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总部+凉山基地”山海携手产业协作唱主角
2022-06-21 08:10:5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占地1200亩的葡萄基地。

  2021年6月2日,宁波25名挂职干部前往结对的凉山州,甬凉两地正式开始新一轮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结好“山海情”,共谱“协作曲”。一年间,甬凉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进展如何?近日,记者在凉山州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采访,感受甬凉两地间的“山海交响”。

  占地1200亩的葡萄基地已基本建成

  乘坐早上9点半宁波直飞西昌的飞机,记者一行前往凉山。12点半落地后又驱车40分钟,穿过一个个彝族村落,到达喜德县鲁基乡甬德农业有限公司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园。

  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大棚,走进去可以看到一株株长势良好的阳光玫瑰葡萄苗。大棚内,有不少来自周边村子的村民们在做着除草、搭棚等工作。

  61岁的阿牛天哈和自己的侄子正在使用犁田机翻整土地。“(项目)肯定好,现在路也修通了,让我们附近的居民在家门口干活。农忙时,每天200元的工资。闲下来的时候,干些杂活,一个月也能拿到2500元。在这里做,一年起码有两三万元。”阿牛天哈停下手中的农活说。

  据介绍,喜德县鲁基乡阳光玫瑰产业园基地从去年6月份开始打造,总投资1.5亿元。种植基地占地1200亩,现在已建好的标准大棚有1050亩,今年8月-10月,将完成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基地负责人许一帆说:“明年的6月份,葡萄就可以挂果,2024年达到丰产期。我们追求的是精品,每亩1500公斤—2000公斤的产量可以产生10万元的收益。”

  “务工的都是当地村民,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就业机会。现在正在用的有200多人,葡萄产量上来后,要增加到300多人。等进入销售阶段,包装、搬运等用工人数肯定还要增加,解决当地900多人的就业没有问题。”许一帆补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凉山州的葡萄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是四川省种植阳光玫瑰品种最多的地区。“这里从整体来讲适合种葡萄,这个项目是甬凉协作以来,农业产业项目里投资最多、建成面积最大的一个。我们拿出了东西部协作资金920万元投入这个葡萄种植基地。”宁波海曙挂职喜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曹磊告诉记者。

  推广“宁波总部+凉山基地”模式

  甬凉协作一年来,宁波始终聚焦产业招引,大力增加内生动力。与此同时,根据凉山州当地产业特点和发展战略,围绕农业种养殖、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文旅产业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努力推广“宁波总部+凉山基地”模式,引导宁波企业赴凉山投资。目前,宁波与凉山已共建产业园30余个,引导98家企业到凉山,累计为凉山引进超300亿元的产业投资项目。

  宁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为凉山招引大商优商,推动凉山产业提档升级。浙能集团投资33亿元的水电开发项目、浙江亿联集团投资10亿元的五金汽配城项目等已经落地,大雅文化灵山寺旅游综合体、浙江红狮集团光伏产业园这两个百亿元项目正在签约推进。

  谋划产业补链延链,甬凉产业协作坚持“输血”“造血”并重。针对凉山苹果产业,鄞州区携手盐源县重点打造苹果产业链,通过引进“苹果酒”“苹果渣生物饲料”“果下养鹅”等项目,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使苹果产业效益最大化,带动苹果从业人员人均增收10%以上。针对青花椒产业,镇海区参与投资建设金阳县青花椒产业园,帮助当地青花椒产业做大研发销售环节、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同质化竞争中提高比较优势。

  重视劳动密集企业,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招引恒远制衣、腆然制衣、长荣索玛服装,以及甬德农业、志雪电科等劳动力密集型甬企投身凉山。预计今年8月份建成的长荣索玛服装公司,早在2021年就依托宁波总部在凉山甘洛县开展业务,生产各类校服、工作服和彝族服饰,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近180个。这些企业落户凉山,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为凉山脱贫解决大量就业岗位。

  一些产业项目从考察到落地凉山,也创出了“宁波速度”。去年6月中旬,宁波与凉山州首个产业合作项目——浙江稻季食(越西)贸易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落户越西县,仅用了一周时间;总投资2600万元的中萃食用菌产业园项目落户凉山美姑县,也只用了18天。

  产业协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甬凉结对一年以来,宁波安排协作资金13亿元,围绕劳务、人才、教育、医疗、消费、产业、农文旅等多领域实施协作项目377个。宁波一直以来把产业协作作为关键突破,实施产业协作项目116个,安排协作资金7.2亿元,占资金总额的55.15%,带动6391户农户近4万人增收。

