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海“昙猷石”上残字首次被释读 与宋代地方志记载相吻合
2022-07-05 06:5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昙猷石上残字拓片。受访者供图

  宁海县跃龙街道港头村有一座始建于晋代的古刹,名曰“寿宁寺”。寺前今尚存昙猷石、白泉井两处古迹。

  近日,地方文保人士曹炜、李本侹、葛俊俏、童相兵、任亚亚等人首次对昙猷石上残字进行了释读,发现有“海扵緱山之下,苴茅開土,建一梵院,名‘海晏’,記之以石”等句,与宋代地方志《赤城志》中相关记载正相吻合。石上年月落款因字体残缺不可辨,但研究者检索方志并根据字体风格判断,此石刻应刻于宋代。

  这是一块具有传奇色彩的名石

  据曹炜等人介绍,寿宁寺是宁海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始建于晋代,今址为后人重建。

  宋嘉定《赤城志》记载:“寿宁寺在县南一十里,旧名‘白水庵’,晋义熙元年(405年)僧昙猷建。建时猷自海乘槎至,卓锡泉涌,故以为名。(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改名‘海晏’。国朝淳化元年(990年)改今额。门外有猷所携石,高数尺许,石上有绍圣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其中提到的“猷所携石”即昙猷石。

  昙猷是晋代高僧。据载,他从海上东渡而来,进三门湾传经布道,是宁海、天台一带诸多寺庙的开山之祖,寿宁寺即其中之一。唐代,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时曾在此留宿。作为僧人往来的“停靠站”,寿宁寺在中日交流史上有一席之地。宋太宗搜访名山,曾赐给寿宁寺御书30轴,以资褒奖。

  从宋到清,历代宁海方志对寿宁寺前的昙猷石均有记载。崇祯《宁海县志》便说:“有仙人袖石,高丈许,上大下小如杵。”光绪《宁海县志》照搬了宋志中说法,说石上有宋代题名。

  曹炜告诉记者,地方文保人士近日在寿宁寺西南角发现此石,并确认石上有字。石旁不远即为另一处古迹白泉井。

  “昙猷石相传为昙猷东渡时的压舱石。”曹炜表示,“如今所见昙猷石已断为两截,用胶粘合,石头表面布满细小气孔。”该石形状仍如志书所载“上大下小如杵”,石高2.10米,宽0.63米,厚0.35米。文字部分残存在下部。

  缑城之名或源于石上所题“缑山”

  如今留在昙猷石上的文字读来并不完整。曹炜表示,这是由于石头右侧断裂所致。断裂处仅残留部分笔画,不能辨认。

  石上残存文字部分宽0.32米,高0.83米。曹炜等人通过反复研究,发现所存文字应是两部分内容。

  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存三行,每行7字,共21字,楷书。除被破坏的内容外,其余基本都能辨认。“海扵緱山之下,苴茅開土,建一梵院,名‘海晏’,記之以石。”这和宋《赤城志》里“晋天福五年,改名‘海晏’”相吻合。另一部分内容比较零散,可辨出“陳(与苴有重叠)建、壬(与院有重叠)、二、月(与晏有重叠)、七、日”等文字,这些内容在历代县志及各种资料里均无记载,遗憾的是石上未找到完整纪年。

  宋《赤城志》中有“石上有绍圣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之语,曹炜等人细辨残字,没找到相应名字,他们认为“这些名字可能位于已断裂的部分”。

  关于高述其人,文献记载其为北宋绍圣二年(1095)宁海知县。结合书法风格和残刻年代特征,文保人士认为,此石刻应初刻于绍圣年间,距今900多年,“刻字有重叠,说明原字可能较浅,后人有补刻行为,不过年份不会相差太多”。

  曹炜说,因石刻残缺,遗失部分的内容无法考证,但对于残存内容的辨认,仍填补了昙猷石史料记载中的空白,尤其是石上有“缑山”二字,宁海古称缑城,极有可能就源于这座山。宁波晚报记者 顾嘉懿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海“昙猷石”上残字首次被释读 与宋代地方志记载相吻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7-05 06:55:00

