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4年4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
当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75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3656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8916人。
这也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128个月公布月报数据,释放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的强烈信号。
从查处问题类型看,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4月共查处问题3827起,占当月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数的87.7%。
4月查处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3类问题,分别占当月查处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45.5%、22.4%、13.6%。
从查处级别看,4月,全国共查处省部级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起,地厅级领导干部问题65起,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问题736起,查处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8953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1.8%。
在5月末公布月报数据,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端午临近,纠治“四风”又来到必抓的一个节点。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从每个节点、具体问题抓起,形成了驰而不息的工作节奏、上下一体的同频共振。
春节、“五一”、端午、国庆等节假日,都是纠治“四风”的重要节点,也是干部作风的“考点”。随着一个个节点变成作风建设“加油站”、一个个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逐步解决,节日风气得到有效净化,作风状况实现整体好转。但要警惕的是,“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有的还会变本加厉。纠治“四风”,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值得注意的是,和月报一起出现的还要一个重要提醒:深化纠治违规公务接待问题。
仔细分析月报数据,可以看到,4月查处的违规吃喝问题,占到了当月查处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22.4%,也是突出问题之一。
违规吃喝问题中,“吃公函”是较为突出的一种现象。
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坚持问题导向,对纠治“吃公函”等违规公务接待问题作出部署。
公务接待是群众观察和评价党风政风的重要窗口,是基层干部近距离感受上级机关作风状况的直接渠道,关乎党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规范公务接待作为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小切口”,立规矩、明责任、纠偏差,公务接待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费用总体下降,务实节约的风气不断浓厚。
但也要看到,公务接待中的不正之风尚未完全根除,有的基层单位信奉“排场大小代表诚意多少”、“接待就是生产力”,顶格接待、超标准吃喝屡见不鲜;有的上级部门到基层开展公务活动,接受层层陪同,不按规定交纳费用,没有带头改作风树新风。
4月24日,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8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对违规吃喝问题亮剑。公开通报涉及“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等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
其中就包括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超标准接待、“吃公函”等问题。2019年至2021年,新平县人民法院多次开展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无公函接待,冒用其他基层法院空白公函报销超标准费用等。时任院党组书记、院长马武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纠治违规公务接待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持续发力。
深化纠治违规公务接待问题,要坚持严查严处与源头治理一体推进,不断铲除违规问题滋生蔓延的制度土壤。
怎么治?
比如,聚焦公款这个关键,严肃纠治虚列公务接待、商务招待事项违规吃喝,套取会议费、办公费大吃大喝,“精致走账”等行为。
比如,推动有关地区、单位深入查找公务接待中的短板,建立健全公函接待等制度规定,注重协调配套、相互衔接,确保立得住、行得通、管得好。
比如,推动公务餐改革,通过数字化改革,在试点的市、县内,公务人员一律在机关食堂或镇街固定就餐点自费扫码用餐,逐步实现公务活动“零接待”。
再如,分析查处问题情况,因把握公务接待政策不精准、履行程序不严格等因素,导致的轻微违规违纪问题占有一定比例,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纪律教育。
端午假期将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四风”问题,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多渠道发现问题线索,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对风腐交织问题同查同治,对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对相关纪律规定、政策要求的宣传解读、案例警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引领崇廉尚俭新风尚。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