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相当于注满8个游泳池!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2024-05-26 21:2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金鹭 通讯员 甬轨君

  今天(5月26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到位,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顺利“破水而出”。

  这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主塔施工阶段,为后续进行架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象山港跨海大桥全长8.26公里,跨海段桥梁长6.24公里,是国内首座市域(郊)铁路跨海大桥。

  本次浇筑的主墩承台平面长为60.5米,宽为35米,总厚度为10米,采用双壁钢围堰结构施工。

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承台使用钢筋1740余吨,浇筑混凝土达1.66万立方米,相当于注满约8个标准游泳池。

  浇筑如此大体积的混凝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悉,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化热”,导致混凝土温度急剧升高。若控制不当,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我们采用了智能温控及冷却水循环系统,实时监控混凝土温度,通过控制冷却水进水温度、水流速度和通水持续时间,精准调控混凝土内外温度差,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宁波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许潇凯介绍。

  此外,混凝土一旦开始浇筑,就不能中断。但受到场所限制,拌合站单次储备最大浇筑方量只有2000立方米,还不到混凝土总需求量的八分之一。

  因此,在浇筑过程中,施工队通过砂石料船“边浇筑边供料”的方式,进行连续作业。三次浇筑,共耗费近200小时,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为保障混凝土运输、施工安全高效进行,宁波轨道交通利用象山港跨海大桥信息化指挥中心实时监控海上施工情况,通过监控施工船舶位置、提供导航信息、监测风速等级变化,及时发布撤离避风的通知,并不断更新相关的应急信息,以确保海上施工安全。

护航海上施工。

  此外,宁波轨道交通联合宁波海事部门在海上配合巡逻等方面作了精密部署。

  “海事部门实施闭环管理,通过‘陆域+水域+空域’立体巡航的方式,打造立体监管保障网。”宁波宁海海事处一级行政执法员金明明说。

  与此同时,在象山港跨海大桥南岸预制梁场,象山港跨海大桥首榀预制铁路箱梁也已顺利浇筑,标志着象山港跨海大桥进入了箱梁预制生产阶段。

  除了现场浇筑,该大桥还将采用箱梁预制生产的方式,通过工厂“流水线”模式进行精密加工,实现生产方式“工厂化、大型化、标准化、装配化”。

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象山港跨海大桥是宁波至象山市域铁路——象山线的控制性节点工程。象山线连接宁波城区与象山县,工程自4、7号线换乘站小洋江站引出,经云龙、横溪、塘溪、咸祥后跨越象山港,后经贤庠、大徐进入象山县城设置人民广场站、南部新城站后至线路终点大目湾站,全线长约61.45公里,共设10座车站。

  目前,全线已有10座车站开工建设,5座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8座隧道贯通。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相当于注满8个游泳池!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5-26 21:2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金鹭 通讯员 甬轨君

  今天(5月26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到位,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顺利“破水而出”。

  这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主塔施工阶段,为后续进行架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象山港跨海大桥全长8.26公里,跨海段桥梁长6.24公里,是国内首座市域(郊)铁路跨海大桥。

  本次浇筑的主墩承台平面长为60.5米,宽为35米,总厚度为10米,采用双壁钢围堰结构施工。

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承台使用钢筋1740余吨,浇筑混凝土达1.66万立方米,相当于注满约8个标准游泳池。

  浇筑如此大体积的混凝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悉,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化热”,导致混凝土温度急剧升高。若控制不当,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我们采用了智能温控及冷却水循环系统,实时监控混凝土温度,通过控制冷却水进水温度、水流速度和通水持续时间,精准调控混凝土内外温度差,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宁波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许潇凯介绍。

  此外,混凝土一旦开始浇筑,就不能中断。但受到场所限制,拌合站单次储备最大浇筑方量只有2000立方米,还不到混凝土总需求量的八分之一。

  因此,在浇筑过程中,施工队通过砂石料船“边浇筑边供料”的方式,进行连续作业。三次浇筑,共耗费近200小时,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为保障混凝土运输、施工安全高效进行,宁波轨道交通利用象山港跨海大桥信息化指挥中心实时监控海上施工情况,通过监控施工船舶位置、提供导航信息、监测风速等级变化,及时发布撤离避风的通知,并不断更新相关的应急信息,以确保海上施工安全。

护航海上施工。

  此外,宁波轨道交通联合宁波海事部门在海上配合巡逻等方面作了精密部署。

  “海事部门实施闭环管理,通过‘陆域+水域+空域’立体巡航的方式,打造立体监管保障网。”宁波宁海海事处一级行政执法员金明明说。

  与此同时,在象山港跨海大桥南岸预制梁场,象山港跨海大桥首榀预制铁路箱梁也已顺利浇筑,标志着象山港跨海大桥进入了箱梁预制生产阶段。

  除了现场浇筑,该大桥还将采用箱梁预制生产的方式,通过工厂“流水线”模式进行精密加工,实现生产方式“工厂化、大型化、标准化、装配化”。

象山港跨海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象山港跨海大桥是宁波至象山市域铁路——象山线的控制性节点工程。象山线连接宁波城区与象山县,工程自4、7号线换乘站小洋江站引出,经云龙、横溪、塘溪、咸祥后跨越象山港,后经贤庠、大徐进入象山县城设置人民广场站、南部新城站后至线路终点大目湾站,全线长约61.45公里,共设10座车站。

  目前,全线已有10座车站开工建设,5座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8座隧道贯通。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