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天目贝母!宁波再添重量级珍稀植物
2024-04-05 08:37:00 稿源: 甬派  

早春时节,天目贝母在四明山细雨中悄悄地开花了,这是宁波市的新记录种类,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文图片均由林海伦拍摄

  天目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新版《浙江植物志》记载,天目贝母在省内仅产于安吉和临安,为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

天目贝母的生境,在高山落叶林中,多石块的平缓山坡,上层林木的透光性很好。

  去年4月16日,我在海曙龙观乡的高山上考察植物时,意外发现有疑似天目贝母的野生植物生长,但当时其花期已过,并且已经有成熟果实出现。等我“五一”假期再次深入其中,发现这一片天目贝母已经开始枯萎休眠。

去年4月16日看到的天目贝母的结果株,果实是挺立向上的,与下垂的花朵刚好相反,花朵的子房受精后花梗开始转向朝上。

去年4月16日看到的天目贝母的果实是挺立向上的,六棱形的蒴果具有很宽的翅状突起。

  为了弄清这种野生贝母真实的身份,今年早春时节,我就开始跟踪关注其生长状况。在平原地区的浙贝母通常立春后就会出苗,高山上相对要晚半个月左右。3月9日那天,我出发去高山上一探究竟,进山的道路困难重重,因为冻雨造成大量树枝折断,挡住了前进的通道。

  好在天目贝母生长得相当不错,有的已经有花蕾了,但还没有开放花朵。那天,天气不错,林子里的景象与去年4月16日时的完全不同,落叶树的叶片都没有发芽,地面上的小草有不少长得十分鲜绿。我在原先有天目贝母生长地方的附近又发现了许多天目贝母植株。

这是3月9日拍摄到的景象,花蕾还没有伸展出来,但一周后即可开放,开花的进程可谓神速。

这是3月9日拍摄到的景象,植株在经历冻雨灾害后仍然长势旺盛,部分被折断的树枝碾压覆盖,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我发现天目贝母有一个与浙贝母不一样的特点,野生天目贝母的植株都是丛生状的,而野生浙贝母多数是零星分散生长的。这表明天目贝母同一果实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浙贝母的种子萌发率要低一些。不过丛生状的植株多数是年轻的嫩苗,到成熟植株时,许多生长弱的小苗都会被自然淘汰掉。

天目贝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植株普遍是丛生性的,表明其种子萌发率是相当高的,一丛植株应该是同一成熟果实的种子萌发所致,这与野生浙贝母的情况有明显不同。

这里天目贝母的年轻植株是不少的,一丛植株大约有10-20苗,几年后弱的小苗会被自然淘汰,剩下不多的壮苗继续生长并开花结实。

这是一个单独的居群,与另外两个生长点相距较远,其中一株已有花苞。

  这次跟踪观察,我又新发现另外2个生长点,植株总数量达几百株。为了便于观察研究,我采挖2株带花苞的植株回来栽种。两天后,由于市区气温明显比高山上的高,花蕾很快就绽放开来。我发现其花朵都是下垂的,但花瓣的开放度远比浙贝母的大。浙贝母的花朵像个小铃铛,天目贝母的花瓣完全展开时会接近水平的状态。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呈鲜黄色,没有任何花斑,只有绿色分叉的脉纹,完全开放时花瓣可以撑开至接近水平状,雄蕊和花柱靠合在一起,柱头较小。

  花朵绽放开来,种类的鉴定就能顺利进行。它的花瓣是纯粹的鲜黄色,除了有整齐的绿色脉纹外,没有浙贝母那样的紫色网格状的斑纹。加上其具有与浙贝母差不多的鳞茎,特征与新版《浙江植物志》上收载的天目贝母基本相符,后来我又请教了其他植物专家,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天目贝母。由此,宁波又新添一个重量级的珍稀植物成员。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呈鲜黄色,没有任何花斑,只有绿色分叉的脉纹,脉纹非常细腻均匀和有规律。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放大图,除了有绿色的脉纹外没有任何其他花斑。

