人的文化元素,传承红色基因,让尘封档案成为活生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