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缓解“停车难”:还有多少停车设施未充分利用?
2024-08-07 06:51:0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一方面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学校地下停车设施建而未用、错时共享停车推进缓慢、免费泊位被占用等多种问题,使本就不充裕的停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加剧了“停车难”。

  数月来,为积极回应市民对“停车难”问题的关切,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宁波日报报网端融媒互动访谈栏目《e眼问政》积极介入这一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人大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共振效应。其中,在日前举行的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缓解“停车难”问题情况专题询问会上,各部门也提出了整改措施。市政府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也明确了工作目标。宁波日报报网端将在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的指导下,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并追踪相关进展,力促“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的智慧停车接送系统已于6月投用。(仇龙杰/摄)

  学校地下停车设施“建而未用”问题基本解决

  不少网友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反映多所学校存在学生接送时段校门口拥堵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地下公共停车设施(包括地下停车场和地下接送系统)存在“建而未用”的情况。

  为此,从5月11日起,《e眼问政》栏目相继报道了宁波市第七中学、江北养正书院、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江北外国语学校二期、鄞州区堇山小学南校区、慈溪明月书院、宁波前湾新区滨海小学、前湾新区文韵幼儿园9所学校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上述学校中,不同程度存在校门口车辆违停造成交通拥堵,而地下停车场门可罗雀或未充分利用的情况。这一现象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呼吁学校和相关部门尽快打通相关环节,充分利用现有地下停车设施,缓解中小学接送“停车难”问题。

  在公众关注和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监督下,属地资规、教育、住建、交警、综合执法等政府部门和各相关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采取措施,加快现有地下停车设施投入使用。

  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62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了地下停车场,其中配建地下停车接送系统48所。截至7月3日,此前报道中涉及的地下停车接送系统“建而未用”的7所学校,已有3所完成改造并启用,其余4所均已启动整改方案的研究制订。

  在此次询问会上,市人大代表、《e眼问政》栏目记者易鹤进行了针对性提问。市教育局局长毛才盛在应询时表示,对于地下停车场“建而未用”的问题,有4所学校还在积极整改中。其中江北养正书院目前已经在改建,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另外江北外国语学校二期、鄞州区堇山小学南校区、北仑区泰河中学3所学校克服出入口设计缺陷、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难题,正积极进行整改。关于宁波市第七中学因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设计改造方案落实、鄞州区如何有效解决学校接送时段“停车难”问题的询问,鄞州区副区长刘学文通过网络分会场作答,并表示宁波市第七中学改造方案已在积极落实。地下停车场南北通道的接通问题已经在解决。智慧停车接送系统已做好相关施工设计。

  会后,记者也对相关学校进行一一回访并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的智慧停车接送系统已经建好,并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完成了校车接送试点工作,同时将原先可地下停车接送的年级段由1个增加到了2个;宁波市第七中学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改造计划,地下停车场南北通道的贯通工作已提上日程,智慧停车接送系统也已做好了相关施工设计;江北养正书院亦不甘落后,目前地下标识已经做好,学校南面通道被轨道交通围挡占用的区域已经让了出来,东面新开了出入口,地面做好了硬化。改建工程正加速进行,预计金秋九月即可焕新亮相;鄞州区堇山小学南校区则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与相关部门探讨地下接送方案的可行性,力求在细节中彰显关怀,为学子的上下学之路再添一份安心;宁波前湾新区滨海小学则通过优化上下学时间、增设引导人员、开放地面停车场并实行限时免费政策等措施,有效缓解接送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其他学校亦在全力以赴攻克出入口设计、安全隐患等难题,力求实现整改工作的全面突破。

  更多停车设施如何充分使用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也在密切关注“停车难”这一问题。

  “去年,市人大的民意感知中心收到了3500多条来自老百姓和代表关于‘停车难’的意见和建议,可见这一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工委副主任梁成初告诉记者,民意指向就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方向。今年,如何缓解“停车难”问题也被列入了市人大重点监督工作。

  据了解,从3月开始,由该工委牵头,就我市缓解“停车难”问题情况开展了全面深入调研,并会同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13个相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协调会商重难点问题。市县两级人大密切联动,共同调研形成“共性+个性”问题和建议清单80余条。

