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从卖产品到卖产线 “宁波军团”海外掘金新风向
2024-05-23 06:5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容百科技办公大楼。

宁波是外向型经济大市。一直以来,海外业务是宁波上市公司的重要支撑,部分企业已逐步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

Choice数据显示,A股宁波上市公司中,有近八成(94家)涉及海外业务。2023年,这些上市甬企合计实现境外收入1639.15亿元,较上年增加154.9亿元,同比增长10%;境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提高至20%。

谁是“宁波军团”出海尖兵,在新形势下又有哪些特点?

“海外掘金”风生水起

据统计,2023年,共有24家上市甬企港澳台及境外收入超10亿元。其中,均胜电子(421.60亿元)、东方日升(186.88亿元)、继峰股份(147.55亿元)居前三位。这3家公司海外营收之和接近A股宁波军团海外营收的半壁江山。

21家上市甬企境外收入实现正增长,长鸿高科(326.38%)、宁波东力(265.94%)、贝隆精密(213.42%)、东方电缆(130.56%)等此前“出海”业务体量较小的甬企均表现出色。

境外收入同比增加超10亿元的上市甬企包括均胜电子、博威合金、宁波华翔、东方日升、拓普集团、继峰股份、金田股份等。

而从出口业务行业分布来看,在海外营收超10亿元的24家甬企中,汽车零部件、光伏设备占了绝对优势,分别有9家和4家。加上杉杉股份(锂电池),14家上市甬企海外营收规模占全部宁波A股海外营收总额的近65%。这与我国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高度吻合。

得益于早年完成的全球化布局,均胜电子在如今的汽车“出海”大潮中格外显眼,无论是业绩表现还是发展势头,均遥遥领先。

财报显示,2023年,均胜电子海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76%;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合计约737亿元,其中约60%为国外订单。今年一季度,均胜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实现盈利。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欧洲区营收增长6.7%,毛利率增长4.9%。

目前,均胜全球化布局基本锚定三大主要的汽车产业链集群,在全球汽车主要出产国设有多个核心研究中心与生产工厂,形成了包括以美国为核心由美墨加协定维系的北美产业链集群,以德、法为核心辐射中东欧的欧洲产业链集群,以中、日、韩为多核心的亚洲产业链集群。

作为“宁波军团”出海光伏领域主力军的东方日升,其主要业务涵盖光伏电站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财报显示,2023年,该公司境外营收186.88亿元,同比增长11.09%;境外收入毛利率达21.80%,高于境内收入毛利率(15.34%),同比增长15.08%。2023年,东方日升海外电池、组件产能有效释放,北美组件市场实现规模化出货,尤其是巴西、匈牙利、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新兴市场,组件出货实现较大突破。

记者梳理发现,宁波头部企业“出海”靠的不是低价、走量模式,而是十分强调品牌形象与产品品质。

一批宁波上市公司已经在海外赢得了品牌溢价——博威合金实现国外营收99.06亿元,同比增长60.06%,占总营收55.79%。国外市场毛利率为23.68,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14.27%),同比增长8.83%;宁波华翔实现国外营收45.89亿元,同比增长77.20%,占总营收19.75%。国外市场毛利率为9.67%,同比增长6.45%;激智科技实现国外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66.98%,占总营收33.73%。国外市场毛利率为24.07%,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6.51%),同比增长5.82%……

“乘风破浪”各有各招

进入2024年,A股宁波上市公司“出海”投资或并购可谓方兴未艾。

截至目前,已有15家A股甬企涉及境外投资,合计交易金额约78亿元,涉及汽车零部件、半导体、通用设备、电池等多个行业,足迹遍布欧洲、东南亚、北美洲等地区。

目前,宁波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途径包括“借船出海”(海外投资)、“造船出海”(海外自主研发)、股权并购。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A股宁波上市公司“出海潮”,与8年前扎堆海外“重金”并购大有不同。

从投资方式来看,宁波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增资、收购股权、投资项目实现“出海”;投资目的大都集中在补充公司生产线、扩大海外市场、借力海外品牌发展等。

除了以往热门的欧美地区,宁波企业投资触角还延伸至中东、东南亚、北美洲等地区。

5月14日,夏厦精密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1500万美元用于设立夏厦新加坡有限公司,并由其在越南投资设立夏厦越南有限公司,新建越南生产基地用于年产100万套精密传动结构产品项目计划。

