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5年相亲50次”一位女海归的口述
2022-03-08 21:46:38 稿源: 澎湃新闻  

  近期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整体趋势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渐下降、结婚年龄推迟。

  看到媒体报道这一消息时,杜玲(化名)自嘲自己今年刚好30岁,在相亲“货架”上已经不那么抢手了。

  杜玲199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小乡村,通过读书走出乡村。2017年,杜玲从英国硕士毕业后,在北京从事会计工作。刚毕业开始工作的她,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开始一场又一场的相亲。

  3月6日晚,杜玲向澎湃新闻讲述了她近50次的相亲经历。在她的讲述里,她是最普通的那种女孩。身高1米56左右,没有城市户口,最初对相亲有所期待,“也许谈个恋爱也好”,到现在也清楚地认识到相亲市场残酷的一面。

  杜玲自称,她在浪漫爱情和现实婚恋的夹缝中穿梭。父母不理解,她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点头结婚,杜玲也不理解,为什么相亲了这么多次,没有一个相亲对象有超过三次以上的见面。

  她在相亲中开始思考“婚姻”是否是她人生的必需品,“如果没遇到合适的,自己独自生活也可以”,杜玲说,家庭不一定是女性的归宿,人最终的归宿其实还是自己。

  以下是杜玲的讲述——

  “刚开始相亲,我会在意对方学历”

  我出生于1992年,今年刚好30岁,2017年从英国读了财会相关专业硕士后,留在北京做会计工作。我身边工作环境中女性居多,接触不到太多的异性。父母也觉得我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就开始让村里的介绍人给我介绍相亲对象。

  相亲认识的人都是经过我老家农村里的介绍人推荐的。我来自河北保定一个小乡村里,我们那里有职业介绍人。一般村里有这种模式,介绍人向我父母介绍他们的家庭背景,然后我们这边会介绍我的情况。

  我也尝试过用线上社交软件,有时候会遇到不靠谱的,比如杀猪盘这些,还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一次次试探我对于性的底线,有点浪费时间。

  最开始,我妈妈打电话跟我说,介绍人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家那边的人,也在北京工作,要不要见一面。然后就推微信,让我跟对方聊。

  我当时对相亲的态度并不抵触,觉得相亲能谈个恋爱也不错,我从大学谈了一段恋爱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谈恋爱了。既然开始选择相亲,我会在意对方的学历。因为我的学历是海外硕士,我希望对方学历能本科以上。感觉学历相似的话,能聊得来的概率会大一点。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在相亲市场上,学历还是挺普遍的一个考量因素,有的人本身自己学历很好,甚至会要求对方必须是211、985高校毕业。

  我对我第一个相亲对象印象非常深刻。

  当时是2017年的夏天,也是老家介绍人介绍的。他的背景在我看来是不错的,我们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他也在英国读了研究生,好像是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

  第一次见面,我们约在商场里吃饭。见他第一面,没有很惊喜的感觉,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男生。我大概只有1米56,他大概1米75这样,长相斯文,戴个眼镜,看起来比较老实。吃饭的时候,基本是我在开启话题,他附和,我特别怕尬在那里,两个人面对面不说话。

  吃饭完后,他说要去楼下商场逛一下,我跟着他进到一个区域停下来,我发现那个区域是男士内裤区,挂着一排排的平角内裤。我变得很尴尬,赶紧从那个区域退出来,在外面等他。他很认真的挑完买单,整个过程非常顺畅。

  我当时觉得这个行为没有边界感。后来我朋友也分析,说人家可能只是周末正常的购物行为,为了应付介绍人的要求,就顺便跟我见一面。

  当晚见面后,回到家中,他微信上再也没有找过我了。我想他应该没有看上我。

  相亲市场上,身高成为一个被拒绝的理由

  相亲相到后面,大家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大家见过面之后如果觉得不合适,也不会明说“不好意思”,大家心照不宣地慢慢就不联系了。

  比如说在微信上发打招呼的消息,对方不回,你大概就知道这是一个信号,没看上。

  我的客观条件,在婚恋市场上不是特别好。我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女孩,身高不够,只有1米56左右的身高,年龄也是大的,30岁。在北上广没有房子,没有户口,自己家里的户口也不是城市户口,因为城市户口意味着父母有养老退休金。

杜玲说相亲交友平台上男嘉宾明确列出女性的身高、学历要求,还要求颜值在线。来源:受访者提供

  我在相亲市场上实际遇到的情况中,身高会成为一个明显的被男方拒绝的理由,甚至不止一次。我挺在意的,但这不是我能改变的。我之前在相亲广场上看,有一个女生,真的很优秀,学历很好,工作、收入都不错,北京户口和房子都有,就是在身高那一栏,写的只有1米55,然后周围的人都在评论说“这找不到”。