天目贝母的地下都有扁球形的鳞茎,属于早春短命植物,生长期极短,从出苗到枯败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粗壮的茎杆有较大的鳞茎。

  对天目贝母的花朵进行仔细解剖观察后,我发现其花瓣比浙贝母的大一倍以上,柱头却比浙贝母的小许多。每个花瓣内侧基部的中脉处有发达的蜜腺,在背面呈显著突起。

天目贝母(左)与浙贝母(右)的花朵对比,花瓣的大小与花纹相去甚远,后者雄蕊较展开,柱头较发达。

  天目贝母的叶片较宽,花朵着生于植株的顶端,基部有2~3个苞片,苞片的先端卷曲不明显,而浙贝母的苞片先端卷曲十分显著,由此可以区别二者。天目贝母的每个植株具有1-2朵花,有的居然有4个花蕾。花朵具有1-2cm的花梗,花朵下垂,但是子房授精后,花朵开始转向朝上生长,到果实成熟时果柄是完全直伸的。

天目贝母(右)与浙贝母(左)的花朵对比,前者花瓣撑开度高,后者只是略微打开,花朵数通常是浙贝母多些,二者的苞片差异显著。

  天目贝母雄蕊的花丝其实是背部着生的,但植物志记载为基部着生。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花丝顶部强烈收缩成细丝状,形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关节。这一点与百合属的植物很相似。其花粉粒呈椭圆形,长径约75微米,与浙贝母的相近。

天目贝母的成熟果实,呈六棱形,薄片状种子已成熟,表明此种环境是比较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腹面放大图,主脉的基部有发达的绿色花蜜腺,透明的花蜜清晰可见。

天目贝母的雄蕊,花丝并非基着,而是典型的背着,着生处的花丝显著变细,这个特征与百合属植物的花朵十分相似。

早春时节的高山上,已有虫子出来活动将其花瓣啃咬出孔洞来。

  3月17日,是个下雨天,我冒雨再次回访正在开花中的天目贝母现场。这时多数的天目贝母已经进入到盛花期,只有少数还是花苞。其花期的确是出奇早,比植物志记载的花期在4月要早了半个月到20天。

天目贝母的花朵像个铃铛一样下垂,花朵顶生,花的苞片比叶片纤细,但先端卷曲不明显,多数植株只开1-2朵花。

  细雨中的天目贝母花朵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下垂的花朵呈嫩黄色,配以青翠欲滴的嫩叶,有种特别的美感,堪称另一种不可多得的仙草。

天目贝母的花朵开在茎的顶端,茎上的叶片多数是3叶轮生,有时是4-5叶轮生,也有对生和互生的情况。

个别天目贝母的植株可以开出4个花朵,这与记载的情况有一定出入,属于十分罕见的现象。

早春时节的高山上,已有虫子出来活动将其花瓣啃咬出孔洞来。

  3月16日,我们在象山的高山上看到野生浙贝母也刚刚开花,二者的花期基本相同。而在龙观乡人工栽种的浙贝母田里,一周前已经大片开花了。由此可见,高山上的浙贝母和天目贝母的花期比平原地区的晚了大约一周时间。

象山高山上的野生浙贝母刚刚开花,花期与天目贝母差不多。

龙观乡人工栽种的浙贝母刚刚开花,平原地区的花期比高山上相对要早一周到10天时间。

  龙观乡的这片山谷环境位于五龙潭景区附近,境内山林面积广阔,地形十分复杂,人迹罕至,林木茂盛,珍稀物种丰富。这是一个可以代表宁波四明山物种的理想之所,同时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程度很高的区域。这主要得益于保存良好的原生态植被,希望这样的原生态能一直保持下去。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物种被我们所发现。

天目贝母的生境附近有条溪流,水质清澈。

  作者:林海伦 宁波市药品检验所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天目贝母!宁波再添重量级珍稀植物

