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百年征程,初心如磐!
1921年,一个政党,从上海的法租界、嘉兴的南湖游船上,秘密诞生。代表们在刚刚通过的纲领上,给她取名:中国共产党。百年后的今天,当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这一百年,岁月峥嵘!
7月1日,距离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我们心潮澎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这是庄严承诺,铿锵宣示,更是行动指南。3月16日起,宁波日报报网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将携手中国城市网盟百家媒体推出跨区域大型联动策划“江山如此多娇——百年征程寻根百城”。
记者将陆续走访我市的红色示范基地,回到原点,寻访红色印记;探寻改革开放的地标,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这是我们的小目标。
在我们的身后,是中国百家媒体记者的身影,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的使命,背上行囊,实地踏勘,探寻红色印记、红色密码,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现“世界第一大党”的百年风华,看她如何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视频制作:史米可 李敬平
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璟璟 通讯员 杨磊 陈霞 文/摄
“红色传奇之家”“克隆先驱摇篮”“中国梵高圣地”“蝶虫怪杰故里”,一下甬莞高速塘溪出口,4个巨大的红色窗框型标牌即刻映入眼帘。革命家沙氏兄弟、生物学家童第周、油画家沙耆、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正是从这里走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响当当的人物。
本次宁波红色探寻之旅目的地——鄞州区塘溪镇沙村,这里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沙孟海,“中国梵高”传奇画家沙耆的故乡,也诞生了宁波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从塘溪镇区出发,沿着清澈的梅溪向堇山湖方向前行,不出数里,就到了位于白岩山脚下的沙村。
走进宁波第一农村支部(农会)
顺着蜿蜒的小道向上,便抵达了宁波第一农村支部(农会)陈列馆。陈列馆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由一幢两层小楼和宣誓广场组成,内设第一支部、不忘初心、沙村农会、从严治党、牢记使命五个主题展馆。
走进馆内,一组蜡像和影像资料再现了沙文求成立中共沙村支部时的场景——
1925年2月至3月,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着手在宁波建立党组织,建立中共宁波支部。从此,宁波地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
1926年,中共宁波地委委派农运委员沙文求作为沙村农运特派员,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领导农民进行反对恶霸、奸商等传统势力的斗争。
一开始,当地农民对农会没什么信心,亦有顾虑,应者寥寥。如何才能把农民动员起来呢,沙文求苦苦思索。
一次,村里有个农民因为误砍树木被恶霸敲诈勒索,甚至要被作为“盗贼”治罪。他抓住机会,领导农民进行反霸斗争,最终取得胜利,被欺压的农民得以开释。
这次胜利,大大提高了农会在农民中的微信,加入农会的人一下子猛增。同年,沙村农民协会正式成立。
组织农民业余学校、修桥铺路、平米价……沙文求的威望逐步提升。很快,沙村农会会员发展到上百人,周边的大咸乡(管辖今塘溪、瞻岐、咸祥三地)的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各村的农会组织纷纷成立。
也是在1926年,沙文求在农会积极分子中发展了4名党员,成立了中共沙村支部,他担任书记一职。这,也是宁波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沙村支部的成立,点燃了大嵩地区农民运动的火种。此后,鄮溪支部、横泾支部等农村党组织相继成立。
沙氏故居,一门五杰气如虹
与宁波第一农村党支部(农会)陈列馆一墙之隔,是沙氏故居。
这座位于沙村中心的老宅,是中共沙村支部的旧址,也是当时沙村农会的主要活动场所。
沙氏故居,为传统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约420平方米,建于清光绪年间,以山石为基,青砖为墙。西墙的一侧有正门朝南而开,院内是一幢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开间二层楼房,楼房后面紧挨后山,坡上竹影婆裟,繁花争艳,一株沙文求烈士当年亲手栽植的银杏树高入云端,苍翠葱茏。
