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我陪孩子读经典 | 用走读的方式感受家乡历史文化
2024-05-25 20:2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四明大地书声琅琅、书香宁波馥郁芬芳。中国宁波网特别推出“我陪孩子读经典”栏目,全面深入报道全市各地读经典的特色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感受文字之美、文学之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带动广大市民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滋养、沉淀文化底蕴。

活动现场。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通讯员 杨洋 文/摄

  “我画的是鸣鹤古镇的马头墙”、“看尽六街皆笭箵,早潮初过夜潮生。我画的是清朝诗人笔下东大街的热闹集市。”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慈溪市观海卫镇卫东村萌娃观观团和卫前幼儿园观城中心分园的小朋友们,在向老师们展示、分享他们所画的家乡风景。

  5月25日下午,一场由观海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志办主办的“行走中的卫城——‘我陪孩子读经典’暨‘读卫志 走卫城’”活动走进观海卫镇卫东村,十多位孩子和家长聚在一起,通过走读的方式,去接触和了解他们所生活的城市的文化。

  据了解,观海卫是我国明清时期东南海防重卫,城镇为“刘基基之,汤和成之”,其三十六街七十二弄的格局沿袭至今,构成了卫城老城区独特的街貌。

  “这一条就是我们的老城墙,长有五里一百一十一步(3060米),高二丈四尺,阔三丈。”来自观海卫镇志办的莫非老师向小朋友介绍道,“这张图是拱宿门外的场景,有着国内罕见的二道护城河水系。”莫非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他近期刚画的北城墙手绘图稿,讲述着观海卫靠山面海、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

  一卷方志,纵览古今。小朋友们听完书中的历史,跟随莫非老师和稻读公社观海卫分会老师的脚步,开启探索家乡历史的脚步。在紫霞洞的屋内,小朋友亲手触摸山洞的历史遗迹;在途经护城河旧址时,可以看到还剩三米多高的老城墙遗址。通过走读家乡的形式,让小朋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历史知识。

  “这个是我们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印糕板,它旁边是儿时我们算数用的算盘。”在卫东村的乡风文明馆里,老师们给孩子亲切介绍着这些历史上的老物件,小朋友怀揣好奇心细细观察、体验。

  本次活动通过共读历史、走读古迹、探访故居,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撒下热爱阅读、热爱地域文化的种子。“我就住在卫东村附近,但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巷子里的那些老屋、老墙有这样一段历史,我感觉很有意义。”来自卫东村萌娃观观团的刘同学说道。

  近年来,该镇筹建乡镇首个地方文献馆,用心培育“卫”文化,围绕“我陪孩子读经典”“阅见卫城”“公益书集”等主题,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阵地,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用“小读本”撬动“大文明”,崇尚践行“浙风十礼·学有礼”,共同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我陪孩子读经典 | 用走读的方式感受家乡历史文化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5-25 20:22:00

  宁网编前语

  四明大地书声琅琅、书香宁波馥郁芬芳。中国宁波网特别推出“我陪孩子读经典”栏目,全面深入报道全市各地读经典的特色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感受文字之美、文学之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带动广大市民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滋养、沉淀文化底蕴。

活动现场。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通讯员 杨洋 文/摄

  “我画的是鸣鹤古镇的马头墙”、“看尽六街皆笭箵,早潮初过夜潮生。我画的是清朝诗人笔下东大街的热闹集市。”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慈溪市观海卫镇卫东村萌娃观观团和卫前幼儿园观城中心分园的小朋友们,在向老师们展示、分享他们所画的家乡风景。

  5月25日下午,一场由观海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志办主办的“行走中的卫城——‘我陪孩子读经典’暨‘读卫志 走卫城’”活动走进观海卫镇卫东村,十多位孩子和家长聚在一起,通过走读的方式,去接触和了解他们所生活的城市的文化。

  据了解,观海卫是我国明清时期东南海防重卫,城镇为“刘基基之,汤和成之”,其三十六街七十二弄的格局沿袭至今,构成了卫城老城区独特的街貌。

  “这一条就是我们的老城墙,长有五里一百一十一步(3060米),高二丈四尺,阔三丈。”来自观海卫镇志办的莫非老师向小朋友介绍道,“这张图是拱宿门外的场景,有着国内罕见的二道护城河水系。”莫非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他近期刚画的北城墙手绘图稿,讲述着观海卫靠山面海、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

  一卷方志,纵览古今。小朋友们听完书中的历史,跟随莫非老师和稻读公社观海卫分会老师的脚步,开启探索家乡历史的脚步。在紫霞洞的屋内,小朋友亲手触摸山洞的历史遗迹;在途经护城河旧址时,可以看到还剩三米多高的老城墙遗址。通过走读家乡的形式,让小朋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历史知识。

  “这个是我们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印糕板,它旁边是儿时我们算数用的算盘。”在卫东村的乡风文明馆里,老师们给孩子亲切介绍着这些历史上的老物件,小朋友怀揣好奇心细细观察、体验。

  本次活动通过共读历史、走读古迹、探访故居,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撒下热爱阅读、热爱地域文化的种子。“我就住在卫东村附近,但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巷子里的那些老屋、老墙有这样一段历史,我感觉很有意义。”来自卫东村萌娃观观团的刘同学说道。

  近年来,该镇筹建乡镇首个地方文献馆,用心培育“卫”文化,围绕“我陪孩子读经典”“阅见卫城”“公益书集”等主题,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阵地,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用“小读本”撬动“大文明”,崇尚践行“浙风十礼·学有礼”,共同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