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长三角D字头动车改为C字头 城际交通网的大棋三省一市怎么下?
2021-10-12 22:01:19 稿源: 天目新闻  

  进入第四季度,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基础设施——铁路建设又有新动向。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当中最醒目的变化当属长三角短途“绿巨人”开行结构优化,车次全部由D号段调整为C号段。另外,长三角地区又有首开列车:上海虹桥——张家界西G1369/68 G1367/70次高铁列车1对。

  “绿巨人”的变化,与“轨道上的长三角”之铁路城际化建设密切相关。细读三省一市“十四五”交通规划,当中都有这方面的明确构想。长三角的城际交通网建设,是区域一体化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未来五年,这步大棋具体要怎么下?

  “轨道上的长三角” 打造整体城际交通网

  长三角铁路的城际化,是国家战略的重点。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国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前者包括上海、南京和杭州,后者包括无锡、温州、金华-义乌等长三角主要城市。长远来看,长三角要形成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联动合肥、宁波等城市的长三角枢纽集群。

  这些城市,都是未来长三角铁路城际化的重要节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明确将这些城市间铁路通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以内,具体包括:长三角地区相邻大城市间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与周边城市形成 1—1.5 小时城际交通圈;上海大都市圈以 及南京、杭州、合肥、宁波都市圈形成0.5—1小时通勤交通圈。也就是说,未来,在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穿行,要像“不出市”一样方便。

  此次“绿巨人”的调整优化,包含了途经沪苏通铁路、宁启铁路、沪昆铁路等所有短途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与其城际列车的定位相契合,进一步打开了整体城际交通网的建设局面。

  三省一市铁路联动 如何实现1+1+1+1>4?

  随着近两年来长三角一大批重要铁路的开通,“十四五”期间,长三角铁路更大能量的迸发也提上日程。整个长三角的铁路建设,远非缩短通行时间这么简单,而是通过铁路,加强区域间交流,助力区域一体化蝶变,实现1+1+1+1>4的功能。

  为此,三省一市在“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出了从铁路出发推进一体化的构想。

  比如,上海提出,基本建成沪苏湖铁路、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加快建设沪通铁路二期等项目,推进沿江高铁、沪乍杭铁路(含浦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提升沿线城镇、重点功能区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推进上海东站、松江南站、宝山站等建设,形成“四主多辅”的铁路客站格局,承担主城区、城镇圈与长三角城际交通的衔接。今年刚刚升级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也将完善连通长三角全域的轨道交通体系,共建跨区域轨道交通网。

  以数字经济著称的浙江,未来五年,同样把数字化理念融入交通建设列为重点,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内畅外联、经济高效、泛在先进、安全绿色、整体智治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成2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实现5个先行引领,打造10大标志性成果,争创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省。

  江苏则把重点放在模糊市域边界上,提出到2025年,省会南京与国家主要城市群4-6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基本实现各区市间2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3小时通达;宁镇扬、 苏锡常、沪苏通、徐连淮形成1小时交通圈。

  长三角区域相对落后的安徽,也在积极追赶交通建设的脚步,提出到2025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 1800 公里,铁路网覆盖90%以上县,其中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县,形成省内城市之间1小时通行圈、至长三角城市 2 小时通达、至中部地区城市 3 小时通达、至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及部分西部城市4小时通达的高铁出行圈。

  长三角铁路城际化建设 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在区域铁路城际化的道路上,三省一市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最直接的机遇在于铁路城际化后对沿线节点旅游产业的带动。比如仍在建设的沪苏湖铁路,东起上海市,途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沿太湖南岸西至浙江省湖州市,全线共设上海虹桥站、松江南站、汾湖站、盛泽站、南浔站、湖州东站、湖州站等7个车站,预计2024年具备开通条件。其沿线拥有众多知名景点——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淀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或是朱家角、南浔等江南古镇,铁路开通后,将形成一条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休闲旅游线,为提升长三角的旅游发展产业助力。

  另外,城际化后,一大批城际铁路枢纽,将迎来很大的发展机遇。比如现有的南京南站、 杭州东站、合肥南站,以及正在建设的上海东站、南京北站、杭州西站、新合肥西站、苏州北站、嘉兴南站等,都可以借鉴上海虹桥的发展模式,形成铁路带来的活力新城。

  值得注意的是,铁路的城际化,不单单在于时空上的缩短,也在于铁路服务如城市交通一般的服务提升。随着长三角铁路布局的不断完善,必将会有更多线路出现,也会有一批商务或者观光人士,从其他交通方式转换到铁路出行。在行驶过程中,处理个人事务的出行者也将不断增多,对于每个乘客的个性化体验是否可以得到满足也将成为选择出行方式的考量标准。同时,随着乘客增多,对于铁路工作人员的数量以及质素也会是一个新的考验。长三角铁路未来的发展是否能在方方面面获得满意的成绩单,仍需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长三角D字头动车改为C字头 城际交通网的大棋三省一市怎么下?

