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超甜爆浆!“桑葚的表亲”你见过吗?
2023-10-19 14:2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张海华 文/摄

  前两天,我到鄞州横溪镇的山里走走,想拍些秋季宁波常见的野花野果。在古道上缓步而行,忽见地上有好几颗鲜红的野果,像熟透的小番茄砸烂在石头上。定睛细看,不禁一阵惊喜:哇,原来是柘(zhè)树的果实啊!我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

落在地面的柘树的果实

  马上抬头,果然看到上面红果累累,正迎风轻摇。那些沉甸甸的、熟透了的果实不时掉落到地上,发出沉闷的“啪嗒”声。这些果实由于内部汁液非常多,一旦落地,就会立即“爆浆”。这些富含糖分的汁液吸引了不少蜂蝇飞来吸食。

我从地上收集的果实,马上吸引了蜂类过来

  见我举着镜头不停拍摄这些红果,几个前来爬山的路人好奇地驻足观望。有人问:“这是什么呀?是山荔枝吗?”还有个小伙子跟我说,他早就注意到这些果子了,刚看到时的第一反应是:“咦,这树上怎么有杨梅啊?不对啊,这个季节怎么会有杨梅呢?”

柘树上的果实,远看是不是挺像杨梅的?

  倒也是,这些果子挂在树的高处,看上去是挺像杨梅或荔枝的。我告诉他们,这种植物叫“柘”,即柘树,跟桑树是近亲,果实与桑葚一样可以食用,很甜。

桑葚

  听着我的介绍,大家有点半信半疑。说来也巧,刚好有一颗果实掉到路边的草丛里。有人当场捡起来,将它递给我。于是,我用随身带的凉开水将果子冲洗了一下,直接一口咬了下去。

  那感觉,就像咬破了一个“吊红”(四明山里常见的一种柿子),味道也近似熟柿子;不同的是,柘树的果实里面有很多芝麻大的种子,故口感稍差。

柘树的果实汁水丰富,籽也不少

  我沿着这条山路仔细一找,居然发现了近10棵柘树。真没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

  柘树果实未熟的时候呈青黄色,里面有白色乳汁,没法吃,只有红透了果实才好吃。如此甜美多汁的果实自然也是小鸟的最爱,我看到有领雀嘴鹎飞来枝头啄食,大快朵颐。

领雀嘴鹎吃柘树的果实

  凭我多年在野外进行自然观察的经验,我觉得柘树在宁波并不常见。犹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植物,是在2018年10月中旬。那次,我在东钱湖福泉山中转悠,下山时眼前一亮:一颗小树上挂着几颗跟草莓差不多大的红果,不知是什么好东西?凑近一瞧,发现这是一株落叶树,多数叶子已经凋零,上面挂的果也不多。果子呈深红色,表皮有很多皱褶,捏起来软软的。当场用手机上的植物识别软件一扫,得到的答案是柘树的果实,柘树是属于桑科柘属的落叶乔木(也有的呈灌木状)。

  经仔细比对,眼前的果实乃是柘树的果无疑,因为一则果形独特,二则确实是各种特征都吻合。

柘树的果实

  由于在野外我不敢确认柘树的果实到底能不能吃,因此那天我采了一颗带回家。到家后翻《浙江野果200种精选图谱》,确认这是一种在分类上属于“聚花果”的可食野果,其可食部位实际上为肉质花萼,“味腻甜,可鲜食或酿酒”。我这才放心地吃了这颗带回来的果实。顺便说一句,同一个属的植物葨(wēi)芝的果实,跟柘树的果长得比较像,不过后者是善攀援的常绿灌木。

  后来,我在余姚鹿亭乡的四明山中也见到过柘的果实。在北仑的太白山中,我在春天及初夏时曾见过柘的花与嫩果;但令人难解的是,我曾连续两年在秋季上太白山,却发现那里的柘树均无果实。

  说起来,这柘树全身都是宝。资料显示,除了果实可以吃,柘树的根、皮还可药用,有清热凉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嫩叶可以养蚕;木材质地坚硬细致,古代常用来制弓。

柘树的树干

  另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柘树也频频亮相,多数是“桑柘”联用。《诗经·大雅·皇矣》是一首关于周族的开国史诗,诗中提到:“攘之剔之,其檿其柘。”这里的“檿(yǎn)”,跟柘一样,均为桑科的树木。

果实累累的柘树

  又如唐代诗人贾岛的《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当然,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晚唐诗人王驾的《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看来,在古代诗人眼里,“桑柘”乃是乡野间最寻常的树种,倒是现在久居城市的我们,由于跟乡土自然日益疏离,才觉得这些树木陌生了。

  作者简介

  张海华,网名“大山雀”,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媒体人、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有18年野外摄影经验,业余主要致力于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昆虫等方面的拍摄及自然文学创作,著有《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夜遇记》《东钱湖自然笔记》《诗经飞鸟》《神奇鸟类在哪里》《神奇鸟类在身边》《龙观自然漫步》《勐海观鸟笔记》《夜探大自然》等。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超甜爆浆!“桑葚的表亲”你见过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10-19 14:20:00

