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现场,人们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各方想要顺利合作,语言是基础的一环。于是,冬奥会中的“语言的魔术师”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冬奥会新闻发布会现场,有一排长长的黑盒子,这是同声传译人员的工作间。“黑房子”是隔音间,他们的声音外界听不到,只有通过设备才能听到,还能切换不同国家的声音。这个神秘的工作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记者采访了几位资深同传专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同传志愿者 图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微
15分钟就换班
不仅为了喝一口水
一直以来,同声传译的工作被誉为“翻译界的皇冠”,翻译难度最高、强度很大。对从事翻译的人来说,高水平的同声传译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近日,有媒体揭秘了冬奥会现场的同传工作,屋子里坐着两位同声传译人员,两人坐一个隔音间,每15分钟就要换一次班,其中一位可以借此休息,喝口水喘口气。
一级口译、资深同传人员方相宁告诉记者,2人轮换不完全是为了喝一口水,而是因为同声传译对注意力要求极高,走神一秒可能就听漏关键词了。
做同传就是一边听一边翻译,一边要听着演讲者讲话,另一边要实时地翻译出来。“假如你和我说话,我一边要和另一人说话,大脑是很费劲的,对注意力要求非常高,基本上就10-15分钟,要超过这个时间,大脑注意力就会下降。”方相宁说。
“每个15分钟都很刺激,大脑像噼里啪啦地放烟花;也像玩杂耍,同时接抛好几个球。所以一般15-30分钟下来精力就消耗很大,得歇一歇。” 方相宁说,像平时各种会议活动的同传,基本上都是10-15分钟一切换。
同时要听、要看、要理解、要转化,在翻第一句的时候要听下一句,有时候提前拿到讲稿,若发言人不按稿子说,还要快速找内容,另外还要处理网络不佳、声音不清楚、麦克风故障等技术问题……这些都是同传人常面对的突发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冬奥会牵涉了多种语言,因此同传采用了一种叫做“接力”(RELAY)的翻译方式,并非任意两种语言之间直接翻译,而是会有一个“语言中转站”。
“超过两种语言以上的叫接力同传。假如一个会议只牵涉中文和英文,就是中英同传。假如会议牵涉着很多种语言,如中文、英文、日语、韩语、德语、法语等多语种,就涉及接力同传了。”同传人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权亚峰告诉记者。
权亚峰解释,一般来说,英语同传只擅长英语翻译,日语、韩语同传不懂英语。假如这些译员都是中国人,中文是大家的母语。那么英语同传要把演讲的英语翻译成中文以后,日语同传听到中文以后就可以翻译成日语,韩语同传听到中文以后就可以翻译成韩语,这种就是牵涉多语种。这里中文就相当于一个“语言中转站”,在多国语言之间完成“接力”。
冬奥有AI同传
为何还要人工同传?
便携式翻译设备、虚拟人智能问答设备、“冬奥通”软件语音翻译……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领先于全球的多项技术从幕后走到台前,提供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自动问答等多种功能。
通过冬奥通APP、双屏翻译机、多媒体会议办公和信息发布系统,来自全球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观众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无障碍。
“通过远程会议智能办公硬件设备,远程视频通话时,双方的屏幕上会自动翻译显示中英字幕,实现无障碍实时沟通。”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刘俊华曾这样说。
“Ai同声传译,对于外行人,比如完全不懂英文的人,在会议上确实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但是AI翻译和人工比还是有差距。”权亚峰说。
机器翻译,虽然翻译速度能跟上,但是质量还有待提升。权亚峰解释,就像一篇文章用翻译软件翻出来,比如用百度翻译、谷歌翻译,翻译后的文章总有一些生硬、不符合语言表达习惯的地方,用AI同传也有一样的毛病,表达不那么口语化。人工翻译就更接近人们口语的表达方式。
另一个是专业词汇的问题。冬奥会一些运动的项目,专业性比较强。AI翻译成中文时,如果不提前准备,就容易对应不上,专业术语很有可能出错。比如成都正在准备大运会,同传人员一共整理出了一万多个专业词汇。冬奥会赛事比较成熟,如果提前准备这些专业术语,应该也能解决问题。
有趣的是,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外国记者让中国运动员高亭宇评价一下自己,没想到他用东北话“格路”评价自己,现场听众都懵了,更是让同传翻译一脸疑惑,不知该如何翻译。“格路”是东北方言,常在熟人间开玩笑使用,意思是“格外不同,路数不大众”。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有时候同音字都有几十个,还有各种方言,机器在这些方面攻克难度还是比较大。这些AI设备也好,APP也好,目前在重要会议上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权亚峰说。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