  这个女生她只想找跟自己差不多的条件,也没有很过分,但目标男生只关心女生的年龄、身高和长相,其他学历、家世、工作能力人家并不在乎。

  我个人感觉男性都是看脸的,像这位女生,跟她旗鼓相当的目标男生可能本身基本的社会阶层和财富积累都足够了,不指望通过婚姻来获得,所以就看长相、身高,图个心情愉快或者优秀的DNA。

  综合下来看,哪怕我自己特别积极去婚恋市场上推销自己,可能也不会有很多回应,因为我不是男方理想中的择偶伴侣,他们可能连接触都不想接触。

  有一次相亲,对方是一个正在上海交大读书的博士,他的身高也没有很高,可能也没有1米7。但我本身对于这种头脑聪明的理工科男生有一种天生的敬佩感、崇拜感,包括我前男友也是这种类型的,所以我当时觉得可以接触试试。

  那段时间我刚辞职,时间也比较空闲。当时见完,我直接问他对我什么感觉,他的回答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觉得及格,可以接触试试。

  但后来的那段时间,我可能太频繁地找他,比如每天会发微信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我不符合他设想的那种性格,再也没有后续了。

  我相亲了接近五十次,我回头想了一下,几乎没有一个见面超过三次的,大部分的相亲第一次见面就“见光死”了。每次没有下文或者失败,我可能都会反思自己,也会比较郁闷,会想着是不是要调整自己的标准。

  在我老家那个村里,所有人看到我就告诉我“不要再挑了”,他们这句话表达出来的意思好像是有一个条件非常好的人站在我的面前,然后特别喜欢我,就等我答应,但因为我眼光太高,所以我就不点头。

  我有时候觉得挺难过的,我们女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直在努力,取得了这些成就,但是到了相亲市场上,把我们这些成就摆出来,但对方却只在乎你高不高、漂不漂亮、能不能生孩子。

  “婚姻对我来说不是必需品了”

  相亲多了,感觉爱情或者去想认识一个异性的欲望、冲动都变成了一个奢侈品的存在。对我来说,它也不是我必须要拥有的东西。如果我想拥有,可能代价也挺高的。

  我最初也没有很向往婚姻,就觉得是人人都要做的一件事。我现在觉得婚姻、家庭不一定是女性的归宿。人最终的归宿还是自己。

  我现在的状态比较“佛系”。打个比喻来说,我不是货架上比较抢手的。我这个年龄,可能就叫做“愿者上钩”了,感觉过完30岁这个坎儿,可能真的就随遇而安。

  去年我身边的一个朋友突然告诉我领证了,微信群里大家可能都领了结婚证,突然间觉得身边人都已经往前走了一步,而你还一个人留在原地。

  年龄越往上走,对于亲密关系可能会更恐惧了。最近有一个相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相亲对象,但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时,发现彼此意见不一致,又结束了。

  这段是2021年圣诞节的时候通过社交软件认识的,对方比我小两岁,1994年的。跟我教育背景挺像的,先是在国内读的大学,然后去澳大利亚读的硕士,现在在北京的国企工作。前两次见面聊天吃饭,都聊得不错,他还会发微信告诉我说“想我了”这类比较暧昧的话。

  但是在第三次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到未来的规划,他希望自己赶紧安定下来,能够在北京置业成家。他在饭桌上明确说,他希望买房的话,男女双方能各出50%的首付。

  我明确告诉他,我们家是出不起这个钱的。当时我感觉他愣了一下,之后就没有再找过我了。所以我事后去猜想,可能这个理由劝退了他。

  我感觉现代人际关系非常脆弱。前期在没有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对你展示出来的所有的主动,表达所有的爱意,可能在听到你拿不出这50%首付的时候就都没有了。

  目前来看,可能婚姻真的需要有“昏了头”的那一瞬间,前期想得越多,越清醒,可能就越进入不了。

  我们现在和父母那一代人的观念不一致,他们那个时候可能觉得两个人见一面,互相看得上就结婚了。他们是非常传统式的婚姻,男主外女主内。他们认为,你小的时候一直是父母照顾的,但是等你成年之后,父母不足以照顾你了,所以你需要婚姻。他们认为你必须要找一个男人,必须要进入家庭,认为这是我应当走的路。

  但现在不是这样,我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我不一定要靠着结婚才能生存、才能养活自己。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5年相亲50次”一位女海归的口述

