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吴敏勇
中国宁波网记者何晴 通讯员金晓巍 史蓓琪
今天下午,象山县石浦镇昌国卫内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数十个当地特色民俗团队组成的巡游队伍,从古老的城隍庙出发,经过邵氏祠堂、文林第、大庙、西门城墙遗址等历史古迹,纪念数百年前当地在抗倭斗争中牺牲的将士百姓,传颂他们的英勇事迹。
当地有民谚:“阿拉昌国卫,一年两头会。”两头会是指昌国卫一年内的两个民俗活动——清明节举行的“清明会”和农历十月初一举行的“十月醮会”。
“清明会”最早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1950年后停办,2013年恢复,已被列入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的“清明会”,依然延续着旧时的传统,主要有民俗队伍大巡游、奉旨恤孤、庙戏以及千人祈福宴等。
昌国,旧称“昌国卫”,曾是壁垒森严、守护一方的海防重镇。明朝抗倭斗争中,昌国卫当地军民联合上奏朝廷,请求抚恤阵亡将士及被害百姓,获得嘉靖皇帝批准。
“清明会”中的“奉旨恤孤”就取自这一典故,其承载着人们对先烈们的敬仰和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与此同时,巡游还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祈福纳新、戚继光领十八指挥等队伍,充分展现昌国卫独特的海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传统文化的焕新呈现,更好传扬昌国卫的精神与风骨。
“作为当年的海防重镇,昌国卫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又独特的海防文化,凝成了海防线上的丰碑。”昌国民俗文化代表人施锡曹表示,举办民俗活动在缅怀抗倭阵亡将士,弘扬顽强斗争、保家卫国精神的同时,可让丰富的“资源存量”释放强大的“资源能量”。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