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8年经历9次生死大手术 她对重病丈夫始终不离不弃
2022-07-28 06:4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八年来,赵顺接受了九次大手术。医生供图

  “赵顺(化名)今年56岁,我们认识8年了。他先后做了9次大手术,多次放疗。他能活下来,是医生、家属、自己强烈求生欲共同努力的奇迹。”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李济平医生说起赵顺时感慨:“等到退休,我可能都碰不上这样的病人了。夫妻感情这么好,这么信任医生的病人和家属太难得了。”

  眼眶烂空了

  脑脊液哗哗流

  2014年,赵顺在宁波二院神经外科住院,被诊断为右额颞肿瘤,肿瘤已经侵犯颅骨和附近肌肉,术后病理为脑膜瘤2级,偏恶性。

  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赵顺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被侵犯的颅骨和脑膜也更换成了人工材料。术后4年,身体无恙。4年后,厄运再次降临,脑膜瘤复发,进展为3级,肿瘤长得很快,向颅内和眼眶生长,对右眼形成压迫,很快右眼丧失了功能。赵顺在杭州、宁波两地求医,先后做了5次手术,若干次伽马刀,多次放疗……每一次手术,对常人来说,都是生死考验,幸运的是,他都挺过来了。

  3年前,赵顺还认识了二院手外科病区的郭宗慧副主任医师,当时赵顺右眼缺失,创面清洁,未见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他的诉求是把眼底创面覆盖好并装上义眼。郭宗慧联系眼科专家会诊,大家一致建议尽早修复眼底创面,防止感染,并向他推荐了北京的修复重建专家。由于疫情来袭,赵顺只能定期换药。

  今年春天,赵顺因为放疗后发热、脑脊液漏再次找到李济平,被收治入院。他的情况很糟糕:高烧、昏迷,放疗后眶顶坏死形成空洞,通过空洞能直接看到坏死的脑子,脑脊液哗哗流……李济平解释,颅腔是一个密闭腔隙,每天都会形成脑脊液并循环后自行吸收。脑脊液漏出后和外界相通会导致颅内感染、低颅压等严重问题。科室收治其他漏脑脊液的病人,大多数一滴一滴流出,经微创手术后可以很快治愈,赵顺却是头部转动后脑脊液直接从眼眶流出。

  “这种信任让我们能全力以赴”

  医院为赵顺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各科专家会诊后认为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需要多次手术和长期的抗感染治疗,每一关都是生死考验。“家属坚持治疗,不肯放弃,又对医生绝对信任。这些给了我们放手一搏的勇气。”郭宗慧说。

  医院很快为赵顺安排了第7次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抗生素骨水泥填塞眼窝,修复重建放疗后坏死的颅底、引流感染的脑脊液。每一项都是大工程。

  术后赵顺的颅内感染仍很严重,并出现了精神症状,一度不能配合治疗。为了提高疗效,经李济平医生和感染科讨论后使用了鞘内注射和静脉联合用药的方案。鞘内注射每天需要医生两次腰穿并给药,每次需要1小时左右,李济平和助手不论是在疲劳的手术后还是休息时间,都会准时出现在赵顺病房里。

  赵顺的感染得到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不幸的是,前一次修补的颅底再次出现脑脊液漏。赵顺的妻子孙丽(化名)坚定地选择让其再接受第8次手术。赵顺长期昏迷着,李济平每次进病房都会看到孙丽总在悉心照顾丈夫。终于,赵顺的神智慢慢恢复。一天,李济平去查房,还不能说话的赵顺平躺在床上比了个OK的手势。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李济平见惯了生老病死和人情冷暖。久病床前无孝子或夫妻大难临头各自飞,听起来残酷,却是真实人性。赵顺夫妻俩相濡以沫的感情让他“相信爱情”。

  李济平说,8年了,孙丽没有过任何动摇,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日常照顾病人的艰辛都超乎常人的设想。赵顺在杭州化疗的漫长日子里,孙丽每天下班后,夜里10时开车去杭州,凌晨结束化疗再回宁波,很快又要去上早班。李济平记得,2014年赵顺刚住院时,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请了护工照顾。后来,照顾赵顺的重任就落在孙丽身上,她学得很快,非常细心专业。孙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之前在杭州,每天要去医院换药,我后来想,一定要自己学会。一开始,看着他空空的眼洞我也害怕得快晕倒。但他是我老公,慢慢的,我比护士还熟练了。”

  这次赵顺在医院住了100多天,孙丽很难连续睡一两个小时,隔一会就要给丈夫翻身、拍背,活动手脚,防止肌肉萎缩、形成血栓……她从无怨言,总是竭尽全力地照顾丈夫,坚信他会好起来。

  “只要他有一口气在,我们这个家就在!”

