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17日起最高气温将“断崖式”降至5℃以下 接下来以多云天气为主
2022-12-12 06:4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在久违冬日阳光的映衬下,红叶显得格外鲜艳。记者 石承承 摄

  阳光洒在脸上,挺好;风吹在脸上,够冷——在新的一周(12月12日-12月18日),这会是我市天气的“主旋律”。

  捅了冷空气“窝”

  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冷库”的大门再度打开:12月10日,第一股冷空气南下,给我国长江以北多地带去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12月11日,几乎是无缝对接,第二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北地区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长江及其以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8℃,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部分地区降温10℃以上。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北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等地有5-6级偏北风,阵风7-9级,局部地区风力可达10级。

  12月15日,还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下降6℃-10℃,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0℃。最低气温0℃线,预计会在12月15日前后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18日前后南下至江南南部。

  冷空气为何频频南下“遛弯”?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分析,近期,北大西洋高压脊明显偏强,并有向极地发展的趋势,在它的东侧有大量冷空气堆积;我国西风带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为冷空气南下提供引导通道。

  三股冷空气虽然前后脚南下,但它们也有各自的脾气。其中,前两股冷空气整体势力较弱,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且以大风、降温天气为主,不会带来明显的雨雪天气。与前两股冷空气相比,第三股冷空气的实力更强、影响范围也更大,不排除它会翻山越岭,一直影响到云南。

  从目前的预报看,三股冷空气在降温程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过程最低点上都比不过11月底的寒潮过程。不过,降温的“战线”却会被拉长。中央气象台在12月11日发布的中期预报里明确提到,整个12月中旬,除青藏高原气温偏高2℃-3℃外,我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明显偏低。尤其是江南、华南,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4℃-6℃。

  第三股冷空气或成

  “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前两股冷空气整体势力较弱,且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但相信大家在12月10夜里到12月11日,已经感受到冷空气“漏”下来的大风和降温影响。尤其是大风,从裸露的肌肤上“划”过,俨然有了“寒彻骨”那味儿,也吹散了阳光好不容易送来的一丝暖意。冷空气接二连三而至,在新的一周,我市的天气又会有哪些表现?

  首先,有个好消息:和上次寒潮来时不同,这回干冷空气占据主导地位,暖湿气流向南撤退,我市除12月15日夜里到12月16日阴有雨外,其余日子都将会是多云天气。受前段时间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积压的衣物、被褥可以拿出来好好洗晒一番。

  其次,气温有几处“拐点”,值得大家多关注:我市最低气温在12月12日预计还有7℃,从12月13日开始就将跌至5℃以下,并可能在12月14日跌至冰点附近。我市的最高气温在12月17日之前有望“咬牙坚持”在10℃-12℃,12月17日开始会“断崖式”降至5℃以下。从市气象台12月11日发布的预报看,第三股冷空气或将成为压垮气温的“最后一根稻草”,届时我市最低气温或将跌至0℃以下。

  接下来这段时间,大家要时刻把“防寒保暖”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儿,及时添衣,谨防感冒。

  如何抵御“风寒效应”?

  12月10日上午,象山、北仑两地相继拉响大风黄色预警,沿海海面都会有7级偏北风,阵风8-9级。直到12月11日傍晚,两地的大风黄色预警才解除。

  别说沿海海面,相信很多生活在市区的小伙伴已经在12月11日感受到大风的“犀利”,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风如刀割”。从市气象台的实况统计看,12月11日,市区风力也有4-5级,极大风一度达到6级。

  虽然冷空气接二连三南下大概率不会带来令人谈之色变的“湿冷魔法”,但大风可能带来的“风寒效应”同样值得大家多留意。

  所谓风寒效应,简单来说,是因风引起的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人体的体温一般在36℃-37℃,多数情况下高于周围环境气温。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在没有风或只有微风的情况下,人体和空气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过渡层,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暖作用,就像穿了件无形的贴心“小棉袄”。当风出现时,这件贴心“小棉袄”就像被剪了个洞,不断有冷空气钻进来,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散失的热量就越快、越多,人就会感觉越来越冷。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一个规律: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就会下降3℃-5℃;当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就会下降6℃-8℃。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气温在10℃左右时,如果刮3级风,那么人在室外的体感温度预计只有5℃左右;当风力增强至5级时,人在室外的体感温度就接近0℃;当风力继续增强至7级,人在室外的体感温度可能就只有-3℃。

  是不是觉得“风寒效应”很厉害,其实它就是只“纸老虎”,打败它的方法很简单:多穿点。尤其是那些通常裸露在外的肌肤,比如像脸、脖子、手,记得用帽子、围巾、手套捂起来,因为风寒效应通常只发生在裸露的肌肤上。

