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最新发现!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珍贵影像首度公开
2024-06-03 07:3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视频制作:记者 崔引

中国宁波网记者 崔引

6月2日,在2024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近代上林湖越窑秘色瓷文化国际传播史研究成果研讨会”在“秘色瓷都”浙江慈溪召开,活动由慈溪越窑秘色瓷文化促进会、慈溪市外语协会联合主办,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协办。

该活动也是慈溪首届“柴烧龙窑”主题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上,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徐伟明向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分享了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活动现场,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徐伟明向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分享了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记者 崔引 摄

活动现场,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徐伟明向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分享了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记者 崔引 摄

上林湖越窑遗址被誉为世界最大的“露天青瓷博物馆”,不仅是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也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皇室御用“秘色瓷”的唯一原产地,曾两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935年5月15日,中国“古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先生实地考察上林湖越窑遗址并研究发文,被公认为发现上林湖越窑遗址中国第一人。

2017年,慈溪市为推进上林湖越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组建了一支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队伍,徐伟明报名成为1号志愿者,在2018年获评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全国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提名奖。

为了推动青瓷文化的国际传播,徐伟明近年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越窑秘色瓷文化的光影记录和海外文献收集整理,试图解答“近代上林湖越窑秘色瓷文化的海外传播从何起源?第一个调查上林湖越窑的西方学者是谁?如何证明上林湖是海外陶瓷研究者心中的‘瓷艺圣地’?”等问题。

2024年龙年正月初一,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徐伟明在查阅英文文献时发现了美国人普拉玛(James Marshall Plumer)于1935年7月在慈溪上林湖荷花芯窑址拍摄的系列照片,以及发表在《伦敦新闻画报》等海外刊物上的上林湖越窑遗址报道文章,一段尘封了近90年的上林湖考古历史被揭开。

1937年3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发的普拉玛拍摄的上林湖越窑窑址的照片。徐伟明 提供

1937年3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发的普拉玛拍摄的上林湖越窑窑址的照片。徐伟明 提供

普拉玛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艺术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职于中国福州、上海等地海关。

1935年6月和7月,当时在上海海关工作的普拉玛相继考察了福建水吉建窑遗址和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拍摄照片并采集窑址瓷片标本运回美国研究。

普拉玛是第一个通过实地调查,宣告发现建窑和越窑秘色瓷来源的西方学者。根据普拉玛文章所记载,1935年春天,普拉玛从一个中国朋友那收到了3片绿釉瓷片礼物,他到杭州后打听到这些瓷片源自上林湖,在杭州时任之江大学校长美国人费佩德博士(Robert Ferris Fitch)和在余姚的传教士邓肯女士的协助下,普拉玛于1935年7月上旬来到了上林湖南岸开启田野调查,同行的是一位由邓肯女士推荐的本地人杨先生作向导并把当地的方言转换成国语(普通话)讲述给普拉玛。

1937年,已在密歇根大学任教的普拉玛先后在英国《伦敦新闻画报》、美国《伊斯兰艺术》、日本《考古学会杂志》上发表了3篇上林湖越窑窑址专题文章,是最早系统性地向世界介绍上林湖越窑秘色瓷遗址的海外学者,为中国越窑秘色瓷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出积极贡献,他的文章激发了英国陶瓷学者白兰士敦、日本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等到上林湖越窑遗址实地考察与研究的兴趣。

普拉玛的窑址考察报道为东西方陶瓷文化的交流架设了重要桥梁,使上林湖越窑遗址成为全球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让世界加深了对上林湖秘色瓷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认知,在秘色瓷文化的国际传播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现场展示了从海外购回的1929年发行的《东方艺术》(Eastern Art)杂志原版纸质文献。徐伟明 提供

分享会上展示了由普拉玛拍摄的一批现存最早的上林湖荷花芯越窑窑址人物实景照片,以及已知最早的专题系列报道上林湖越窑遗址的英文报刊原文,其中标注有上林湖越窑遗址的英文地图。

同时展示了从海外购回的1929年发行的《东方艺术》(Eastern Art)杂志原版纸质文献,这本距今已95年的原版书十分珍贵,近代史上由英国大维德爵士撰写的西方第一篇秘色瓷专题研究鉴赏文章《论秘色窑》(Some Notes on Pi-se Yao)就刊登其中。

在上海纽约大学左拉拉教授研究基础上,徐伟明还发现了普拉玛一段独特事迹。二战期间,普拉玛与梁思成等中美学者合作创建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地图,用于中美空军联合抗日作战行动,保护战区文物古迹免遭轰炸,普拉玛被盟军授予“古迹卫士”称号。

2024年恰逢普拉玛诞辰125周年,这位20世纪美国杰出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专家,他用镜头语言和文字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以及他参与美军第14航空队(又称“飞虎队”)抗日作战行动保护战区文物古迹免遭轰炸的事迹,成为中美一段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普拉玛的上林湖考古故事为青瓷文化国际传播史研究、海丝文化、宋韵文化、国际汉学、中美“飞虎队”情谊增添了生动实例。

参加研讨会的宁波相关高校与文博领域专家表示,这些首次发现的历史照片和文献填补了上林湖越窑秘色瓷文化研究的多个空白,丰富了慈溪城市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具有珍贵的史学和文献价值。

下一步,慈溪越窑秘色瓷文化促进会将联合慈溪市外语协会以及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相关上林湖研究外文文献的翻译宣传,通过青瓷文化遗产的“走出去”“请进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谱写和合共生的文明篇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做出新贡献。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最新发现!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珍贵影像首度公开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6-03 07:33:00