稿源: 澎湃新闻 2022-03-08 21:46:38

  近期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整体趋势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渐下降、结婚年龄推迟。

  看到媒体报道这一消息时,杜玲(化名)自嘲自己今年刚好30岁,在相亲“货架”上已经不那么抢手了。

  杜玲199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小乡村,通过读书走出乡村。2017年,杜玲从英国硕士毕业后,在北京从事会计工作。刚毕业开始工作的她,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开始一场又一场的相亲。

  3月6日晚,杜玲向澎湃新闻讲述了她近50次的相亲经历。在她的讲述里,她是最普通的那种女孩。身高1米56左右,没有城市户口,最初对相亲有所期待,“也许谈个恋爱也好”,到现在也清楚地认识到相亲市场残酷的一面。

  杜玲自称,她在浪漫爱情和现实婚恋的夹缝中穿梭。父母不理解,她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点头结婚,杜玲也不理解,为什么相亲了这么多次,没有一个相亲对象有超过三次以上的见面。

  她在相亲中开始思考“婚姻”是否是她人生的必需品,“如果没遇到合适的,自己独自生活也可以”,杜玲说,家庭不一定是女性的归宿,人最终的归宿其实还是自己。

  以下是杜玲的讲述——

  “刚开始相亲,我会在意对方学历”

  我出生于1992年,今年刚好30岁,2017年从英国读了财会相关专业硕士后,留在北京做会计工作。我身边工作环境中女性居多,接触不到太多的异性。父母也觉得我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就开始让村里的介绍人给我介绍相亲对象。

  相亲认识的人都是经过我老家农村里的介绍人推荐的。我来自河北保定一个小乡村里,我们那里有职业介绍人。一般村里有这种模式,介绍人向我父母介绍他们的家庭背景,然后我们这边会介绍我的情况。

  我也尝试过用线上社交软件,有时候会遇到不靠谱的,比如杀猪盘这些,还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一次次试探我对于性的底线,有点浪费时间。

  最开始,我妈妈打电话跟我说,介绍人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家那边的人,也在北京工作,要不要见一面。然后就推微信,让我跟对方聊。

  我当时对相亲的态度并不抵触,觉得相亲能谈个恋爱也不错,我从大学谈了一段恋爱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谈恋爱了。既然开始选择相亲,我会在意对方的学历。因为我的学历是海外硕士,我希望对方学历能本科以上。感觉学历相似的话,能聊得来的概率会大一点。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在相亲市场上,学历还是挺普遍的一个考量因素,有的人本身自己学历很好,甚至会要求对方必须是211、985高校毕业。

  我对我第一个相亲对象印象非常深刻。

  当时是2017年的夏天,也是老家介绍人介绍的。他的背景在我看来是不错的,我们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他也在英国读了研究生,好像是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

  第一次见面,我们约在商场里吃饭。见他第一面,没有很惊喜的感觉,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男生。我大概只有1米56,他大概1米75这样,长相斯文,戴个眼镜,看起来比较老实。吃饭的时候,基本是我在开启话题,他附和,我特别怕尬在那里,两个人面对面不说话。

  吃饭完后,他说要去楼下商场逛一下,我跟着他进到一个区域停下来,我发现那个区域是男士内裤区,挂着一排排的平角内裤。我变得很尴尬,赶紧从那个区域退出来,在外面等他。他很认真的挑完买单,整个过程非常顺畅。

  我当时觉得这个行为没有边界感。后来我朋友也分析,说人家可能只是周末正常的购物行为,为了应付介绍人的要求,就顺便跟我见一面。

  当晚见面后,回到家中,他微信上再也没有找过我了。我想他应该没有看上我。

  相亲市场上,身高成为一个被拒绝的理由

  相亲相到后面,大家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大家见过面之后如果觉得不合适,也不会明说“不好意思”,大家心照不宣地慢慢就不联系了。

  比如说在微信上发打招呼的消息,对方不回,你大概就知道这是一个信号,没看上。

  我的客观条件,在婚恋市场上不是特别好。我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女孩,身高不够,只有1米56左右的身高,年龄也是大的,30岁。在北上广没有房子,没有户口,自己家里的户口也不是城市户口,因为城市户口意味着父母有养老退休金。

杜玲说相亲交友平台上男嘉宾明确列出女性的身高、学历要求,还要求颜值在线。来源:受访者提供

  我在相亲市场上实际遇到的情况中,身高会成为一个明显的被男方拒绝的理由,甚至不止一次。我挺在意的,但这不是我能改变的。我之前在相亲广场上看,有一个女生,真的很优秀,学历很好,工作、收入都不错,北京户口和房子都有,就是在身高那一栏,写的只有1米55,然后周围的人都在评论说“这找不到”。