昙猷石上残字拓片。受访者供图

  宁海县跃龙街道港头村有一座始建于晋代的古刹,名曰“寿宁寺”。寺前今尚存昙猷石、白泉井两处古迹。

  近日,地方文保人士曹炜、李本侹、葛俊俏、童相兵、任亚亚等人首次对昙猷石上残字进行了释读,发现有“海扵緱山之下,苴茅開土,建一梵院,名‘海晏’,記之以石”等句,与宋代地方志《赤城志》中相关记载正相吻合。石上年月落款因字体残缺不可辨,但研究者检索方志并根据字体风格判断,此石刻应刻于宋代。

  这是一块具有传奇色彩的名石

  据曹炜等人介绍,寿宁寺是宁海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始建于晋代,今址为后人重建。

  宋嘉定《赤城志》记载:“寿宁寺在县南一十里,旧名‘白水庵’,晋义熙元年(405年)僧昙猷建。建时猷自海乘槎至,卓锡泉涌,故以为名。(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改名‘海晏’。国朝淳化元年(990年)改今额。门外有猷所携石,高数尺许,石上有绍圣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其中提到的“猷所携石”即昙猷石。

  昙猷是晋代高僧。据载,他从海上东渡而来,进三门湾传经布道,是宁海、天台一带诸多寺庙的开山之祖,寿宁寺即其中之一。唐代,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时曾在此留宿。作为僧人往来的“停靠站”,寿宁寺在中日交流史上有一席之地。宋太宗搜访名山,曾赐给寿宁寺御书30轴,以资褒奖。

  从宋到清,历代宁海方志对寿宁寺前的昙猷石均有记载。崇祯《宁海县志》便说:“有仙人袖石,高丈许,上大下小如杵。”光绪《宁海县志》照搬了宋志中说法,说石上有宋代题名。

  曹炜告诉记者,地方文保人士近日在寿宁寺西南角发现此石,并确认石上有字。石旁不远即为另一处古迹白泉井。

  “昙猷石相传为昙猷东渡时的压舱石。”曹炜表示,“如今所见昙猷石已断为两截,用胶粘合,石头表面布满细小气孔。”该石形状仍如志书所载“上大下小如杵”,石高2.10米,宽0.63米,厚0.35米。文字部分残存在下部。

  缑城之名或源于石上所题“缑山”

  如今留在昙猷石上的文字读来并不完整。曹炜表示,这是由于石头右侧断裂所致。断裂处仅残留部分笔画,不能辨认。

  石上残存文字部分宽0.32米,高0.83米。曹炜等人通过反复研究,发现所存文字应是两部分内容。

  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存三行,每行7字,共21字,楷书。除被破坏的内容外,其余基本都能辨认。“海扵緱山之下,苴茅開土,建一梵院,名‘海晏’,記之以石。”这和宋《赤城志》里“晋天福五年,改名‘海晏’”相吻合。另一部分内容比较零散,可辨出“陳(与苴有重叠)建、壬(与院有重叠)、二、月(与晏有重叠)、七、日”等文字,这些内容在历代县志及各种资料里均无记载,遗憾的是石上未找到完整纪年。

  宋《赤城志》中有“石上有绍圣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之语,曹炜等人细辨残字,没找到相应名字,他们认为“这些名字可能位于已断裂的部分”。

  关于高述其人,文献记载其为北宋绍圣二年(1095)宁海知县。结合书法风格和残刻年代特征,文保人士认为,此石刻应初刻于绍圣年间,距今900多年,“刻字有重叠,说明原字可能较浅,后人有补刻行为,不过年份不会相差太多”。

  曹炜说,因石刻残缺,遗失部分的内容无法考证,但对于残存内容的辨认,仍填补了昙猷石史料记载中的空白,尤其是石上有“缑山”二字,宁海古称缑城,极有可能就源于这座山。宁波晚报记者 顾嘉懿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