  7月31日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缓解“停车难”问题情况专题询问会。会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面对面,就相关问题接受询问。

  记者从专题询问会上了解到,除了上述学校地下停车设施“建而未用”问题,仍有部分既有停车设施利用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加剧老旧小区、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难”的状况。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的专题调研和记者走访都发现,部分实行全时段免费停车的泊位,被二手车行、洗车店及个别居民长期占用,导致了使用率低下的问题。

文之辰里邻里汇地下车库出入口。(石景/摄)

  问题一:结建公共停车场移交投用率低

  记者从专题询问会上获悉,近五年来规划批准的55个结建公共停车场(结合地块开发捆绑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已建成11个,仅有2个移交投用,另有1个正在移交,未发挥应有效用。如何加快此类停车场的移交和投用,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现场探访:8月5日,记者在江北区文之辰里邻里汇商业体了解到,该商业体地下停车场有50个结建停车位。

  江北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商业体为开发商自持,目前仍在招商阶段,年内暂无开业计划。当下,该商业体停车场配套设施仍在整改中,该局已要求开发商加快进度,争取于今年10月份前完成移交手续。

  当天,记者在奉化区时代金茂城市广场了解到,该处地下停车位免费对外开放。

  奉化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广场于今年7月开业,拥有地下停车位1317个,其中结建停车位数量为141个,位于C区,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目前由建设方自行管理。该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移交事项,力求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该负责人还表示,相关停车位在后续运营中存在一些实际困难,比如C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仅有一处,车辆管理难以细分,若独立运营就需要分隔区域,在设计上有一定难度。此外,引入企业进行管理后,如何与商场提供的免费停车位进行竞争等,该局也将与相关部门积极探讨,寻求合适的运营方案。

  市住建局负责人在专题询问会上回应:8个没有移交的结建停车场中,4个由住宅小区开发商配建,4个由商业地块开发商配建。由于规划设置不合理,结建公共停车场没有设置独立的出入口,泊位也比较分散,目前还是建设单位和业主在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我局将会同资规等属地职能部门尽快明确产权予以回收。同时,优化停车系统,设置独立的出入口,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移交并向公众开放。

海关大楼北侧副楼车位未对外开放。(方琴/摄)

  问题二:错时共享停车位推进缓慢

  记者从专题询问会上获悉,目前全市中心城区近三年已有78个机关事业单位,共5023个车位向社会开放。已开放的错时共享停车位平均使用率仅40%左右,与市民的需求完全不相匹配,尤其是老旧小区周边,市民呼声较高。

  现场探访:8月5日17时40分,记者来到海关大楼周边的马园路和三板桥街,看到路面均没设置道路泊位。据了解,宁波海关大楼周围分布着世纪锦秋、博洋丽景、郎官社区、丰华名都等多个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需求量较大。而海关大楼门口张贴着“内部停车场不对外开放”的告示牌。

  时值宁波海关下班时间,车辆陆续从大楼内驶出,一个个车位也开始空出来。门卫告诉记者,内部停车场都是给内部职工使用,外人是不能进来的。

  据记者观察,海关大楼主楼下班时段人流车流出入较为频繁,不过三板桥街北侧副楼却是大门紧闭。记者看到,此处大楼门口贴着“宁波海关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牌子,内部设置了一圈地面停车位,由于当天该中心没有使用,因此这些停车位暂时空置着。

  一些居民提出,海关大楼位置刚好在几个老小区中间,如果该单位能错时开放部分停车位,将有效缓解周边居民的停车压力。如果主楼开放困难,能否考虑将北侧副楼错时开放出来,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停车资源。

  市市政设施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错时共享停车在推进中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单位积极性不高,认为向社会开放,会带来安全问题,同时会增加管理成本;匹配度不强,老城区需求多,但可提供的资源少,新城区可提供的资源多,但需求不强,导致很多开放的错时共享停车位使用率不高。

  市住建局负责人在问询会上回应:未来将重点在提高车位的适配性与使用率上做文章,计划近三年每年增加错时共享停车位5000个以上,使用率能够超过60%。

敏学巷靠近现代板材地板城附近免费停车泊位被占用。(方琴/摄)