  “赵顺的颅底缺损脑脊液漏的治疗,就像我们补漏水的房子。”郭宗慧说,方案有3种:一是修复房顶,重建颞部颅骨,但由于没有好的头皮组织条件,行不通;二是修补天花板,用额肌瓣旋转修复脑膜,但由于放疗后组织损伤瘢痕化,行不通;唯一可以尝试的方法是“房子不住了(不安装义眼了),里面全部用土填满来解决漏雨”。

  第9次手术开始了。医生从赵顺的右小臂处取25厘米长的皮瓣,然后牵引到右眼空缺处“吊着”……3个星期里,皮瓣一头连着赵顺的胳膊,一头连着赵顺的眼眶。“这个方法确实给患者带来不便,但也只有这个方法适合他。一例皮瓣修复的手术就像养花,要精心打理,才能成活。”郭宗慧告诉记者,经过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精心照顾,赵顺手臂的皮瓣顺利愈合到眼眶,医生将皮瓣和右臂“断蒂”,成功地修复了右眼的空洞。“漏水”终于修复好了。

  近日,赵顺出院了。出院前,脑脊液不再外漏,感染也控制住了。

  现在,赵顺正在康复机构做后续康复,孙丽每天守护在他身边。孙丽告诉记者,在丈夫患病之前,他们和很多普通夫妻一样,过着平顺小康的生活,丈夫在家庭分工上承担着更多。

  “这8年,他生病了,就换我来照顾他。很难,但是他很坚强,他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撑下去。很多次,看不到希望了,他又奇迹般地好起来了。他怕我担心,这次住院前感染发烧,还在很努力地吃饭,说自己没事。突然,整个人就瘫倒了。我们是夫妻,碰到困难,我肯定要陪着他一起扛。”孙丽说到这里,哭了,又笑了。“只要他有一口气在,我就还有老公,孩子就还有爸爸,我们这个家就还是一个家。”

  “我们这次再用两个月康复,就回家好吗?”孙丽问赵顺。

  “一个月。”赵顺坚定地说。

  “好,一个月!”

  ……

  祝福这对夫妻!

  宁波晚报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郑轲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8年经历9次生死大手术 她对重病丈夫始终不离不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7-28 06:43:00

八年来,赵顺接受了九次大手术。医生供图

  “赵顺(化名)今年56岁,我们认识8年了。他先后做了9次大手术,多次放疗。他能活下来,是医生、家属、自己强烈求生欲共同努力的奇迹。”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李济平医生说起赵顺时感慨:“等到退休,我可能都碰不上这样的病人了。夫妻感情这么好,这么信任医生的病人和家属太难得了。”

  眼眶烂空了

  脑脊液哗哗流

  2014年,赵顺在宁波二院神经外科住院,被诊断为右额颞肿瘤,肿瘤已经侵犯颅骨和附近肌肉,术后病理为脑膜瘤2级,偏恶性。

  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赵顺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被侵犯的颅骨和脑膜也更换成了人工材料。术后4年,身体无恙。4年后,厄运再次降临,脑膜瘤复发,进展为3级,肿瘤长得很快,向颅内和眼眶生长,对右眼形成压迫,很快右眼丧失了功能。赵顺在杭州、宁波两地求医,先后做了5次手术,若干次伽马刀,多次放疗……每一次手术,对常人来说,都是生死考验,幸运的是,他都挺过来了。

  3年前,赵顺还认识了二院手外科病区的郭宗慧副主任医师,当时赵顺右眼缺失,创面清洁,未见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他的诉求是把眼底创面覆盖好并装上义眼。郭宗慧联系眼科专家会诊,大家一致建议尽早修复眼底创面,防止感染,并向他推荐了北京的修复重建专家。由于疫情来袭,赵顺只能定期换药。

  今年春天,赵顺因为放疗后发热、脑脊液漏再次找到李济平,被收治入院。他的情况很糟糕:高烧、昏迷,放疗后眶顶坏死形成空洞,通过空洞能直接看到坏死的脑子,脑脊液哗哗流……李济平解释,颅腔是一个密闭腔隙,每天都会形成脑脊液并循环后自行吸收。脑脊液漏出后和外界相通会导致颅内感染、低颅压等严重问题。科室收治其他漏脑脊液的病人,大多数一滴一滴流出,经微创手术后可以很快治愈,赵顺却是头部转动后脑脊液直接从眼眶流出。

