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安全行 | 玩转“高科技” 鄞州云龙“水陆空”立体式防溺水
2024-07-21 10:5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双百”惠民行第二季

  宁网编前语

  发生溺水悲剧,很可怕。但出现问题后不及时“亡羊补牢”,更加可怕。防溺水工作,是在筑生命之“网”,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宁波拥有超4700座的山塘小水库,同时又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防溺水工作面临的压力不小。2018年起,宁波开启全民预防大行动,政府、公安、家庭、社会一同构建“四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体系。至去年,已实现溺水亡人数“六连降”。

  防溺水工作,需要“全”力应对,以“新”破解,“严”抓落实。今年暑期,中国宁波网、甬派再次派出记者,随机走访4个曾发生过溺水警情或易出现这类警情的点位,了解当地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

  第四站就是鄞州云龙镇冠英村,也是本次走访行动的最后一站。

最后一站就是这里。本文图片由王晓峰/摄

  中国宁波网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郑蒙永

  防溺水工作,要上“心”也要上“新”。

  去年8月,全市首个无人机自动巡防系统在江北投入使用,一亮相就“吸睛”无数。因为它的出现,不仅提升了防溺水巡查效率,还解决了部分实际难题。但谁又能想到,如此“高大上”的系统,如今基层也玩得溜。

水质不错,因而平时来野泳的人不少。

  7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鄞州云龙镇冠英村,了解当地的防溺水工作情况。之所以选择这里,是“数据”给出的答案——当地政府使用快艇连巡一个月,排摸出8处野泳较多的点位,其中一处就是这里。

辅警在检查救援装备。

  穿过冠英村的河流不少,其中一条叫“蒋家漕”,水质不错且河面宽阔。记者沿河而行,发现不少大型公用河埠头已安装新型防护网,并且配有救生圈等装备。不过,这里不少民房依水而建,出门就是河。私人河埠头的防溺水工作,目前仍是一大“难点”。

巡逻经过的警用摩托。

  行至桥边一咖啡馆,记者偶遇骑着警用摩托车巡逻的辅警。

  得知记者来意后,他说:“天气热的时候,每天下午三点后都会有人下河戏水。我们或者网格员发现后,马上会把他们叫上来。除了我们‘陆上人马’外,还有空中的无人机巡逻,以及镇政府组织的快艇水巡。如果你要采访,那就再等等,时间差不多了……”

自动巡防的无人机出现。

  这一等,还真让记者等到了。下午4点左右,记者发现河上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确认这是一架无人机。盘旋一圈后,它就飞往其他地方。

  “我们这架无人机是相当智能的。规划好线路后,它会自动巡防并提醒,没电就自己飞回‘机场’充电。它和去年夏天江北投入的那个一样,同一款。”云龙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年底他们购入这一系统,今年防溺水时就用上了。“我们云龙辖区较大,水网又密集,单纯靠人巡‘亚历山大’。有了新型无人机,防溺水网络就能织得更密。”

巡逻快艇到来。

  没多久,又有一艘快艇出现在河面上。靠岸后,艇上一名工作人员打起电话,向后方汇报巡逻情况——受雷阵雨影响,暑气稍解,这次现场没有发现野泳人员。

  云龙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他们是“水陆空”三重联合巡防,但防溺水工作仍是任重道远,因为总有人喜欢冒险下河野泳。“实话实说,我们劝的时候,有些人不听的,还反怼我们,说从小在水里长大的,怎么可能会有事?”他说,这也是防溺水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点”。

河边的救援装备。

  这次的走访,可以说让记者大吃一惊。因为在惯有印象中,“水陆空”立体式防溺水,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般人是玩不转的。但这次的云龙之行,真是令人开了眼界。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科技改变生活。

辅警检查发现救生衣不见了,向后方汇报情况,请求补充。

  走访中,记者还采访了数名当地村民,听取他们关于防溺水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有村民表示,希望能在河流沿线增加一些救生装备。他认为,对老百姓来说,参与救援,最简单、最实用的就是竹竿。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建议很普遍,之前几站走访中,均有人提及。此外,还有村民希望能有专门的区域供大家戏水。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安全行 | 玩转“高科技” 鄞州云龙“水陆空”立体式防溺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7-21 10:52:00