  问题三:免费道路停车泊位利用效率偏低

  据调查,我市还存在免费道路停车泊位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目前,全市共有免费道路停车泊位6.7万个,占道路停车泊位总数的58.8%,不少免费泊位存在被长时间占用的情况,泊位周转率较低。

  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实行全时段免费停车的泊位,被二手车行、洗车店及个别居民长期占用,影响了泊位使用效率,损害了公共利益。

  现场探访:8月4日,记者在广德湖北路靠近繁裕新村小区外看到,沿街店铺门口位置较宽敞,可以侧方停若干车辆。不过,部分店家把一些杂物放在公共通道上。在一家小饭店门口,店员把五六把塑料椅子堆放在两辆车中间的空位上,还摆上了小桌子。在另一家店面房门口,晾衣架和铁桶随意放在本可以停车的公共通道上,晾衣架上还挂着正在滴水的拖把。

  8月5日,记者在鄞州区敏学巷看到,靠近现代板材地板城马路边的停车位未收费,然而部分店家用一些杂物或电动自行车占用停车泊位。在立邦工厂直营店门口,两个小推车和4辆非机动车直接放在空位上,占用了此处的停车位。

  盘活停车资源

  我市定下“小目标”

  缓解“停车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市政府给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提交的工作报告显示,今后三年,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着力扩大停车泊位供给,注重市民停车感受,优化停车便民服务,加强智慧停车监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到2027年底,确保中心城区车位比达到1:1,“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基本实现供需平衡。

  ——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构建高质量停车供给体系。加快推进我市停车专项规划出台。适时出台《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结合我市实际,通过分区分级设置指标,进一步提升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停车配建标准,解决不同区域停车需求差异化所带来的问题,防止新建工程再现“停车难”。

  ——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推动停车泊位供需动态平衡。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将停车场用地纳入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引导开发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的地下空间用于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推动城市空间高效利用,确保公共停车场年度建设计划执行率达90%以上。到2027年底,公共停车场泊位数占比从现有的3.8%提升至5.0%。

  ——坚持资源统筹,进一步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难”。聚焦民生实事,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停车难”治理,确保“停车难”得到有效缓解。

  充分挖掘停车资源潜力。深入挖潜空间资源,结合项目更新改造新建停车楼(库),利用闲置土地、桥下空间、退红空间建设临时停车场,合理增设周边道路停车泊位,有效补充重点区域停车泊位,到2027年每年新增停车泊位不低于10000个。

  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表率作用,将周边停车需求旺盛且具备安全管理条件的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鼓励商业、办公、住宅等停车设施在空闲时段允许社会车辆有偿使用、错时共享。各区(县、市)、开发园区制定停车资源共享三年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年增加共享停车泊位5000个,使用率达60%以上。

  全面盘活存量资源。在学校、医院周边道路设立学生接送、患者就医落客区,为各类车辆临时停放提供便利。在满足校园安全等相关条件下,实现学校已建地下接送系统应开尽开,确保接送车辆有序停放,有效缓解学校停车拥堵情况。

  ——坚持合理定价,进一步完善停车收费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完善停车收费机制,规范停车收费管理,提升停车资源利用率。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价格监督管理,规范道路泊位收费收入管理。

  ——坚持数字赋能,进一步提高智慧停车服务水平。加快停车管理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多跨场景应用,不断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停车资源底数入库,全面归集并动态监管城乡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信息。推进面向公众停车场接入工作,到2027年底实现面向公众停车场接入率100%。

  提高停车场通行效率。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无感支付、场内提前付、线上提前付等便捷支付模式全覆盖,到2027年底实现公共停车场便捷支付模式应用覆盖率90%以上。(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杨绪忠 仇龙杰 方琴 石景 通讯员朱琴)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缓解“停车难”:还有多少停车设施未充分利用?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4-08-07 06:51:03

  一方面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学校地下停车设施建而未用、错时共享停车推进缓慢、免费泊位被占用等多种问题,使本就不充裕的停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加剧了“停车难”。