4月以来,比依股份、继峰股份、君禾股份等8家A股宁波上市公司纷纷公告海外投资布局。

如今,宁波企业对外投资愈发务实,既有博威合金31.50亿元的“大手笔”,也有金田股份199万元的“精打细算”。而且,大部分宁波企业采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4月23日,博威合金发布了关于投资建设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扩产项目增加投资项目并追加投资金额的公告,拟在美国增加2GW TOPCon电池片扩产项目。而在美国投建年产2GW TOPCon组件及2GW TOPCon电池片扩产项目的投资主体,就是博威尔特(越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追加在美国建设光伏电池工厂后,投资金额提高到31.5亿元。

除了产品出口、海外建厂外,模式“出海”也成为宁波企业的一大“新意”。

近年来,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汽配链上的宁波企业在产品竞争力之上还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进行品牌输出。

继峰股份长期在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座椅系统领域进行定制化开发,按照各个品牌车型的区别进行适应性改造,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客户包括奥迪、宝马、捷豹路虎、保时捷等。

均普智能在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消费品及工业机电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工业数字化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已用于戴姆勒、采埃孚、吉凯恩集团等客户的数字化车间改造。

今年2月,在三元高电压领域已积累了多年研发经验的容百科技公告称,与LGES签署了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磷酸锰铁锂、无前驱体正极材料、中镍高电压等材料领域,在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容百科技的此次“技术出海”,成为“出海”新模式的又一亮点。容百科技表示,基于双方的合作开发成果,公司材料将导入LGES及其终端客户。同时,除协议涉及的领域,公司与LGES将陆续在其他前沿材料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相关产品规模化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宁波上市公司中,已明确公告揽获海外新项目定点的订单金额合计超133亿元。其中,“海外吸金”能力最强的当属继峰股份。

4月30日,继峰股份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格拉默继峰(德国)已收到德国宝马的提名信,成为乘用车座椅总成的供应商,将在欧洲地区为德国宝马开发、生产前后排座椅总成产品。该项目预计自2027年下半年开始,生命周期为8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120亿元。目前,继峰股份乘用车座椅定点全生命周期金额已超650亿元。

此外,收获海外项目定点的还有松原股份(4156万欧元)、德昌股份(2.74亿元)等。记者 张恒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从卖产品到卖产线 “宁波军团”海外掘金新风向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05-23 06:53:00

容百科技办公大楼。

宁波是外向型经济大市。一直以来,海外业务是宁波上市公司的重要支撑,部分企业已逐步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

Choice数据显示,A股宁波上市公司中,有近八成(94家)涉及海外业务。2023年,这些上市甬企合计实现境外收入1639.15亿元,较上年增加154.9亿元,同比增长10%;境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提高至20%。

谁是“宁波军团”出海尖兵,在新形势下又有哪些特点?

“海外掘金”风生水起

据统计,2023年,共有24家上市甬企港澳台及境外收入超10亿元。其中,均胜电子(421.60亿元)、东方日升(186.88亿元)、继峰股份(147.55亿元)居前三位。这3家公司海外营收之和接近A股宁波军团海外营收的半壁江山。

21家上市甬企境外收入实现正增长,长鸿高科(326.38%)、宁波东力(265.94%)、贝隆精密(213.42%)、东方电缆(130.56%)等此前“出海”业务体量较小的甬企均表现出色。

境外收入同比增加超10亿元的上市甬企包括均胜电子、博威合金、宁波华翔、东方日升、拓普集团、继峰股份、金田股份等。

而从出口业务行业分布来看,在海外营收超10亿元的24家甬企中,汽车零部件、光伏设备占了绝对优势,分别有9家和4家。加上杉杉股份(锂电池),14家上市甬企海外营收规模占全部宁波A股海外营收总额的近65%。这与我国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高度吻合。

得益于早年完成的全球化布局,均胜电子在如今的汽车“出海”大潮中格外显眼,无论是业绩表现还是发展势头,均遥遥领先。

财报显示,2023年,均胜电子海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76%;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合计约737亿元,其中约60%为国外订单。今年一季度,均胜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实现盈利。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欧洲区营收增长6.7%,毛利率增长4.9%。

目前,均胜全球化布局基本锚定三大主要的汽车产业链集群,在全球汽车主要出产国设有多个核心研究中心与生产工厂,形成了包括以美国为核心由美墨加协定维系的北美产业链集群,以德、法为核心辐射中东欧的欧洲产业链集群,以中、日、韩为多核心的亚洲产业链集群。