视频制作:记者 崔引

中国宁波网记者 崔引

6月2日,在2024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近代上林湖越窑秘色瓷文化国际传播史研究成果研讨会”在“秘色瓷都”浙江慈溪召开,活动由慈溪越窑秘色瓷文化促进会、慈溪市外语协会联合主办,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协办。

该活动也是慈溪首届“柴烧龙窑”主题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上,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徐伟明向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分享了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活动现场,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徐伟明向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分享了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记者 崔引 摄

活动现场,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徐伟明向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分享了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记者 崔引 摄

上林湖越窑遗址被誉为世界最大的“露天青瓷博物馆”,不仅是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也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皇室御用“秘色瓷”的唯一原产地,曾两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935年5月15日,中国“古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先生实地考察上林湖越窑遗址并研究发文,被公认为发现上林湖越窑遗址中国第一人。

2017年,慈溪市为推进上林湖越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组建了一支青瓷文化遗产志愿者队伍,徐伟明报名成为1号志愿者,在2018年获评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全国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提名奖。

为了推动青瓷文化的国际传播,徐伟明近年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越窑秘色瓷文化的光影记录和海外文献收集整理,试图解答“近代上林湖越窑秘色瓷文化的海外传播从何起源?第一个调查上林湖越窑的西方学者是谁?如何证明上林湖是海外陶瓷研究者心中的‘瓷艺圣地’?”等问题。

2024年龙年正月初一,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徐伟明在查阅英文文献时发现了美国人普拉玛(James Marshall Plumer)于1935年7月在慈溪上林湖荷花芯窑址拍摄的系列照片,以及发表在《伦敦新闻画报》等海外刊物上的上林湖越窑遗址报道文章,一段尘封了近90年的上林湖考古历史被揭开。

1937年3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发的普拉玛拍摄的上林湖越窑窑址的照片。徐伟明 提供

1937年3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发的普拉玛拍摄的上林湖越窑窑址的照片。徐伟明 提供

普拉玛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艺术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职于中国福州、上海等地海关。

1935年6月和7月,当时在上海海关工作的普拉玛相继考察了福建水吉建窑遗址和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拍摄照片并采集窑址瓷片标本运回美国研究。

普拉玛是第一个通过实地调查,宣告发现建窑和越窑秘色瓷来源的西方学者。根据普拉玛文章所记载,1935年春天,普拉玛从一个中国朋友那收到了3片绿釉瓷片礼物,他到杭州后打听到这些瓷片源自上林湖,在杭州时任之江大学校长美国人费佩德博士(Robert Ferris Fitch)和在余姚的传教士邓肯女士的协助下,普拉玛于1935年7月上旬来到了上林湖南岸开启田野调查,同行的是一位由邓肯女士推荐的本地人杨先生作向导并把当地的方言转换成国语(普通话)讲述给普拉玛。

1937年,已在密歇根大学任教的普拉玛先后在英国《伦敦新闻画报》、美国《伊斯兰艺术》、日本《考古学会杂志》上发表了3篇上林湖越窑窑址专题文章,是最早系统性地向世界介绍上林湖越窑秘色瓷遗址的海外学者,为中国越窑秘色瓷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出积极贡献,他的文章激发了英国陶瓷学者白兰士敦、日本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等到上林湖越窑遗址实地考察与研究的兴趣。

普拉玛的窑址考察报道为东西方陶瓷文化的交流架设了重要桥梁,使上林湖越窑遗址成为全球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让世界加深了对上林湖秘色瓷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认知,在秘色瓷文化的国际传播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现场展示了从海外购回的1929年发行的《东方艺术》(Eastern Art)杂志原版纸质文献。徐伟明 提供

分享会上展示了由普拉玛拍摄的一批现存最早的上林湖荷花芯越窑窑址人物实景照片,以及已知最早的专题系列报道上林湖越窑遗址的英文报刊原文,其中标注有上林湖越窑遗址的英文地图。

同时展示了从海外购回的1929年发行的《东方艺术》(Eastern Art)杂志原版纸质文献,这本距今已95年的原版书十分珍贵,近代史上由英国大维德爵士撰写的西方第一篇秘色瓷专题研究鉴赏文章《论秘色窑》(Some Notes on Pi-se Yao)就刊登其中。

在上海纽约大学左拉拉教授研究基础上,徐伟明还发现了普拉玛一段独特事迹。二战期间,普拉玛与梁思成等中美学者合作创建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地图,用于中美空军联合抗日作战行动,保护战区文物古迹免遭轰炸,普拉玛被盟军授予“古迹卫士”称号。

2024年恰逢普拉玛诞辰125周年,这位20世纪美国杰出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专家,他用镜头语言和文字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以及他参与美军第14航空队(又称“飞虎队”)抗日作战行动保护战区文物古迹免遭轰炸的事迹,成为中美一段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普拉玛的上林湖考古故事为青瓷文化国际传播史研究、海丝文化、宋韵文化、国际汉学、中美“飞虎队”情谊增添了生动实例。

参加研讨会的宁波相关高校与文博领域专家表示,这些首次发现的历史照片和文献填补了上林湖越窑秘色瓷文化研究的多个空白,丰富了慈溪城市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具有珍贵的史学和文献价值。

下一步,慈溪越窑秘色瓷文化促进会将联合慈溪市外语协会以及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相关上林湖研究外文文献的翻译宣传,通过青瓷文化遗产的“走出去”“请进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谱写和合共生的文明篇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做出新贡献。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