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河村打造的乡村文旅项目。
车行凉山腹地,蜿蜒的山路一眼望不到头,索玛花点缀在山坡上,和不时“冒头”的成群牛羊相映成趣。
遍地可见的大棚、水泥路、泥土夯成的围墙——和一年前相比,凉山州乡村的变化,快让记者记不得当时的旧模样了。当低矮土坯房变成宽敞新居时,脱贫致富的喜悦,也开始在当地群众的脸上绽放。
三河村:从山上搬到山下奔向致富新征程
三河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从村口往里走没多远,就有一个分叉口。往左上坡,是一条蜿蜒的泥巴路,通往以前的旧村;往右直行,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往改建后的新村。
看似只是一个道路的分叉点,实则是三河村村民们新旧生活的分水岭,是和过去的落后作别、朝致富奔去的出发点。
新村建好后,山上的村民都搬下去了。如今,村里共有699户3137人。为了帮助大家脱贫,村里成立了7个较大规模的合作社,以养殖为主。
去年6月以来,余姚市还投入1170万元着力打造了两个项目。此外,还有两三个项目正在推进。
三岔河镇党委书记何之洲说:“我们参考了余姚横坎头村的经验,没有大拆大建,修旧如旧,打造有彝族风情的村民小院;此外,也在打造红色景点。”
村里的水泥路呈发射状四散开去,泥土夯起的围墙再也吹不进寒风了。培训楼、民宿等新建项目正在忙碌地赶工中……从山上搬到山下,只是几分钟的路程,却见证了三河村人“一步跨千年”的巨大变化。
龙口河村:25个节点串起示范点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记者随后来到盐源县润盐镇龙口河村。去年8月,该村被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依托宁波市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拉开了示范点建设全方位打造的序幕。
村里到处都是围挡拦起来的工地,工程车辆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当地村干部介绍,龙口河村是半农半牧村,主要产业为花椒、苹果种植和畜牧养殖等。眼下,该村正在打造的就是“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根据规划,这一示范点包括村民之家、碉楼、古笮文化馆等25个节点的打造。届时,该村将形成县城外“半小时”经济圈,让客人在龙口河采摘高原苹果、体验彝族风情、游赏奇山异石。
宁波挂职干部,盐源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叶锋介绍,龙口河村的发展,借鉴了鄞州区“空间集聚产村融合”的理念,和城杨村“艺术振兴乡村”的经验,希望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整村乃至周边乡镇发展。
宁波晚报记者潘苗马涛 通讯员应雨航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