  宁波晚报记者 石承承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17日起最高气温将“断崖式”降至5℃以下 接下来以多云天气为主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2-12 06:40:00

  在久违冬日阳光的映衬下,红叶显得格外鲜艳。记者 石承承 摄

  阳光洒在脸上,挺好;风吹在脸上,够冷——在新的一周(12月12日-12月18日),这会是我市天气的“主旋律”。

  捅了冷空气“窝”

  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冷库”的大门再度打开:12月10日,第一股冷空气南下,给我国长江以北多地带去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12月11日,几乎是无缝对接,第二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北地区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长江及其以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8℃,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部分地区降温10℃以上。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北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等地有5-6级偏北风,阵风7-9级,局部地区风力可达10级。

  12月15日,还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下降6℃-10℃,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0℃。最低气温0℃线,预计会在12月15日前后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18日前后南下至江南南部。

  冷空气为何频频南下“遛弯”?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分析,近期,北大西洋高压脊明显偏强,并有向极地发展的趋势,在它的东侧有大量冷空气堆积;我国西风带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为冷空气南下提供引导通道。

  三股冷空气虽然前后脚南下,但它们也有各自的脾气。其中,前两股冷空气整体势力较弱,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且以大风、降温天气为主,不会带来明显的雨雪天气。与前两股冷空气相比,第三股冷空气的实力更强、影响范围也更大,不排除它会翻山越岭,一直影响到云南。

  从目前的预报看,三股冷空气在降温程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过程最低点上都比不过11月底的寒潮过程。不过,降温的“战线”却会被拉长。中央气象台在12月11日发布的中期预报里明确提到,整个12月中旬,除青藏高原气温偏高2℃-3℃外,我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明显偏低。尤其是江南、华南,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4℃-6℃。

  第三股冷空气或成

  “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前两股冷空气整体势力较弱,且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但相信大家在12月10夜里到12月11日,已经感受到冷空气“漏”下来的大风和降温影响。尤其是大风,从裸露的肌肤上“划”过,俨然有了“寒彻骨”那味儿,也吹散了阳光好不容易送来的一丝暖意。冷空气接二连三而至,在新的一周,我市的天气又会有哪些表现?

  首先,有个好消息:和上次寒潮来时不同,这回干冷空气占据主导地位,暖湿气流向南撤退,我市除12月15日夜里到12月16日阴有雨外,其余日子都将会是多云天气。受前段时间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积压的衣物、被褥可以拿出来好好洗晒一番。

  其次,气温有几处“拐点”,值得大家多关注:我市最低气温在12月12日预计还有7℃,从12月13日开始就将跌至5℃以下,并可能在12月14日跌至冰点附近。我市的最高气温在12月17日之前有望“咬牙坚持”在10℃-12℃,12月17日开始会“断崖式”降至5℃以下。从市气象台12月11日发布的预报看,第三股冷空气或将成为压垮气温的“最后一根稻草”,届时我市最低气温或将跌至0℃以下。

  接下来这段时间,大家要时刻把“防寒保暖”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儿,及时添衣,谨防感冒。

  如何抵御“风寒效应”?

  12月10日上午,象山、北仑两地相继拉响大风黄色预警,沿海海面都会有7级偏北风,阵风8-9级。直到12月11日傍晚,两地的大风黄色预警才解除。

  别说沿海海面,相信很多生活在市区的小伙伴已经在12月11日感受到大风的“犀利”,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风如刀割”。从市气象台的实况统计看,12月11日,市区风力也有4-5级,极大风一度达到6级。

  虽然冷空气接二连三南下大概率不会带来令人谈之色变的“湿冷魔法”,但大风可能带来的“风寒效应”同样值得大家多留意。

  所谓风寒效应,简单来说,是因风引起的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人体的体温一般在36℃-37℃,多数情况下高于周围环境气温。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在没有风或只有微风的情况下,人体和空气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过渡层,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暖作用,就像穿了件无形的贴心“小棉袄”。当风出现时,这件贴心“小棉袄”就像被剪了个洞,不断有冷空气钻进来,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散失的热量就越快、越多,人就会感觉越来越冷。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一个规律: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就会下降3℃-5℃;当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就会下降6℃-8℃。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气温在10℃左右时,如果刮3级风,那么人在室外的体感温度预计只有5℃左右;当风力增强至5级时,人在室外的体感温度就接近0℃;当风力继续增强至7级,人在室外的体感温度可能就只有-3℃。

  是不是觉得“风寒效应”很厉害,其实它就是只“纸老虎”,打败它的方法很简单:多穿点。尤其是那些通常裸露在外的肌肤,比如像脸、脖子、手,记得用帽子、围巾、手套捂起来,因为风寒效应通常只发生在裸露的肌肤上。

  宁波晚报记者 石承承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