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反复,宁波10个区(县、市)各显神通,助力全市经济稳进提质,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11月8日,宁波市统计局官网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各区(县、市)的GDP数据。鄞州、北仑、慈溪仍包揽综合实力前三甲,其中北仑以5.3%的GDP增速领跑全市。而镇海、象山分别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同比增速方面摘得桂冠。
北仑增幅领跑全市
从前三季度GDP来看,鄞州、北仑、慈溪依旧是全市的“三巨头”,分别达1986.4亿元、1856.6亿元、1801.3亿元,三者之间的差距均不足200亿元,实力相当接近。
其中,北仑的GDP同比增幅达5.3%,居全市第一,与“老大哥”鄞州的距离更近一步。同期,北仑的规上工业增加值(87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99亿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1亿元)等指标均摘得全市桂冠。
北仑经济的韧性,离不开科创驱动和产业升级。据北仑区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化工、汽车、计算机通信、石油、纺织服装这五大行业的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的64%,同比增长19.5%,有力支撑规上工业平稳运行,而全区规上工业新品产值1194.55亿元,也同比增长了16.9%。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大鳄”拓普集团、特斯拉背后的“名配角”旭升股份、“储能新贵”德业股份、风电巨头东方电缆、中海油宁波大榭石化……一长串先进制造的名单,串起北仑在全球细分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借助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东风,一批“聪明钱”纷纷为北仑“撑腰”。如今年3月的印尼KPN集团大中华区总部项目,预计投用后年营收可达50亿元,助力宁波打造大宗商品战略中转基地。随着今年北仑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筑巢引凤”的案例将不断涌现。
二三产业,慈鄞争先
近年来,宁波的经济结构中,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几乎“平分秋色”。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16.1亿元和5551亿元。
从第二产业看,慈溪是全市的“领头羊”,前三季度增加值达1107.4亿元,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且同比增幅(4.3%)仍跑赢“大盘”,彰显浙江县域“一哥”的实力。同期慈溪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仅次于北仑,居全市第二。
不少朋友注意到,近期慈溪制造的产品在央媒频频“出镜”——取暖器、咖啡机等小家电,以及童车、汽配等特色产业,面对外需下滑的压力仍保持危中寻机的活力,既说明慈溪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善齐全,也反映民营企业家千方百计拓市场的精神。
作为宁波核心城区之一的鄞州,是全市第三产业的冠军,前三季度增加值达1402.2亿元,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占全区GDP的比重分别为17.4%、16.4%和14.2%,增速分别为6.8%、4.4%和3.1%,较上半年回升。
可见,相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日益成为鄞州经济的“韧性之源”,也为全市的现代服务业贡献力量。目前,鄞州坐拥全国城商行龙头宁波银行的总部,以及国际航运物流产业集聚区,并于9月迎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鄞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7.9亿元)也位居全市之首。在消费券的有效刺激下,鄞州市民“买买买”的动力不断增强,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81.9%,体现消费作为“第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镇海、象山、海曙亮点十足
除了鄞州、北仑、慈溪“三巨头”外,2022年前三季度镇海、象山、海曙等区(县、市)也在不少重要的细分指标中表现得可圈可点。
前三季度,镇海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同比增长7.6%、9.7%,均居全市首位。依托于镇海炼化、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平台,镇海在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未来可期。
象山前三季度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40.1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领跑全市。得益于亚运会的溢出效益,象山的旅游业不断向周边“圈粉”,亚帆中心、半边山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提升,有望为餐饮、酒店等其他配套服务业带来机遇。
此外,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冠军则花落宁波另一大城市核心区——海曙,达351.2亿元,同比增长6.3%。在海曙前三季度的社零版图中,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两大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分别同比增长115.0%和25.4%,朝着长三角商务经济发展一流强区迈进。
文字:严瑾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