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也是引领宁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6月24日,副市长许亚南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作《关于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科技创新发展部署、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到2025年,宁波基本建成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科技创新能力居国内城市前12位。
当前,宁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怎样成效?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破解?当天,由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提交的相关调研报告给出了答案。
1
调研报告指出,“十三五”以来,宁波超常规推进“科技争投”,做深做实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布局打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成效逐渐显现。
主要表现在——
科技创新能级迭代升级 宁波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国首个“制造强国”战略试点示范城市。今年,甬江实验室又获批成为首家新材料领域浙江省实验室,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截至目前,宁波累计引进7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3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6家企业研究院等技术研发平台。
科技引领能力显著提升 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从2015年的1212家、6982家,分别增加至2020年的3102家、1.43万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5年的37%,提高至2020年的57.9%。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比重为29.6%,占GDP比重达9.7%,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生态“1+X”系列举措。入选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数连创新高。
市级人才计划累计引进支持高层次人才项目1121个,直接带动企业研发投入55亿元、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202项、开展产学研合作1024项,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凸显。
研发投入体系逐步健全 政府、企业、社会投入力度显著增强。有这样几组数据——
2020年,宁波财政科技经费支出112.59亿元,较2017年增长91.5%。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6.46%,较2017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2020年,宁波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3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8%,高于全省平均13.4个百分点。
出台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2.0版”。目前,宁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29.4亿元,实现放大效应16.9倍。
2
不过,宁波科技创新工作也存在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创新效能有待提升、科技创新生态有待改善等问题和短板。
调研报告对比了长三角主要城市科技创新指标,宁波在高校资源、高能级创新载体等方面相形见绌。
目前,宁波只有16所高校(其中本科高校8所),而杭州有45所高校(本科高校26所);宁波没有一所“985”“211”高等院校,导致科技创新源头活力不足。
宁波是目前15个副省级城市中唯一没有国家级实验室布局的城市。仅有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6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而南京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1家。这也导致宁波高层次研发人才稀缺,与兄弟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报告指出,宁波科技创新效能也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
创新能级不高 龙头企业体量小、显示度低,产业创新性和竞争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数量少,位于副省级城市第10位,分别是上海的18.2%、杭州的40%。尤其缺乏创新型领军企业。
创新动力不足 宁波规上工业企业仅38.1%设置了研发机构、46.5%开展了研发活动,而苏州、南京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0.1%、53.2%。
发明专利的拥有率较低 至2020年末,宁波规上企业中拥有1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不到3成。全国有效发明专利千强企业中,宁波仅10家入围,排名第23位。拥有100件以上发明专利的企业仅14家。
此外,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短板,主要表现在——
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2020年宁波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经提升到2.85%,但与上海(4.1%)、杭州(3.51%)等长三角兄弟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新兴产业比重较低 宁波在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部分优势产业存在断链、缺链现象;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5G+”、数字经济、智能物流等新兴产业占比偏低,产业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2020年,宁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速13.0%。但占规上工业增加值仅为10.3%(杭州32.7%)。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宁波科技成果(含专利)的总体转化率在60%左右,其中高校转化率不足20%。企业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和功能改良上,基础和原创性发明专利不多。
3
就宁波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短板,调研报告建议——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内重大需求,对标学习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先进经验,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把握发展良机,要深度参与长三角新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上海张江、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溢出效应;
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深入推进甬江科创大走廊规划落地实施,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引领性科创策源地,集中力量建设好甬江实验室,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
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建设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重点新型基础设施等,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比重;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深入实施“甬江引才工程”,加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安居、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
副市长许亚南表示:
“十四五”科技创新,是宁波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头戏,将以建设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引领,以打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为主攻方向,以培育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为主线,全面实施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科创平台能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三大攻坚战。
到2025年,宁波将基本建成三大科创高地,科技创新能力居国内城市前12位。
届时,宁波主要创新指标将实现大幅提升——
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力争达到3.6%;
争取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8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到3万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
文字:房伟 吴正彬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