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海曙区龙观乡,杜鹃兰的首次现身无疑让人眼前一亮。据旧版《浙江植物志》记载,杜鹃兰虽然在国内分布较广,但在浙江省内仅见于临安的西天目山及龙塘山。
(杜鹃兰的花朵呈紫色,乍眼一看,不太醒目。林海伦 摄)
杜鹃兰是一种对“生活品质”有着极高要求的兰科植物,一般的环境根本无法满足它生长所需,因此植株数量十分稀少。这次在龙观乡的山谷发现的杜鹃兰,总共有23株,聚集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范围内。
这些杜鹃兰“生活”在山谷溪沟对面一片岩壁下的平坦地,四周生长有很多蕨类植物,前方还有一棵大树遮荫;该处的土壤以碎石砾为主,土壤的透气性良好。
(杜鹃兰分布在岩壁下的一处碎石滩。林海伦 摄)
发觉杜鹃兰的过程就像破案一样——
刨开表层土壤,挖出埋在地下的假鳞茎,呈卵球形,外形完全符合传统中药“山慈菇”的特征。“山慈菇”通常有三种来源,分别是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以及杜鹃兰。不过,这还无法百分百断定杜鹃兰的身份。
这片杜鹃兰首次被发现是在今年4月初,当时绝大部分植株还只有叶子,仅有3个花序苞出现。等到4月底,故地重游,杜鹃兰已有部分开花:花朵下垂,花瓣微微张开,呈淡紫色。此时,杜鹃兰的真正身份才“浮出水面”。
随着5月的到来,这片少见的杜鹃兰已进入盛花期。和之前“低眉顺眼”不同的是,花朵明显向上“抬头”。更明显不同的是,部分植株的叶片已经开始变黄。叶片变黄,意味着植株已经准备进入夏眠状态。由此可见,它十分畏惧盛夏酷暑。
(杜鹃兰花朵解剖图。林海伦 摄)
不得不说,杜鹃兰的“颜值”并不算高,但它的“内在”却十分精妙。
它的唇瓣和合蕊柱呈紫红色,“远观”十分低调,只有“近赏”才会注意到花心的诱人之处。
这一构造,是专门为“有缘”的昆虫设计的,将那些无关紧要的昆虫屏蔽在外,大大提高了传粉的效率。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林海伦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