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推送
(闪亮“浙”五年)浙江:找准数字化新跑道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22-06-12 10:14:55 稿源: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来看今天的《闪亮“浙”五年》。

  这两天,正值我省晚稻插秧高峰,今年,临海6万多亩农田都采用机械插秧,一台台插秧机往来穿梭,把秧苗齐整整地插入水田。

  临海市永丰斯敏家庭农场经营者郭斯敏说:“人工需要三个人插一天,用机械半小时就插好了”

  先进机械激活农业生产,在浙中的龙游县,全县投入2亿余元发展农业机械,五年来,已建成78个农机服务组织,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提升至90%。在永康,当地设立产业基金,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器换人”,今年,种粮大户陈峰用上了新款高效插秧机,新设备一机多用,让农户既省钱又省事。

  永康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方华说:“农户需要什么,我们着力推进什么。通过需求清单,整合各方科技力量联合攻关,目前已经生产了十多种新型农机具,适应浙江农业生产。”

  科技强农,加快实现农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各地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迭代升级“浙农”系列多跨场景应用,加快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未来乡村”的发展新模式。

  在湖州南浔区费家埭数字渔村,这里的传统鱼塘都装上了智能传感器,渔民们通过手机就能掌握水质变化,精准控制自动增氧等作业,100多亩鱼塘的管理员只需1个人。

  湖州市南浔盛江家庭农场经营者盛红素说:“管理上更轻松了,数据上更准确了,产值翻了一倍以上了。”

  眼下,南浔的数字鱼塘已有3000多个,平均每户年增收超过1万元。当地还陆续建成渔业产业大脑等智慧平台,依托大数据,政府部门不仅能精准养殖情况,还能提前发出预警。

  湖州市南浔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行政执法队队长梅宽说:“通过数字鱼塘加数字渔村加产业大脑的建设,实现渔民智慧养鱼,政府智能监管,从而助推我们的传统渔业转型升级。”

  强化数字赋能,智慧农业日新月异。在德清百源康数字农场,新奇的循环养殖系统吸引不少游客打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在仙居的杨梅数字农场,智能大棚面积超过300亩,让梅农告别了靠天吃饭的传统作业方式。截止目前,我省首批认定的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数量已达210家。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说:“我们坚持以总书记提出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引领,持续推进农业的双强,以数字化为引领,应该说数字化的应用在浙江的大地上遍地开花结果,也助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助推了农民的增收。”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我省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9个,建成验收特色农业强镇109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2%;五年来,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十个百分点,达到74.9%;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达66.7%,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粮食单产逐年递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到2021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超过3.5万元。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闪亮“浙”五年)浙江:找准数字化新跑道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稿源: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2022-06-12 10:14:55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来看今天的《闪亮“浙”五年》。

  这两天,正值我省晚稻插秧高峰,今年,临海6万多亩农田都采用机械插秧,一台台插秧机往来穿梭,把秧苗齐整整地插入水田。

  临海市永丰斯敏家庭农场经营者郭斯敏说:“人工需要三个人插一天,用机械半小时就插好了”

  先进机械激活农业生产,在浙中的龙游县,全县投入2亿余元发展农业机械,五年来,已建成78个农机服务组织,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提升至90%。在永康,当地设立产业基金,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器换人”,今年,种粮大户陈峰用上了新款高效插秧机,新设备一机多用,让农户既省钱又省事。

  永康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方华说:“农户需要什么,我们着力推进什么。通过需求清单,整合各方科技力量联合攻关,目前已经生产了十多种新型农机具,适应浙江农业生产。”

  科技强农,加快实现农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各地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迭代升级“浙农”系列多跨场景应用,加快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未来乡村”的发展新模式。

  在湖州南浔区费家埭数字渔村,这里的传统鱼塘都装上了智能传感器,渔民们通过手机就能掌握水质变化,精准控制自动增氧等作业,100多亩鱼塘的管理员只需1个人。

  湖州市南浔盛江家庭农场经营者盛红素说:“管理上更轻松了,数据上更准确了,产值翻了一倍以上了。”

  眼下,南浔的数字鱼塘已有3000多个,平均每户年增收超过1万元。当地还陆续建成渔业产业大脑等智慧平台,依托大数据,政府部门不仅能精准养殖情况,还能提前发出预警。

  湖州市南浔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行政执法队队长梅宽说:“通过数字鱼塘加数字渔村加产业大脑的建设,实现渔民智慧养鱼,政府智能监管,从而助推我们的传统渔业转型升级。”

  强化数字赋能,智慧农业日新月异。在德清百源康数字农场,新奇的循环养殖系统吸引不少游客打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在仙居的杨梅数字农场,智能大棚面积超过300亩,让梅农告别了靠天吃饭的传统作业方式。截止目前,我省首批认定的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数量已达210家。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说:“我们坚持以总书记提出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引领,持续推进农业的双强,以数字化为引领,应该说数字化的应用在浙江的大地上遍地开花结果,也助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助推了农民的增收。”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我省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9个,建成验收特色农业强镇109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2%;五年来,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十个百分点,达到74.9%;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达66.7%,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粮食单产逐年递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到2021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超过3.5万元。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