  作者 张海华 文/摄

  前两天,我到鄞州横溪镇的山里走走,想拍些秋季宁波常见的野花野果。在古道上缓步而行,忽见地上有好几颗鲜红的野果,像熟透的小番茄砸烂在石头上。定睛细看,不禁一阵惊喜:哇,原来是柘(zhè)树的果实啊!我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

落在地面的柘树的果实

  马上抬头,果然看到上面红果累累,正迎风轻摇。那些沉甸甸的、熟透了的果实不时掉落到地上,发出沉闷的“啪嗒”声。这些果实由于内部汁液非常多,一旦落地,就会立即“爆浆”。这些富含糖分的汁液吸引了不少蜂蝇飞来吸食。

我从地上收集的果实,马上吸引了蜂类过来

  见我举着镜头不停拍摄这些红果,几个前来爬山的路人好奇地驻足观望。有人问:“这是什么呀?是山荔枝吗?”还有个小伙子跟我说,他早就注意到这些果子了,刚看到时的第一反应是:“咦,这树上怎么有杨梅啊?不对啊,这个季节怎么会有杨梅呢?”

柘树上的果实,远看是不是挺像杨梅的?

  倒也是,这些果子挂在树的高处,看上去是挺像杨梅或荔枝的。我告诉他们,这种植物叫“柘”,即柘树,跟桑树是近亲,果实与桑葚一样可以食用,很甜。

桑葚

  听着我的介绍,大家有点半信半疑。说来也巧,刚好有一颗果实掉到路边的草丛里。有人当场捡起来,将它递给我。于是,我用随身带的凉开水将果子冲洗了一下,直接一口咬了下去。

  那感觉,就像咬破了一个“吊红”(四明山里常见的一种柿子),味道也近似熟柿子;不同的是,柘树的果实里面有很多芝麻大的种子,故口感稍差。

柘树的果实汁水丰富,籽也不少

  我沿着这条山路仔细一找,居然发现了近10棵柘树。真没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

  柘树果实未熟的时候呈青黄色,里面有白色乳汁,没法吃,只有红透了果实才好吃。如此甜美多汁的果实自然也是小鸟的最爱,我看到有领雀嘴鹎飞来枝头啄食,大快朵颐。

领雀嘴鹎吃柘树的果实

  凭我多年在野外进行自然观察的经验,我觉得柘树在宁波并不常见。犹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植物,是在2018年10月中旬。那次,我在东钱湖福泉山中转悠,下山时眼前一亮:一颗小树上挂着几颗跟草莓差不多大的红果,不知是什么好东西?凑近一瞧,发现这是一株落叶树,多数叶子已经凋零,上面挂的果也不多。果子呈深红色,表皮有很多皱褶,捏起来软软的。当场用手机上的植物识别软件一扫,得到的答案是柘树的果实,柘树是属于桑科柘属的落叶乔木(也有的呈灌木状)。

  经仔细比对,眼前的果实乃是柘树的果无疑,因为一则果形独特,二则确实是各种特征都吻合。

柘树的果实

  由于在野外我不敢确认柘树的果实到底能不能吃,因此那天我采了一颗带回家。到家后翻《浙江野果200种精选图谱》,确认这是一种在分类上属于“聚花果”的可食野果,其可食部位实际上为肉质花萼,“味腻甜,可鲜食或酿酒”。我这才放心地吃了这颗带回来的果实。顺便说一句,同一个属的植物葨(wēi)芝的果实,跟柘树的果长得比较像,不过后者是善攀援的常绿灌木。

  后来,我在余姚鹿亭乡的四明山中也见到过柘的果实。在北仑的太白山中,我在春天及初夏时曾见过柘的花与嫩果;但令人难解的是,我曾连续两年在秋季上太白山,却发现那里的柘树均无果实。

  说起来,这柘树全身都是宝。资料显示,除了果实可以吃,柘树的根、皮还可药用,有清热凉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嫩叶可以养蚕;木材质地坚硬细致,古代常用来制弓。

柘树的树干

  另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柘树也频频亮相,多数是“桑柘”联用。《诗经·大雅·皇矣》是一首关于周族的开国史诗,诗中提到:“攘之剔之,其檿其柘。”这里的“檿(yǎn)”,跟柘一样,均为桑科的树木。

果实累累的柘树

  又如唐代诗人贾岛的《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当然,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晚唐诗人王驾的《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看来,在古代诗人眼里,“桑柘”乃是乡野间最寻常的树种,倒是现在久居城市的我们,由于跟乡土自然日益疏离,才觉得这些树木陌生了。

  作者简介

  张海华,网名“大山雀”,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媒体人、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有18年野外摄影经验,业余主要致力于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昆虫等方面的拍摄及自然文学创作,著有《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夜遇记》《东钱湖自然笔记》《诗经飞鸟》《神奇鸟类在哪里》《神奇鸟类在身边》《龙观自然漫步》《勐海观鸟笔记》《夜探大自然》等。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