  宁网编前语

  发生溺水悲剧,很可怕。但出现问题后不及时“亡羊补牢”,更加可怕。防溺水工作,是在筑生命之“网”,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宁波拥有超4700座的山塘小水库,同时又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防溺水工作面临的压力不小。2018年起,宁波开启全民预防大行动,政府、公安、家庭、社会一同构建“四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体系。至去年,已实现溺水亡人数“六连降”。

  防溺水工作,需要“全”力应对,以“新”破解,“严”抓落实。今年暑期,中国宁波网、甬派再次派出记者,随机走访4个曾发生过溺水警情或易出现这类警情的点位,了解当地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

  第四站就是鄞州云龙镇冠英村,也是本次走访行动的最后一站。

最后一站就是这里。本文图片由王晓峰/摄

  中国宁波网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郑蒙永

  防溺水工作,要上“心”也要上“新”。

  去年8月,全市首个无人机自动巡防系统在江北投入使用,一亮相就“吸睛”无数。因为它的出现,不仅提升了防溺水巡查效率,还解决了部分实际难题。但谁又能想到,如此“高大上”的系统,如今基层也玩得溜。

水质不错,因而平时来野泳的人不少。

  7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鄞州云龙镇冠英村,了解当地的防溺水工作情况。之所以选择这里,是“数据”给出的答案——当地政府使用快艇连巡一个月,排摸出8处野泳较多的点位,其中一处就是这里。

辅警在检查救援装备。

  穿过冠英村的河流不少,其中一条叫“蒋家漕”,水质不错且河面宽阔。记者沿河而行,发现不少大型公用河埠头已安装新型防护网,并且配有救生圈等装备。不过,这里不少民房依水而建,出门就是河。私人河埠头的防溺水工作,目前仍是一大“难点”。

巡逻经过的警用摩托。

  行至桥边一咖啡馆,记者偶遇骑着警用摩托车巡逻的辅警。

  得知记者来意后,他说:“天气热的时候,每天下午三点后都会有人下河戏水。我们或者网格员发现后,马上会把他们叫上来。除了我们‘陆上人马’外,还有空中的无人机巡逻,以及镇政府组织的快艇水巡。如果你要采访,那就再等等,时间差不多了……”

自动巡防的无人机出现。

  这一等,还真让记者等到了。下午4点左右,记者发现河上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确认这是一架无人机。盘旋一圈后,它就飞往其他地方。

  “我们这架无人机是相当智能的。规划好线路后,它会自动巡防并提醒,没电就自己飞回‘机场’充电。它和去年夏天江北投入的那个一样,同一款。”云龙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年底他们购入这一系统,今年防溺水时就用上了。“我们云龙辖区较大,水网又密集,单纯靠人巡‘亚历山大’。有了新型无人机,防溺水网络就能织得更密。”

巡逻快艇到来。

  没多久,又有一艘快艇出现在河面上。靠岸后,艇上一名工作人员打起电话,向后方汇报巡逻情况——受雷阵雨影响,暑气稍解,这次现场没有发现野泳人员。

  云龙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他们是“水陆空”三重联合巡防,但防溺水工作仍是任重道远,因为总有人喜欢冒险下河野泳。“实话实说,我们劝的时候,有些人不听的,还反怼我们,说从小在水里长大的,怎么可能会有事?”他说,这也是防溺水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点”。

河边的救援装备。

  这次的走访,可以说让记者大吃一惊。因为在惯有印象中,“水陆空”立体式防溺水,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般人是玩不转的。但这次的云龙之行,真是令人开了眼界。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科技改变生活。

辅警检查发现救生衣不见了,向后方汇报情况,请求补充。

  走访中,记者还采访了数名当地村民,听取他们关于防溺水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有村民表示,希望能在河流沿线增加一些救生装备。他认为,对老百姓来说,参与救援,最简单、最实用的就是竹竿。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建议很普遍,之前几站走访中,均有人提及。此外,还有村民希望能有专门的区域供大家戏水。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