沙氏一门共有五兄弟,沙文求排行第二,他的兄弟也是个个怀报国豪情:老大沙孟海(原名沙文若),书坛泰斗,曾任西泠印社社长;老三沙文汉,长期活跃在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上,曾担任浙江省省长兼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老四沙文威,在沙氏兄弟中最早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是党的优秀情报员;老五沙文度(又名沙季同,化名陈正煦),著名红色画家,徐悲鸿的得意门生。
沙孟海的四个弟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他则积极掩护弟弟们开展秘密斗争。
沙氏故居原是沙文求烈士故居,1984年被鄞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入鄞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该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名沙氏故居。
故居内,展示着沙孟海的亲笔书信、沙文求烈士的十封“革命家书”、沙耆亲手所做的沙文求烈士雕塑、沙文汉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等,共计摆放展板和陈列品200余件。这些展陈包括了沙氏五兄弟的珍贵史料,还涉及了沙母陈龄,以及沙文汉爱人、红色特工陈修良女士,无不体现沙氏一门壮怀激烈、一腔报国的豪情以及母慈子孝,纸短情长的深情。
赓续红色血脉,助推乡村振兴
穿行在沙氏故居的院落间,仿佛就能碰触到红色岁月里的光影:党员们匆匆的脚步、农会会员与恶势力斗争的声音……
如今,沙氏故居已是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廉教育基地,参观者络绎不绝。沉浸式参观学习,加深人们对历史的了解。
探访沙村的当天,一个上午我们便遇到了上百位参观者。年近八十的老党员邱亚珍在女儿的陪同下,再次踏上沙村的红色之旅。这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此前已来过沙氏故居、陈列馆两三次,对宁波第一农会、沙氏五兄弟的历史颇有了解。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来重温一下身边的红色历史。”她说。
而宁波教育学院这次亦组织了上百名学生走进沙村,追忆峥嵘岁月。在沙氏故居的院子里,年轻的学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画笔画下这座满满记忆的老宅,以及这里曾发生的红色故事。
看到一拨一拨的参观者前来打卡,沙氏故居管理员沙金仙也会时不时和来访者聊聊“沙氏五杰”、沙氏老宅的故事。
今年77岁的他是沙村本地人,日常管理沙氏故居已有20多年了。这些年,他看着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以前一年也就两三千人,现在多的时候一天就有数百人。”
如今,每周都有不少鄞州区内外的游人来到沙村,呼吸青山绿水间的新鲜空气,沿着红心向党的历史脉络,来一趟红色之旅。
据了解,今年,沙村将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做强村级经济,持续推广乡村红色之旅,将沙村打造成既有清丽山水、洁美人居,又有红色革命故事的红色小村。停车场往上,沿着一条被柴草覆盖的小山路再走700米左右,能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头,当地人称为“望海岩”,从望海岩眺望,能看到象山港的日出。
“我们计划结合红色文化,将这条山路打造成红色健身步道。”塘溪镇党委书记凌锡辉告诉甬派记者。
“树有根,人亦有根,历史就是人的根。”凌锡辉说,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不断前行,赓续红色血脉,也要拓展红色产业链,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接下来,塘溪镇将开展鄞州区农村党史馆(堇山书院)提升工程,通过修缮提升宁波第一农村党支部陈列馆以及沙氏故居周边用房,丰富党史现场学习基地、红色之旅精品路线内涵。
堇山文化旅游区(塘溪)规划将以沙氏故居、沙耆故居等建筑为核心,将沙村片区打造成融寻幽访古、修学交流、休闲观光、文创研学为一体的书画文化艺术基地。
不只是沙村,整个塘溪镇正在打造“堇山红脉”党建品牌——
“堇山红脉”以沙村的“史脉·红心向党”、上周村和童村的“文脉·赤心报国”、童夏家村的“山脉·丹山绵延”以及环堇山湖水库的“水脉·绿水灵秀”4个子篇章组成,全面展现了塘溪的红色革命历史和新时代塘溪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华章。
相关新闻: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