  宁波晚报记者潘苗马涛通讯员应雨航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总部+凉山基地”山海携手产业协作唱主角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6-21 08:10:52

  占地1200亩的葡萄基地。

  2021年6月2日,宁波25名挂职干部前往结对的凉山州,甬凉两地正式开始新一轮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结好“山海情”,共谱“协作曲”。一年间,甬凉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进展如何?近日,记者在凉山州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采访,感受甬凉两地间的“山海交响”。

  占地1200亩的葡萄基地已基本建成

  乘坐早上9点半宁波直飞西昌的飞机,记者一行前往凉山。12点半落地后又驱车40分钟,穿过一个个彝族村落,到达喜德县鲁基乡甬德农业有限公司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园。

  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大棚,走进去可以看到一株株长势良好的阳光玫瑰葡萄苗。大棚内,有不少来自周边村子的村民们在做着除草、搭棚等工作。

  61岁的阿牛天哈和自己的侄子正在使用犁田机翻整土地。“(项目)肯定好,现在路也修通了,让我们附近的居民在家门口干活。农忙时,每天200元的工资。闲下来的时候,干些杂活,一个月也能拿到2500元。在这里做,一年起码有两三万元。”阿牛天哈停下手中的农活说。

  据介绍,喜德县鲁基乡阳光玫瑰产业园基地从去年6月份开始打造,总投资1.5亿元。种植基地占地1200亩,现在已建好的标准大棚有1050亩,今年8月-10月,将完成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基地负责人许一帆说:“明年的6月份,葡萄就可以挂果,2024年达到丰产期。我们追求的是精品,每亩1500公斤—2000公斤的产量可以产生10万元的收益。”

  “务工的都是当地村民,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就业机会。现在正在用的有200多人,葡萄产量上来后,要增加到300多人。等进入销售阶段,包装、搬运等用工人数肯定还要增加,解决当地900多人的就业没有问题。”许一帆补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凉山州的葡萄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是四川省种植阳光玫瑰品种最多的地区。“这里从整体来讲适合种葡萄,这个项目是甬凉协作以来,农业产业项目里投资最多、建成面积最大的一个。我们拿出了东西部协作资金920万元投入这个葡萄种植基地。”宁波海曙挂职喜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曹磊告诉记者。

  推广“宁波总部+凉山基地”模式

  甬凉协作一年来,宁波始终聚焦产业招引,大力增加内生动力。与此同时,根据凉山州当地产业特点和发展战略,围绕农业种养殖、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文旅产业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努力推广“宁波总部+凉山基地”模式,引导宁波企业赴凉山投资。目前,宁波与凉山已共建产业园30余个,引导98家企业到凉山,累计为凉山引进超300亿元的产业投资项目。

  宁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为凉山招引大商优商,推动凉山产业提档升级。浙能集团投资33亿元的水电开发项目、浙江亿联集团投资10亿元的五金汽配城项目等已经落地,大雅文化灵山寺旅游综合体、浙江红狮集团光伏产业园这两个百亿元项目正在签约推进。

  谋划产业补链延链,甬凉产业协作坚持“输血”“造血”并重。针对凉山苹果产业,鄞州区携手盐源县重点打造苹果产业链,通过引进“苹果酒”“苹果渣生物饲料”“果下养鹅”等项目,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使苹果产业效益最大化,带动苹果从业人员人均增收10%以上。针对青花椒产业,镇海区参与投资建设金阳县青花椒产业园,帮助当地青花椒产业做大研发销售环节、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同质化竞争中提高比较优势。

  重视劳动密集企业,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招引恒远制衣、腆然制衣、长荣索玛服装,以及甬德农业、志雪电科等劳动力密集型甬企投身凉山。预计今年8月份建成的长荣索玛服装公司,早在2021年就依托宁波总部在凉山甘洛县开展业务,生产各类校服、工作服和彝族服饰,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近180个。这些企业落户凉山,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为凉山脱贫解决大量就业岗位。

  一些产业项目从考察到落地凉山,也创出了“宁波速度”。去年6月中旬,宁波与凉山州首个产业合作项目——浙江稻季食(越西)贸易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落户越西县,仅用了一周时间;总投资2600万元的中萃食用菌产业园项目落户凉山美姑县,也只用了18天。

  产业协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甬凉结对一年以来,宁波安排协作资金13亿元,围绕劳务、人才、教育、医疗、消费、产业、农文旅等多领域实施协作项目377个。宁波一直以来把产业协作作为关键突破,实施产业协作项目116个,安排协作资金7.2亿元,占资金总额的55.15%,带动6391户农户近4万人增收。

  宁波晚报记者潘苗马涛通讯员应雨航文/摄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