稿源: 甬派 2024-04-05 08:37:00

早春时节,天目贝母在四明山细雨中悄悄地开花了,这是宁波市的新记录种类,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文图片均由林海伦拍摄

  天目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新版《浙江植物志》记载,天目贝母在省内仅产于安吉和临安,为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

天目贝母的生境,在高山落叶林中,多石块的平缓山坡,上层林木的透光性很好。

  去年4月16日,我在海曙龙观乡的高山上考察植物时,意外发现有疑似天目贝母的野生植物生长,但当时其花期已过,并且已经有成熟果实出现。等我“五一”假期再次深入其中,发现这一片天目贝母已经开始枯萎休眠。

去年4月16日看到的天目贝母的结果株,果实是挺立向上的,与下垂的花朵刚好相反,花朵的子房受精后花梗开始转向朝上。

去年4月16日看到的天目贝母的果实是挺立向上的,六棱形的蒴果具有很宽的翅状突起。

  为了弄清这种野生贝母真实的身份,今年早春时节,我就开始跟踪关注其生长状况。在平原地区的浙贝母通常立春后就会出苗,高山上相对要晚半个月左右。3月9日那天,我出发去高山上一探究竟,进山的道路困难重重,因为冻雨造成大量树枝折断,挡住了前进的通道。

  好在天目贝母生长得相当不错,有的已经有花蕾了,但还没有开放花朵。那天,天气不错,林子里的景象与去年4月16日时的完全不同,落叶树的叶片都没有发芽,地面上的小草有不少长得十分鲜绿。我在原先有天目贝母生长地方的附近又发现了许多天目贝母植株。

这是3月9日拍摄到的景象,花蕾还没有伸展出来,但一周后即可开放,开花的进程可谓神速。

这是3月9日拍摄到的景象,植株在经历冻雨灾害后仍然长势旺盛,部分被折断的树枝碾压覆盖,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我发现天目贝母有一个与浙贝母不一样的特点,野生天目贝母的植株都是丛生状的,而野生浙贝母多数是零星分散生长的。这表明天目贝母同一果实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浙贝母的种子萌发率要低一些。不过丛生状的植株多数是年轻的嫩苗,到成熟植株时,许多生长弱的小苗都会被自然淘汰掉。

天目贝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植株普遍是丛生性的,表明其种子萌发率是相当高的,一丛植株应该是同一成熟果实的种子萌发所致,这与野生浙贝母的情况有明显不同。

这里天目贝母的年轻植株是不少的,一丛植株大约有10-20苗,几年后弱的小苗会被自然淘汰,剩下不多的壮苗继续生长并开花结实。

这是一个单独的居群,与另外两个生长点相距较远,其中一株已有花苞。

  这次跟踪观察,我又新发现另外2个生长点,植株总数量达几百株。为了便于观察研究,我采挖2株带花苞的植株回来栽种。两天后,由于市区气温明显比高山上的高,花蕾很快就绽放开来。我发现其花朵都是下垂的,但花瓣的开放度远比浙贝母的大。浙贝母的花朵像个小铃铛,天目贝母的花瓣完全展开时会接近水平的状态。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呈鲜黄色,没有任何花斑,只有绿色分叉的脉纹,完全开放时花瓣可以撑开至接近水平状,雄蕊和花柱靠合在一起,柱头较小。

  花朵绽放开来,种类的鉴定就能顺利进行。它的花瓣是纯粹的鲜黄色,除了有整齐的绿色脉纹外,没有浙贝母那样的紫色网格状的斑纹。加上其具有与浙贝母差不多的鳞茎,特征与新版《浙江植物志》上收载的天目贝母基本相符,后来我又请教了其他植物专家,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天目贝母。由此,宁波又新添一个重量级的珍稀植物成员。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呈鲜黄色,没有任何花斑,只有绿色分叉的脉纹,脉纹非常细腻均匀和有规律。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放大图,除了有绿色的脉纹外没有任何其他花斑。

