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结生 通讯员 方舟 安雨晨
如果说北方小镇的烟火气,是一条条宽窄的胡同小巷,那么江南小镇的烟火气,便是那潺潺的流水和立在上头形式多样的桥,小桥流水人家,充盈着多少故事与诗意。
庄桥老街,写满了江南水乡醇厚的韵味。老街上有一条贯穿的河,名叫庄桥河。把庄桥分成河东与河西,人们临河而居,为了生活、出行,在不到两公里的庄桥河上,建造于不同时期的八座桥梁横跨东西,把两岸紧紧地连接起来。岁月更迭,小镇更新,但唯有这八座小桥河山依旧,像一位位历经风霜的老者,注视着日新月异庄桥的变迁。

余庆桥。

樟桥。

孔家桥。

解放桥。
由南往北,现在八桥依次是庄桥公路桥、甡桥、樟桥、铁栏杆桥、解放桥、余庆桥、孔家桥、玄济桥。每一座桥看是样式简朴,结构简单,细琢起来,却与庄桥这个名字,有点渊源。
一
庄桥河上跨庄桥,该地名亦为庄桥。推榷庄桥地名之传,众说纷纭。当地相传最广的是“庄状元建桥”。有一年夏夜,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河岸边一棵高大的樟树,难抵风雨之侵,倒向河对岸。当地村民将倒伏的樟树稍作修葺,成了一座便民独木桥,称为樟桥。
后来,这里出了个庄姓状元郎,荣归家乡后,出资在河上建了一座石桥,以替代并不是特别安全的原始独木桥。庄状元过世以后,人们赞颂其德才,对他修桥铺路、为民造福深表敬仰。于是,大家把庄状元当年出资建造的樟桥改名为庄桥,后来这里的村庄也改名为庄桥,以志纪念。
有意思的是,樟和庄,在宁波话里,读音都为“章”,也许这也是“庄状元建桥”传说被口口相传下来的缘由。

章桥的桥栏石。
百姓口中的庄桥老街,现名为庄桥大街,在南进口处,摆放着一方桥栏石。如果想要考据真正的庄桥地名来源,也许可以来看看这一方桥栏石。只见上刻“章桥”二字,右铭“乾隆己已年孟秋吉旦姚歉之仝侄维来建”,左铭“光绪乙酉年季春吉日重修”。很明显,庄桥即章桥的方言变体,不失其本意。
原本的庄桥现在已经没有了,如今仍被叫做庄桥的那座桥变成了水泥单孔桥,但关于它的传说,庄桥人还是那么津津乐道,大有坐在庄桥话“樟桥”之势。

庄桥。
在庄桥河的最北端,还有一座印证庄桥历史凝重感的玄济桥,是迄今唯一一座现存保护的比较完好的古桥。2004年4月,被列为江北区文物保护点。建于1933年,为三孔平板斜坡桥,横亘东西两岸,长三丈之余,宽为五尺有三。六栏八柱,柱栏平齐,勾榫相接。叠石墩头,柱棱如新,承梁两端,镌刻龙首精妙,细观有笑态。百年风侵雨袭,古桥魏然屹立,仍观流水入海。

玄济桥。

玄济桥已被列为文物保护点。
二
甡桥是一座普通的毫不起眼的小桥,它没有抗击流水的桥墩,没有精心雕刻的桥栏,更没有打磨过的桥面。可它有一个令人遐思,不太好认的桥名,为这座小桥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甡桥。
相传有一位居士,曾为朝廷名官,后受奸人谗言,贬官还乡以后,居住在河边,深受出行不便之苦,就自己出资,造了一座小石桥,取名“甡桥”。“甡”取之于《诗经·大雅·桑柔》中“膽彼中林,甡甡其鹿”,意为“看那丛林苍莽莽,鹿群嬉戏多欢畅”,“甡甡”就是众多的意思。寓为群鹿相处和谐,而人则彼此倾轧。这位居士借桥名抒怀,暗喻自己受排斥之苦。

《甡甡其艺》在甡桥上表演。(庄桥街道供图)
“前几年,还有舞团在这里跳过舞呢。”庄桥老街的街坊说。原来,庄桥街道在小城镇环境整治中,挖掘了老街桥文化,了解到甡桥来源,邀请宁波当代舞团,创编了《甡甡其艺》作品。2019年10月,宁波当代舞团在甡桥上表演了这个作品,用灵动的音乐,用律动的肢体,用光与影的融合,演绎着甡桥以及庄桥的昨天,今天与明天。4年过去了,当年看过演出的街坊还记得这个特别的实景舞蹈。“男演员身上画了彩绘,女演员戴了漂亮的头冠。他们就在甡桥上翩翩起舞。”街坊王阿姨说。
三
八座桥中,铁栏杆桥是老街居民最熟悉、也是最为亲密的了。虽名为铁栏杆桥,但其实是一座水泥石桥,桥栏上铺了木板。庄桥河两岸樟树长得又高又大,枝丫互相连在一起,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上方,被绿伞挡得严严实实,老街居民最喜欢坐在桥上,一边扇扇子,一边“讲大道”。

铁栏杆桥。
71岁的张杏莉是铁栏杆桥忠实的“粉丝”,退休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桥上坐一会,跟老街坊拉家常。张阿姨住在桥的东面,工作的地方在桥的西面,退休前每天上下班都要走铁栏杆桥。因为离得近,铁栏杆桥见证了无数次,张阿姨冬天晒被子、下雨前收衣服等生活小事。
“这桥我是看着它建起来的。”张阿姨回忆道,以前铁栏杆桥确实是有铁栏杆的,大约30年前,原先的桥太小了,当地政府就在原址往北2米的地方,又建了一座水泥石桥,桥面变宽了,桥栏也换成了水泥,不高不低的高度,正好可以坐人。

庄桥河。
“当时建桥的时候,我上下班每天走来走去,施工师傅还总是调侃我,说桥还没建完,就被我踩坏了。”张阿姨说完,发出爽朗的笑声,“以前,这里是父母公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闲聊的地方,现在轮到我们这辈老人啦!”
八座桥各有不同的往事,它们横亘在东西两岸,安静地陪伴着老街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展望未来美好的生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