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他们,在抗疫前线与病毒战斗——战疫一线医务人员群像
2021-08-19 06:3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宁波全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对于北仑区广大医师来说,这个医师节格外不寻常。

  8月11日,宁波舟山港发现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北仑区第一时间吹响了战疫集结号,自11日12时至17日18时,连续启动梅山街道、白峰街道全域人员三轮核酸检测,累计组织900余人的医务队伍,奔赴梅山、白峰20余个检测点,投入抗疫一线。

  从白天到黑夜,他们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冒着酷暑,迎着滂沱大雨,坚守岗位,双手因为长时间戴橡胶手套而脱皮、泡皱,有人晕倒在了岗位上,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这群白衣战士,在抗疫路上留下了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人们将永远记得,他们以白衣为甲,以肉身为盾,牢牢筑起一道永不后退的坚强防线。

  三小时建起临时采样点

  连续7天高强度投入,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肾内科医生应光辉俨然已成了集团应对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的专家。

  8月11日上午9时左右,应光辉像往常一样在肾内科出诊,手机突然响起:“立即赶到核酸采样工作会议现场!梅山街道全域人员核酸采样工作马上启动!”

  应光辉被委以重任,上午11时,他带着第一批30名采样人员前往梅山街道。“我是共产党员,2020年去过武汉。这次带队我有信心,一定完成任务!”

  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身上包裹得密不透风,里外湿透,不间断工作6小时,抬起放下手臂2000多次,换班稍作休息后,继续战斗到晚上11时。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8月12日上午9时多,坚守在一线的应光辉接到新任务:需要支援临时搭建码头检测点!

  应光辉马上对接需求方,了解人数、场地、风险级别后,迅速拨通医院各部门电话,筹建新的采样点。一个上午,他的手机通话记录多达六七十条。人员到位!物资到位!运送安排到位!3小时后,临时加开的核酸采样点搭建完毕。又过了2小时,码头300多名建设工人的核酸采样任务完成。

  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应光辉作为医院的总协调人,工作量之大、工作之繁杂可想而知。他每天天蒙蒙亮便出门,黑咕隆咚才回家。每一轮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应光辉都会仔细梳理一遍,并就如何高效应对大规模核酸检测提出了10条改进建议。

  提前上门为病人看病

  “阿婆,早上好!”8月17日6时30分左右,白峰街道小门村,北仑区二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胡静微敲开了李奶奶家的门。

  看到全副“武装”的胡静微,李奶奶很感动。

  原来,今年85岁的李奶奶是胡静微的病人。4天前,因为眼睛红肿、疼痛,腿脚不便的李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求助胡静微。李奶奶被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胡静微建议先配点降眼压药水,8月17日上午她再来复查。

  计划赶不上变化。8月16日,胡静微临时接到通知,第二天要前往白峰参加核酸采样工作。

  这天晚上,胡静微突然想起同李奶奶的复诊之约,她赶紧给李奶奶的家属打电话,意外得知李奶奶家就在白峰街道小门村。

  “李奶奶的病不能拖,我早点上门,为她复查完再去采样点。”胡静微说。

  让李奶奶意外的是,第二天6时多胡医生就上门了。“这么特殊的时候,胡医生还上门帮我看病,真是太好了。”

  “李奶奶,你这个病不能拖。对我来说,也就是早半小时出门的事。”胡静微一边说着一边开始仔细检查李奶奶的眼睛。检查结果比预想的好,眼睛充血不明显了,指测眼压也大致在正常范围。

  胡静微嘱咐李奶奶过几天去医院复查,再决定是否动手术。做完这一切,胡静微匆匆赶往核酸采样点。那里,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等着她。

  隔离点内的“奶爸”

  自从8月11日开始驻守隔离酒店以来,新晋“奶爸”曾强已经有一周没见到出生才4个月多的宝宝了。想到老婆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曾强心里十分愧疚。