  这个女生她只想找跟自己差不多的条件,也没有很过分,但目标男生只关心女生的年龄、身高和长相,其他学历、家世、工作能力人家并不在乎。

  我个人感觉男性都是看脸的,像这位女生,跟她旗鼓相当的目标男生可能本身基本的社会阶层和财富积累都足够了,不指望通过婚姻来获得,所以就看长相、身高,图个心情愉快或者优秀的DNA。

  综合下来看,哪怕我自己特别积极去婚恋市场上推销自己,可能也不会有很多回应,因为我不是男方理想中的择偶伴侣,他们可能连接触都不想接触。

  有一次相亲,对方是一个正在上海交大读书的博士,他的身高也没有很高,可能也没有1米7。但我本身对于这种头脑聪明的理工科男生有一种天生的敬佩感、崇拜感,包括我前男友也是这种类型的,所以我当时觉得可以接触试试。

  那段时间我刚辞职,时间也比较空闲。当时见完,我直接问他对我什么感觉,他的回答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觉得及格,可以接触试试。

  但后来的那段时间,我可能太频繁地找他,比如每天会发微信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我不符合他设想的那种性格,再也没有后续了。

  我相亲了接近五十次,我回头想了一下,几乎没有一个见面超过三次的,大部分的相亲第一次见面就“见光死”了。每次没有下文或者失败,我可能都会反思自己,也会比较郁闷,会想着是不是要调整自己的标准。

  在我老家那个村里,所有人看到我就告诉我“不要再挑了”,他们这句话表达出来的意思好像是有一个条件非常好的人站在我的面前,然后特别喜欢我,就等我答应,但因为我眼光太高,所以我就不点头。

  我有时候觉得挺难过的,我们女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直在努力,取得了这些成就,但是到了相亲市场上,把我们这些成就摆出来,但对方却只在乎你高不高、漂不漂亮、能不能生孩子。

  “婚姻对我来说不是必需品了”

  相亲多了,感觉爱情或者去想认识一个异性的欲望、冲动都变成了一个奢侈品的存在。对我来说,它也不是我必须要拥有的东西。如果我想拥有,可能代价也挺高的。

  我最初也没有很向往婚姻,就觉得是人人都要做的一件事。我现在觉得婚姻、家庭不一定是女性的归宿。人最终的归宿还是自己。

  我现在的状态比较“佛系”。打个比喻来说,我不是货架上比较抢手的。我这个年龄,可能就叫做“愿者上钩”了,感觉过完30岁这个坎儿,可能真的就随遇而安。

  去年我身边的一个朋友突然告诉我领证了,微信群里大家可能都领了结婚证,突然间觉得身边人都已经往前走了一步,而你还一个人留在原地。

  年龄越往上走,对于亲密关系可能会更恐惧了。最近有一个相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相亲对象,但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时,发现彼此意见不一致,又结束了。

  这段是2021年圣诞节的时候通过社交软件认识的,对方比我小两岁,1994年的。跟我教育背景挺像的,先是在国内读的大学,然后去澳大利亚读的硕士,现在在北京的国企工作。前两次见面聊天吃饭,都聊得不错,他还会发微信告诉我说“想我了”这类比较暧昧的话。

  但是在第三次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到未来的规划,他希望自己赶紧安定下来,能够在北京置业成家。他在饭桌上明确说,他希望买房的话,男女双方能各出50%的首付。

  我明确告诉他,我们家是出不起这个钱的。当时我感觉他愣了一下,之后就没有再找过我了。所以我事后去猜想,可能这个理由劝退了他。

  我感觉现代人际关系非常脆弱。前期在没有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对你展示出来的所有的主动,表达所有的爱意,可能在听到你拿不出这50%首付的时候就都没有了。

  目前来看,可能婚姻真的需要有“昏了头”的那一瞬间,前期想得越多,越清醒,可能就越进入不了。

  我们现在和父母那一代人的观念不一致,他们那个时候可能觉得两个人见一面,互相看得上就结婚了。他们是非常传统式的婚姻,男主外女主内。他们认为,你小的时候一直是父母照顾的,但是等你成年之后,父母不足以照顾你了,所以你需要婚姻。他们认为你必须要找一个男人,必须要进入家庭,认为这是我应当走的路。

  但现在不是这样,我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我不一定要靠着结婚才能生存、才能养活自己。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