稿源: 天目新闻 2021-10-12 22:01:19

  进入第四季度,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基础设施——铁路建设又有新动向。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当中最醒目的变化当属长三角短途“绿巨人”开行结构优化,车次全部由D号段调整为C号段。另外,长三角地区又有首开列车:上海虹桥——张家界西G1369/68 G1367/70次高铁列车1对。

  “绿巨人”的变化,与“轨道上的长三角”之铁路城际化建设密切相关。细读三省一市“十四五”交通规划,当中都有这方面的明确构想。长三角的城际交通网建设,是区域一体化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未来五年,这步大棋具体要怎么下?

  “轨道上的长三角” 打造整体城际交通网

  长三角铁路的城际化,是国家战略的重点。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国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前者包括上海、南京和杭州,后者包括无锡、温州、金华-义乌等长三角主要城市。长远来看,长三角要形成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联动合肥、宁波等城市的长三角枢纽集群。

  这些城市,都是未来长三角铁路城际化的重要节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明确将这些城市间铁路通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以内,具体包括:长三角地区相邻大城市间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与周边城市形成 1—1.5 小时城际交通圈;上海大都市圈以 及南京、杭州、合肥、宁波都市圈形成0.5—1小时通勤交通圈。也就是说,未来,在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穿行,要像“不出市”一样方便。

  此次“绿巨人”的调整优化,包含了途经沪苏通铁路、宁启铁路、沪昆铁路等所有短途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与其城际列车的定位相契合,进一步打开了整体城际交通网的建设局面。

  三省一市铁路联动 如何实现1+1+1+1>4?

  随着近两年来长三角一大批重要铁路的开通,“十四五”期间,长三角铁路更大能量的迸发也提上日程。整个长三角的铁路建设,远非缩短通行时间这么简单,而是通过铁路,加强区域间交流,助力区域一体化蝶变,实现1+1+1+1>4的功能。

  为此,三省一市在“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出了从铁路出发推进一体化的构想。

  比如,上海提出,基本建成沪苏湖铁路、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加快建设沪通铁路二期等项目,推进沿江高铁、沪乍杭铁路(含浦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提升沿线城镇、重点功能区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推进上海东站、松江南站、宝山站等建设,形成“四主多辅”的铁路客站格局,承担主城区、城镇圈与长三角城际交通的衔接。今年刚刚升级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也将完善连通长三角全域的轨道交通体系,共建跨区域轨道交通网。

  以数字经济著称的浙江,未来五年,同样把数字化理念融入交通建设列为重点,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内畅外联、经济高效、泛在先进、安全绿色、整体智治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成2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实现5个先行引领,打造10大标志性成果,争创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省。

  江苏则把重点放在模糊市域边界上,提出到2025年,省会南京与国家主要城市群4-6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基本实现各区市间2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3小时通达;宁镇扬、 苏锡常、沪苏通、徐连淮形成1小时交通圈。

  长三角区域相对落后的安徽,也在积极追赶交通建设的脚步,提出到2025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 1800 公里,铁路网覆盖90%以上县,其中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县,形成省内城市之间1小时通行圈、至长三角城市 2 小时通达、至中部地区城市 3 小时通达、至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及部分西部城市4小时通达的高铁出行圈。

  长三角铁路城际化建设 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在区域铁路城际化的道路上,三省一市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最直接的机遇在于铁路城际化后对沿线节点旅游产业的带动。比如仍在建设的沪苏湖铁路,东起上海市,途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沿太湖南岸西至浙江省湖州市,全线共设上海虹桥站、松江南站、汾湖站、盛泽站、南浔站、湖州东站、湖州站等7个车站,预计2024年具备开通条件。其沿线拥有众多知名景点——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淀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或是朱家角、南浔等江南古镇,铁路开通后,将形成一条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休闲旅游线,为提升长三角的旅游发展产业助力。

  另外,城际化后,一大批城际铁路枢纽,将迎来很大的发展机遇。比如现有的南京南站、 杭州东站、合肥南站,以及正在建设的上海东站、南京北站、杭州西站、新合肥西站、苏州北站、嘉兴南站等,都可以借鉴上海虹桥的发展模式,形成铁路带来的活力新城。

  值得注意的是,铁路的城际化,不单单在于时空上的缩短,也在于铁路服务如城市交通一般的服务提升。随着长三角铁路布局的不断完善,必将会有更多线路出现,也会有一批商务或者观光人士,从其他交通方式转换到铁路出行。在行驶过程中,处理个人事务的出行者也将不断增多,对于每个乘客的个性化体验是否可以得到满足也将成为选择出行方式的考量标准。同时,随着乘客增多,对于铁路工作人员的数量以及质素也会是一个新的考验。长三角铁路未来的发展是否能在方方面面获得满意的成绩单,仍需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