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放开仿佛是一夜间的事情。
12月以来,全国多地掀起组团出海“抢订单”的热潮,释放出全力拼经济的信号。宁波也率先吹响“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的号角,鼓励企业家“走出去”,夺回失去的时间。
但我们需要意识到,三年以来的冲击余波仍在,在人们热议的“后疫情时代”,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把目光拉远看待这次冲击,实现基业长青?两位浙商“巨佬”分享了他们的前瞻思考。
以下是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汪力成、中基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巨乐的口述:
汪力成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现在,当务之急是恢复企业家和人民的信心。
这次政府层面带企业出海抢订单,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帮助大家恢复信心,是为了让企业家感受到党和政府现在对于抓经济抓市场,尤其是恢复外向型经济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这样的信号,我相信会激励到已经被疫情搞得苦不堪言的、甚至想“躺平”的企业,从鼓舞士气的角度讲,就已经意义非凡了。
当然,这样的举措也有实际意义。目前防疫措施刚刚调整,很多企业不确定接下来的风向,都在犹豫观望。政府一组织,我们企业跑出去做生意的胆子就大了、积极性就高了。
之前“层层加码”的防疫措施,实际上给企业家留下了心理阴影,这种阴影要修复,就需要政府快速反应、快速行动,所以我觉得浙江省政府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此外,连续三年的疫情管控加之国际局势,也让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供应链心有余悸。
因此,许多国外客户(尤其是综合实力强的客户)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在中国以外有一个生产基地作为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中国企业考虑跨国经营,除了出口贸易外,也考虑在海外设立制造工厂来保住订单。
一方面,我们期待国家层面能够缓和跟主要目标市场国家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在海外设立工厂并不是坏事。
中国加入WTO以来,很好地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职能,参与到全球合作的分工当中,但是与硕大的出口量相对的,是我们鲜少有真正意义的国际化的跨国公司。
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是非常中国化的,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掌控非常有限,这样的发展方式并不可持续——巨大的订单量下,客户压低价格,而我们则出卖了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源,赚一点辛苦钱。
这一次“被迫”的海外设厂潮,或许会逼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源自中国的跨国企业。
因为在国外建厂,势必要求企业学习多元的文化、法律体系、管理体系,企业会从原来的中国本土供应链慢慢蜕变成全球供应链的一环,主动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力将不断提升。
我相信,中国的外贸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是一个困难期,也是一个调整期、蜕变期。面对困难,关键是要改变自己——等着客户上门订货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单纯通过展会接单的时代也过去了。
未来,外贸企业要想继续存活,必须主动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投资走出去。这并不是说关掉中国总部和工厂。
在华立海外的园区,目前已经入驻200多家中国企业,我们统计发现,没有一家是“举家外迁”,都是在海外实现了巨大的增量发展。这些企业在当地每销售1美金,其中就有0.6美金是来自中国供应链的出口。从这个角度讲,海外设厂也是带动中国出口。
用这种方法,既保住了现有的订单,又留下了时间从容不迫地进行转型升级——
企业可以在国内“腾笼换鸟”,布局产业链上游和关键零部件,从中国制造、外贸出口转向中国创造、全球制造,这是未来我们必须要迈出的一步了。因此,政府不必过度担忧企业在海外设厂。
接下来,民营企业的发展逻辑要改变。
从追求“大”向回归主业、回归实业变化。所谓的“守正创新”,就是在自己的行业和方向创新,而不是什么都去试试。不是哪里赚钱资本就往哪里涌,不是什么行业好赚钱,大家都去做什么行业。
这是民营经济越来越成熟的表现。
从历史的长河看,疫情或许是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分水岭。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努力让坏事变好事、转危为机。
周巨乐
中基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困于疫情无法出国的这段时间,对外贸企业接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无法与客户见面,对方看不到样品,或者担心订单是否能正常履约,都是不敢下单的,尤其是大单、长单。
加之,全球层面普遍需求不振,在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的影响下,欧美消费者消费需求下降,民众消费能力进一步减弱。
所以能看到,从今年的三季度开始,企业在手订单量下降得厉害,出口面临着巨大挑战。
也因此,前一段时间许多浙江企业都已经跑去海外参展、见客户,这之中有自发的,也有当地政府组织的。
然而这一次省级政府带队组团出去,效果和企业自己跑出去完全不一样。
对国外企业来说,这是重要的背书,它意味着政府层面开放的态度——政府欢迎中国企业家出国谈生意,也欢迎外资企业来中国。国外企业下单时,会对我们的外贸企业更有信心。
在这个积极的信号下,外贸企业一是要更加对外开放,积极走出去与客户沟通,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出行、供应链产业链都没有任何问题了,我们准备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好浙商在海外的影响力——我们的浙商遍布全球,要以他们为窗口发声,传递出浙江对外开放的决心。
至于人们热议的“订单转移”,我们要意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正常的经济现象,长期来看,订单转移没那么可怕。
其一,东南亚的产能已经接近饱和,产业链也并不完备,国内积攒多年的技术类的、高附加值的订单很难被转移出去,产业链配套更难转移;
其二,当地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我们一直说的“人口红利”其实有限;
其三,一大部分东南亚厂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开设的,符合国际化经营的趋势。
面对订单转移,外贸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升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一方面优化外贸产业链,一方面思考构建本土产业链,抓住统一大市场,抓住内需机遇。
接下来,外贸企业当然还会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国际冲突、经济下行、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等。但是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开放,加之我们的产业供应链很难在短期被复制,中国外贸还是被依赖的。我觉得,只要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与国外加强联系和沟通,一切都会变好。
中基有许多德国、日本的大客户,听到我们政策的变化,都和我说:“你们终于要来了。”他们还是希望让订单回流到中国。
浙江政府有担当,我们企业也要有信心。浙江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优势,拥有好的营商环境,政企齐心,一系列助企措施不断出台,浙江还拥有敢闯敢拼的企业家。
所以,当疫情政策调整,浙江企业更要义不容辞,抓住窗口期,抓住机遇,尽快走出去抢占市场、抢占客户。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