  曾强是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全科医生,将在隔离点工作20多天。一到隔离点,他便熟练地换上防护装备,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开始了第一项工作——为被隔离观察人员登记。当时,酒店刚被确定为隔离点,还未配备专用电脑。曾强借了纸笔,一间间地敲门询问,将100多人的信息一一手写记录了下来,并加了所有人的微信。直到第二天天快亮了,登记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他才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8月16日中午,曾强刚送完中餐回到休息室,就收到了被隔离人员刘先生的求助:胃疼,痛得直不起腰!曾强当即放下刚端起的饭碗,以最快速度穿上防护服,赶到刘先生身边。刘先生是一名“老胃病”,这次来隔离点忘记带胃药了。“坚持一下!”曾强一边安慰刘先生,一边在网上订购胃药。胃药很快送到了酒店,看到刘先生服下药,曾强才放下心来。

  重新回到休息室时,已经过去了将近2个小时,饭菜早已凉透了。但曾强并不在意,在隔离点,错过饭点、半夜起床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

  公卫医生难忘的生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一群人来回奔走,开展环境消杀、流行病调查、防控督导,他们与疫情赛跑,与病毒抗争,让更多的人免于感染。他们就是疾控中心公卫医生。

  8月11日凌晨4时,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北仑区疾控中心顾锋医生。“新冠检测有一例阳性,马上要环境消杀!”顾锋跳下床,逐一打电话通知另外7名疾控中心消杀队员,随即赶到单位,开始准备防护装备、消毒器械、药品。8时左右,消毒组出发赶往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

  “先上2男2女,男的用背负式喷雾器,女的用手提式喷雾器……”组长顾锋就地分配工作。55座的大巴,闷热的车厢,狭窄的过道,紧凑的座椅,穿上防护服转身都比较困难,还背了一个10余公斤的喷雾器。但是,为确保安全,座位下、行李架上等角角落落一处都不能落下。连续战斗7小时,消毒组完成了三辆大巴、两层休息区、两个独立厕所、四间宿舍等共计3000余平方米区域的消杀工作。

  消毒结束的时候,一名同事帮忙接起顾锋响个不停的电话。“生日快乐!”听到手机里传来的祝福声,顾锋才想起,那天是他的生日。

  但顾锋没有回家过生日,因为,他还要组织全科室同仁投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记者 陈敏 通讯员 王佳杰 胡丝丽 林莉莉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他们,在抗疫前线与病毒战斗——战疫一线医务人员群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8-19 06:33:00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对于北仑区广大医师来说,这个医师节格外不寻常。

  8月11日,宁波舟山港发现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北仑区第一时间吹响了战疫集结号,自11日12时至17日18时,连续启动梅山街道、白峰街道全域人员三轮核酸检测,累计组织900余人的医务队伍,奔赴梅山、白峰20余个检测点,投入抗疫一线。

  从白天到黑夜,他们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冒着酷暑,迎着滂沱大雨,坚守岗位,双手因为长时间戴橡胶手套而脱皮、泡皱,有人晕倒在了岗位上,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这群白衣战士,在抗疫路上留下了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人们将永远记得,他们以白衣为甲,以肉身为盾,牢牢筑起一道永不后退的坚强防线。

  三小时建起临时采样点

  连续7天高强度投入,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肾内科医生应光辉俨然已成了集团应对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的专家。

  8月11日上午9时左右,应光辉像往常一样在肾内科出诊,手机突然响起:“立即赶到核酸采样工作会议现场!梅山街道全域人员核酸采样工作马上启动!”

  应光辉被委以重任,上午11时,他带着第一批30名采样人员前往梅山街道。“我是共产党员,2020年去过武汉。这次带队我有信心,一定完成任务!”

  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身上包裹得密不透风,里外湿透,不间断工作6小时,抬起放下手臂2000多次,换班稍作休息后,继续战斗到晚上11时。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8月12日上午9时多,坚守在一线的应光辉接到新任务:需要支援临时搭建码头检测点!