作为“宁波军团”出海光伏领域主力军的东方日升,其主要业务涵盖光伏电站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财报显示,2023年,该公司境外营收186.88亿元,同比增长11.09%;境外收入毛利率达21.80%,高于境内收入毛利率(15.34%),同比增长15.08%。2023年,东方日升海外电池、组件产能有效释放,北美组件市场实现规模化出货,尤其是巴西、匈牙利、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新兴市场,组件出货实现较大突破。

记者梳理发现,宁波头部企业“出海”靠的不是低价、走量模式,而是十分强调品牌形象与产品品质。

一批宁波上市公司已经在海外赢得了品牌溢价——博威合金实现国外营收99.06亿元,同比增长60.06%,占总营收55.79%。国外市场毛利率为23.68,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14.27%),同比增长8.83%;宁波华翔实现国外营收45.89亿元,同比增长77.20%,占总营收19.75%。国外市场毛利率为9.67%,同比增长6.45%;激智科技实现国外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66.98%,占总营收33.73%。国外市场毛利率为24.07%,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6.51%),同比增长5.82%……

“乘风破浪”各有各招

进入2024年,A股宁波上市公司“出海”投资或并购可谓方兴未艾。

截至目前,已有15家A股甬企涉及境外投资,合计交易金额约78亿元,涉及汽车零部件、半导体、通用设备、电池等多个行业,足迹遍布欧洲、东南亚、北美洲等地区。

目前,宁波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途径包括“借船出海”(海外投资)、“造船出海”(海外自主研发)、股权并购。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A股宁波上市公司“出海潮”,与8年前扎堆海外“重金”并购大有不同。

从投资方式来看,宁波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增资、收购股权、投资项目实现“出海”;投资目的大都集中在补充公司生产线、扩大海外市场、借力海外品牌发展等。

除了以往热门的欧美地区,宁波企业投资触角还延伸至中东、东南亚、北美洲等地区。

5月14日,夏厦精密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1500万美元用于设立夏厦新加坡有限公司,并由其在越南投资设立夏厦越南有限公司,新建越南生产基地用于年产100万套精密传动结构产品项目计划。

4月以来,比依股份、继峰股份、君禾股份等8家A股宁波上市公司纷纷公告海外投资布局。

如今,宁波企业对外投资愈发务实,既有博威合金31.50亿元的“大手笔”,也有金田股份199万元的“精打细算”。而且,大部分宁波企业采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4月23日,博威合金发布了关于投资建设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扩产项目增加投资项目并追加投资金额的公告,拟在美国增加2GW TOPCon电池片扩产项目。而在美国投建年产2GW TOPCon组件及2GW TOPCon电池片扩产项目的投资主体,就是博威尔特(越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追加在美国建设光伏电池工厂后,投资金额提高到31.5亿元。

除了产品出口、海外建厂外,模式“出海”也成为宁波企业的一大“新意”。

近年来,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汽配链上的宁波企业在产品竞争力之上还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进行品牌输出。

继峰股份长期在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座椅系统领域进行定制化开发,按照各个品牌车型的区别进行适应性改造,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客户包括奥迪、宝马、捷豹路虎、保时捷等。

均普智能在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消费品及工业机电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工业数字化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已用于戴姆勒、采埃孚、吉凯恩集团等客户的数字化车间改造。

今年2月,在三元高电压领域已积累了多年研发经验的容百科技公告称,与LGES签署了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磷酸锰铁锂、无前驱体正极材料、中镍高电压等材料领域,在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容百科技的此次“技术出海”,成为“出海”新模式的又一亮点。容百科技表示,基于双方的合作开发成果,公司材料将导入LGES及其终端客户。同时,除协议涉及的领域,公司与LGES将陆续在其他前沿材料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相关产品规模化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宁波上市公司中,已明确公告揽获海外新项目定点的订单金额合计超133亿元。其中,“海外吸金”能力最强的当属继峰股份。

4月30日,继峰股份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格拉默继峰(德国)已收到德国宝马的提名信,成为乘用车座椅总成的供应商,将在欧洲地区为德国宝马开发、生产前后排座椅总成产品。该项目预计自2027年下半年开始,生命周期为8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120亿元。目前,继峰股份乘用车座椅定点全生命周期金额已超650亿元。

此外,收获海外项目定点的还有松原股份(4156万欧元)、德昌股份(2.74亿元)等。记者 张恒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