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最近感觉很焦虑,脾气很暴躁……”4月19日上午,社区工作者吴先生(化名)拨通了“战疫心理疏导公益热线”,身心疲惫地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随时待命,随时出发;从小区管控的坚守,到敲门行动的奔忙……新冠疫情下,社区工作者成为社区疫情防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在实际服务开展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无论是体力还是心理,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让很多社区工作几近崩溃,30岁的吴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电话中,吴先生诉苦说,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都是连续满负荷工作,他们所承担的工作很多,手提大喇叭喊着居民们去做核酸;管制期间把沉重的物资一门一户送上门;小区居民一有问题就在小区微信群里提问,不管白天黑夜只要看到立马要回复……可让吴先生他们感到委屈的是,自己的付出并不能让每一个居民满意,有的时候,居民们甚至带着情绪指责他们这些社区工作者,甚至上门流调,有的居民都不予配合。更让吴先生担心的是,他怕自己在岗位上发生工作纰漏,影响疫情防控。吴先生说他已经连续几天难以入眠。吴先生向领导提出换岗,可是领导迟迟未予回复。
“我感觉要崩溃了!”吴先生哭诉道。
对于吴先生的情况,宁波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中级心理治疗师冯婧婧表示,生活中,对于社工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积极配合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比如对隔离的不理解、自身的焦虑和压抑等,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愤怒情绪,将心理负能量施加到社工身上,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负面情绪;比如村里的人们年纪较大,且文化水平不高,沟通比较困难,会影响工作进展。
针对社工人群在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冯婧婧分享了一些沟通和情绪调节的方法,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工减少“心理负能”的输入。
沟通方法:
1.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在安静的地方进行交流,尽量有其他同事在场,尽量给对方提供座位,尽量与对方保持一定的正面距离。
2.认真倾听,注意使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语速和音量来平复对方的情绪,对对方的情绪作出回应,表示理解。
3.保持自身的冷静和理智,不因对方愤怒而同样生气或恼怒。我们需要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发现自己也有一些气愤,尽快调整。比如,“这是对方的问题,他太焦虑了,不是针对我个人的。”或者做一次深呼吸放松自己,理智判断如何处理更合适。如果你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暂且离开,并且在离开前告知对方:“对不起,我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咱们一会儿再聊。”
4.如果觉得有困难,寻求同事及相关部门的协助,不要独自面对。
自我情绪调节方法:
1.写日记,绘画涂鸦。将自己的压力体验、情绪変化、烦恼、经历过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能起到减压的效果。擅长或者喜爱绘画的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增加积极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减压方式,阅读、运动、听音乐等。可以做一些简易轻便的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消耗掉体内因为应激而动员起来的化学物质。
3.收集亲友的照片、温暖的纪念物、鼓励的视频或支持的话语等。可以准备家人的照片,或请亲友在纸上写下祝福鼓励的话语,贴在工作或休息的地方,或者在手机里录制一段鼓励的视频,在最需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心理力量。
(记者 陈敏整理)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