  应光辉马上对接需求方,了解人数、场地、风险级别后,迅速拨通医院各部门电话,筹建新的采样点。一个上午,他的手机通话记录多达六七十条。人员到位!物资到位!运送安排到位!3小时后,临时加开的核酸采样点搭建完毕。又过了2小时,码头300多名建设工人的核酸采样任务完成。

  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应光辉作为医院的总协调人,工作量之大、工作之繁杂可想而知。他每天天蒙蒙亮便出门,黑咕隆咚才回家。每一轮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应光辉都会仔细梳理一遍,并就如何高效应对大规模核酸检测提出了10条改进建议。

  提前上门为病人看病

  “阿婆,早上好!”8月17日6时30分左右,白峰街道小门村,北仑区二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胡静微敲开了李奶奶家的门。

  看到全副“武装”的胡静微,李奶奶很感动。

  原来,今年85岁的李奶奶是胡静微的病人。4天前,因为眼睛红肿、疼痛,腿脚不便的李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求助胡静微。李奶奶被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胡静微建议先配点降眼压药水,8月17日上午她再来复查。

  计划赶不上变化。8月16日,胡静微临时接到通知,第二天要前往白峰参加核酸采样工作。

  这天晚上,胡静微突然想起同李奶奶的复诊之约,她赶紧给李奶奶的家属打电话,意外得知李奶奶家就在白峰街道小门村。

  “李奶奶的病不能拖,我早点上门,为她复查完再去采样点。”胡静微说。

  让李奶奶意外的是,第二天6时多胡医生就上门了。“这么特殊的时候,胡医生还上门帮我看病,真是太好了。”

  “李奶奶,你这个病不能拖。对我来说,也就是早半小时出门的事。”胡静微一边说着一边开始仔细检查李奶奶的眼睛。检查结果比预想的好,眼睛充血不明显了,指测眼压也大致在正常范围。

  胡静微嘱咐李奶奶过几天去医院复查,再决定是否动手术。做完这一切,胡静微匆匆赶往核酸采样点。那里,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等着她。

  隔离点内的“奶爸”

  自从8月11日开始驻守隔离酒店以来,新晋“奶爸”曾强已经有一周没见到出生才4个月多的宝宝了。想到老婆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曾强心里十分愧疚。

  曾强是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全科医生,将在隔离点工作20多天。一到隔离点,他便熟练地换上防护装备,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开始了第一项工作——为被隔离观察人员登记。当时,酒店刚被确定为隔离点,还未配备专用电脑。曾强借了纸笔,一间间地敲门询问,将100多人的信息一一手写记录了下来,并加了所有人的微信。直到第二天天快亮了,登记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他才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8月16日中午,曾强刚送完中餐回到休息室,就收到了被隔离人员刘先生的求助:胃疼,痛得直不起腰!曾强当即放下刚端起的饭碗,以最快速度穿上防护服,赶到刘先生身边。刘先生是一名“老胃病”,这次来隔离点忘记带胃药了。“坚持一下!”曾强一边安慰刘先生,一边在网上订购胃药。胃药很快送到了酒店,看到刘先生服下药,曾强才放下心来。

  重新回到休息室时,已经过去了将近2个小时,饭菜早已凉透了。但曾强并不在意,在隔离点,错过饭点、半夜起床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

  公卫医生难忘的生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一群人来回奔走,开展环境消杀、流行病调查、防控督导,他们与疫情赛跑,与病毒抗争,让更多的人免于感染。他们就是疾控中心公卫医生。

  8月11日凌晨4时,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北仑区疾控中心顾锋医生。“新冠检测有一例阳性,马上要环境消杀!”顾锋跳下床,逐一打电话通知另外7名疾控中心消杀队员,随即赶到单位,开始准备防护装备、消毒器械、药品。8时左右,消毒组出发赶往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

  “先上2男2女,男的用背负式喷雾器,女的用手提式喷雾器……”组长顾锋就地分配工作。55座的大巴,闷热的车厢,狭窄的过道,紧凑的座椅,穿上防护服转身都比较困难,还背了一个10余公斤的喷雾器。但是,为确保安全,座位下、行李架上等角角落落一处都不能落下。连续战斗7小时,消毒组完成了三辆大巴、两层休息区、两个独立厕所、四间宿舍等共计3000余平方米区域的消杀工作。

  消毒结束的时候,一名同事帮忙接起顾锋响个不停的电话。“生日快乐!”听到手机里传来的祝福声,顾锋才想起,那天是他的生日。

  但顾锋没有回家过生日,因为,他还要组织全科室同仁投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记者 陈敏 通讯员 王佳杰 胡丝丽 林莉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