天目贝母的地下都有扁球形的鳞茎,属于早春短命植物,生长期极短,从出苗到枯败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粗壮的茎杆有较大的鳞茎。

  对天目贝母的花朵进行仔细解剖观察后,我发现其花瓣比浙贝母的大一倍以上,柱头却比浙贝母的小许多。每个花瓣内侧基部的中脉处有发达的蜜腺,在背面呈显著突起。

天目贝母(左)与浙贝母(右)的花朵对比,花瓣的大小与花纹相去甚远,后者雄蕊较展开,柱头较发达。

  天目贝母的叶片较宽,花朵着生于植株的顶端,基部有2~3个苞片,苞片的先端卷曲不明显,而浙贝母的苞片先端卷曲十分显著,由此可以区别二者。天目贝母的每个植株具有1-2朵花,有的居然有4个花蕾。花朵具有1-2cm的花梗,花朵下垂,但是子房授精后,花朵开始转向朝上生长,到果实成熟时果柄是完全直伸的。

天目贝母(右)与浙贝母(左)的花朵对比,前者花瓣撑开度高,后者只是略微打开,花朵数通常是浙贝母多些,二者的苞片差异显著。

  天目贝母雄蕊的花丝其实是背部着生的,但植物志记载为基部着生。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花丝顶部强烈收缩成细丝状,形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关节。这一点与百合属的植物很相似。其花粉粒呈椭圆形,长径约75微米,与浙贝母的相近。

天目贝母的成熟果实,呈六棱形,薄片状种子已成熟,表明此种环境是比较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

天目贝母的花被片腹面放大图,主脉的基部有发达的绿色花蜜腺,透明的花蜜清晰可见。

天目贝母的雄蕊,花丝并非基着,而是典型的背着,着生处的花丝显著变细,这个特征与百合属植物的花朵十分相似。

早春时节的高山上,已有虫子出来活动将其花瓣啃咬出孔洞来。

  3月17日,是个下雨天,我冒雨再次回访正在开花中的天目贝母现场。这时多数的天目贝母已经进入到盛花期,只有少数还是花苞。其花期的确是出奇早,比植物志记载的花期在4月要早了半个月到20天。

天目贝母的花朵像个铃铛一样下垂,花朵顶生,花的苞片比叶片纤细,但先端卷曲不明显,多数植株只开1-2朵花。

  细雨中的天目贝母花朵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下垂的花朵呈嫩黄色,配以青翠欲滴的嫩叶,有种特别的美感,堪称另一种不可多得的仙草。

天目贝母的花朵开在茎的顶端,茎上的叶片多数是3叶轮生,有时是4-5叶轮生,也有对生和互生的情况。

个别天目贝母的植株可以开出4个花朵,这与记载的情况有一定出入,属于十分罕见的现象。

早春时节的高山上,已有虫子出来活动将其花瓣啃咬出孔洞来。

  3月16日,我们在象山的高山上看到野生浙贝母也刚刚开花,二者的花期基本相同。而在龙观乡人工栽种的浙贝母田里,一周前已经大片开花了。由此可见,高山上的浙贝母和天目贝母的花期比平原地区的晚了大约一周时间。

象山高山上的野生浙贝母刚刚开花,花期与天目贝母差不多。

龙观乡人工栽种的浙贝母刚刚开花,平原地区的花期比高山上相对要早一周到10天时间。

  龙观乡的这片山谷环境位于五龙潭景区附近,境内山林面积广阔,地形十分复杂,人迹罕至,林木茂盛,珍稀物种丰富。这是一个可以代表宁波四明山物种的理想之所,同时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程度很高的区域。这主要得益于保存良好的原生态植被,希望这样的原生态能一直保持下去。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物种被我们所发现。

天目贝母的生境附近有条溪流,水质清澈。

  作者:林海伦 宁波市药品检验所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