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省卫健委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引领,切实加强领导,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抓手和深化县域综合医改的重要平台,围绕“五聚焦”、强化“五联动”,创新打造“市级医院+县域医共体”共建模式。
从2018年初在余姚试点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共挂牌组建25个医共体,统筹建立资源共享中心47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和上级部门肯定表彰。
■2019年6月,在全省县域医共体现场推进会上,“余姚市率先制定医共体建设发展指数工作”获省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
■2019年12月,余姚市医共体工作在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获通报表扬。
■余姚市、鄞州区分别获评2019、2020年度省政府“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的县”督查激励奖励。
■2019年8月和10月,成岳冲副省长两次就象山县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作出专门批示。
■2020年我市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成绩突出的集体”,13人获评“成绩突出的个人”;2021年又有1家单位和11人获表彰。
■2020年10月,全省县域医共体工作推进会在鄞州区召开,我市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获通报表扬。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各种积极探索和行之有效的做法:
围绕体系重构,搭建服务新平台。
我市规划先行,整合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明确权责,完善医共体治理体制;同时全面加强医共体党的领导,全市25个医共体共设置党支部425个。
围绕整合共享,推进资源新重组。
目前,全市已建立县域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47个,为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提供高品质的一体化服务,积极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各地设置医共体服务中心、检查预约中心、床位调配中心,统一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号源、床位等服务要素,打通优质资源流动“纵贯线”。同时,我市还完善市县常用药物配备,加强医共体人员统筹使用,强化医共体内部财务管理。
创新市县联动,实现能力新提升。
构建市县联动推进机制,通过全面托管、专科托管、组建专科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市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此外,我市规范医共体诊疗秩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目前基层医疗机构100%能开展门诊小手术服务,累计建成星级“两门诊、一中心”433个,实施基层特色专科建设,且在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通过驻村医生、巡回医疗、流动医疗等形式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
围绕群众获得感,拓展服务新举措。
加快实施“出生服务一件事”,全市100%县级以上公立分娩机构开展了出生一体化服务,实现产时信息共享率为100%。同时积极开展智慧医疗建设,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通过宁波云医院平台积极构建“互联网+医药”版块,相继推出“远程门诊与药品配送”“共享药房与药品配送”“自助微诊室+智慧云药房”等项目,方便基层群众求医问药。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