  “这种信任让我们能全力以赴”

  医院为赵顺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各科专家会诊后认为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需要多次手术和长期的抗感染治疗,每一关都是生死考验。“家属坚持治疗,不肯放弃,又对医生绝对信任。这些给了我们放手一搏的勇气。”郭宗慧说。

  医院很快为赵顺安排了第7次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抗生素骨水泥填塞眼窝,修复重建放疗后坏死的颅底、引流感染的脑脊液。每一项都是大工程。

  术后赵顺的颅内感染仍很严重,并出现了精神症状,一度不能配合治疗。为了提高疗效,经李济平医生和感染科讨论后使用了鞘内注射和静脉联合用药的方案。鞘内注射每天需要医生两次腰穿并给药,每次需要1小时左右,李济平和助手不论是在疲劳的手术后还是休息时间,都会准时出现在赵顺病房里。

  赵顺的感染得到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不幸的是,前一次修补的颅底再次出现脑脊液漏。赵顺的妻子孙丽(化名)坚定地选择让其再接受第8次手术。赵顺长期昏迷着,李济平每次进病房都会看到孙丽总在悉心照顾丈夫。终于,赵顺的神智慢慢恢复。一天,李济平去查房,还不能说话的赵顺平躺在床上比了个OK的手势。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李济平见惯了生老病死和人情冷暖。久病床前无孝子或夫妻大难临头各自飞,听起来残酷,却是真实人性。赵顺夫妻俩相濡以沫的感情让他“相信爱情”。

  李济平说,8年了,孙丽没有过任何动摇,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日常照顾病人的艰辛都超乎常人的设想。赵顺在杭州化疗的漫长日子里,孙丽每天下班后,夜里10时开车去杭州,凌晨结束化疗再回宁波,很快又要去上早班。李济平记得,2014年赵顺刚住院时,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请了护工照顾。后来,照顾赵顺的重任就落在孙丽身上,她学得很快,非常细心专业。孙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之前在杭州,每天要去医院换药,我后来想,一定要自己学会。一开始,看着他空空的眼洞我也害怕得快晕倒。但他是我老公,慢慢的,我比护士还熟练了。”

  这次赵顺在医院住了100多天,孙丽很难连续睡一两个小时,隔一会就要给丈夫翻身、拍背,活动手脚,防止肌肉萎缩、形成血栓……她从无怨言,总是竭尽全力地照顾丈夫,坚信他会好起来。

  “只要他有一口气在,我们这个家就在!”

  “赵顺的颅底缺损脑脊液漏的治疗,就像我们补漏水的房子。”郭宗慧说,方案有3种:一是修复房顶,重建颞部颅骨,但由于没有好的头皮组织条件,行不通;二是修补天花板,用额肌瓣旋转修复脑膜,但由于放疗后组织损伤瘢痕化,行不通;唯一可以尝试的方法是“房子不住了(不安装义眼了),里面全部用土填满来解决漏雨”。

  第9次手术开始了。医生从赵顺的右小臂处取25厘米长的皮瓣,然后牵引到右眼空缺处“吊着”……3个星期里,皮瓣一头连着赵顺的胳膊,一头连着赵顺的眼眶。“这个方法确实给患者带来不便,但也只有这个方法适合他。一例皮瓣修复的手术就像养花,要精心打理,才能成活。”郭宗慧告诉记者,经过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精心照顾,赵顺手臂的皮瓣顺利愈合到眼眶,医生将皮瓣和右臂“断蒂”,成功地修复了右眼的空洞。“漏水”终于修复好了。

  近日,赵顺出院了。出院前,脑脊液不再外漏,感染也控制住了。

  现在,赵顺正在康复机构做后续康复,孙丽每天守护在他身边。孙丽告诉记者,在丈夫患病之前,他们和很多普通夫妻一样,过着平顺小康的生活,丈夫在家庭分工上承担着更多。

  “这8年,他生病了,就换我来照顾他。很难,但是他很坚强,他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撑下去。很多次,看不到希望了,他又奇迹般地好起来了。他怕我担心,这次住院前感染发烧,还在很努力地吃饭,说自己没事。突然,整个人就瘫倒了。我们是夫妻,碰到困难,我肯定要陪着他一起扛。”孙丽说到这里,哭了,又笑了。“只要他有一口气在,我就还有老公,孩子就还有爸爸,我们这个家就还是一个家。”

  “我们这次再用两个月康复,就回家好吗?”孙丽问赵顺。

  “一个月。”赵顺坚定地说。

  “好,一个月!”

  ……

  祝福这对夫妻!

  宁波晚报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郑轲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