  数月来,为积极回应市民对“停车难”问题的关切,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宁波日报报网端融媒互动访谈栏目《e眼问政》积极介入这一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人大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共振效应。其中,在日前举行的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缓解“停车难”问题情况专题询问会上,各部门也提出了整改措施。市政府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也明确了工作目标。宁波日报报网端将在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的指导下,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并追踪相关进展,力促“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的智慧停车接送系统已于6月投用。(仇龙杰/摄)

  学校地下停车设施“建而未用”问题基本解决

  不少网友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反映多所学校存在学生接送时段校门口拥堵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地下公共停车设施(包括地下停车场和地下接送系统)存在“建而未用”的情况。

  为此,从5月11日起,《e眼问政》栏目相继报道了宁波市第七中学、江北养正书院、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江北外国语学校二期、鄞州区堇山小学南校区、慈溪明月书院、宁波前湾新区滨海小学、前湾新区文韵幼儿园9所学校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上述学校中,不同程度存在校门口车辆违停造成交通拥堵,而地下停车场门可罗雀或未充分利用的情况。这一现象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呼吁学校和相关部门尽快打通相关环节,充分利用现有地下停车设施,缓解中小学接送“停车难”问题。

  在公众关注和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监督下,属地资规、教育、住建、交警、综合执法等政府部门和各相关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采取措施,加快现有地下停车设施投入使用。

  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62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了地下停车场,其中配建地下停车接送系统48所。截至7月3日,此前报道中涉及的地下停车接送系统“建而未用”的7所学校,已有3所完成改造并启用,其余4所均已启动整改方案的研究制订。

  在此次询问会上,市人大代表、《e眼问政》栏目记者易鹤进行了针对性提问。市教育局局长毛才盛在应询时表示,对于地下停车场“建而未用”的问题,有4所学校还在积极整改中。其中江北养正书院目前已经在改建,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另外江北外国语学校二期、鄞州区堇山小学南校区、北仑区泰河中学3所学校克服出入口设计缺陷、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难题,正积极进行整改。关于宁波市第七中学因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设计改造方案落实、鄞州区如何有效解决学校接送时段“停车难”问题的询问,鄞州区副区长刘学文通过网络分会场作答,并表示宁波市第七中学改造方案已在积极落实。地下停车场南北通道的接通问题已经在解决。智慧停车接送系统已做好相关施工设计。

  会后,记者也对相关学校进行一一回访并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的智慧停车接送系统已经建好,并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完成了校车接送试点工作,同时将原先可地下停车接送的年级段由1个增加到了2个;宁波市第七中学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改造计划,地下停车场南北通道的贯通工作已提上日程,智慧停车接送系统也已做好了相关施工设计;江北养正书院亦不甘落后,目前地下标识已经做好,学校南面通道被轨道交通围挡占用的区域已经让了出来,东面新开了出入口,地面做好了硬化。改建工程正加速进行,预计金秋九月即可焕新亮相;鄞州区堇山小学南校区则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与相关部门探讨地下接送方案的可行性,力求在细节中彰显关怀,为学子的上下学之路再添一份安心;宁波前湾新区滨海小学则通过优化上下学时间、增设引导人员、开放地面停车场并实行限时免费政策等措施,有效缓解接送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其他学校亦在全力以赴攻克出入口设计、安全隐患等难题,力求实现整改工作的全面突破。

  更多停车设施如何充分使用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也在密切关注“停车难”这一问题。

  “去年,市人大的民意感知中心收到了3500多条来自老百姓和代表关于‘停车难’的意见和建议,可见这一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工委副主任梁成初告诉记者,民意指向就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方向。今年,如何缓解“停车难”问题也被列入了市人大重点监督工作。

  据了解,从3月开始,由该工委牵头,就我市缓解“停车难”问题情况开展了全面深入调研,并会同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13个相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协调会商重难点问题。市县两级人大密切联动,共同调研形成“共性+个性”问题和建议清单80余条。

  7月31日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缓解“停车难”问题情况专题询问会。会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面对面,就相关问题接受询问。

  记者从专题询问会上了解到,除了上述学校地下停车设施“建而未用”问题,仍有部分既有停车设施利用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加剧老旧小区、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难”的状况。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的专题调研和记者走访都发现,部分实行全时段免费停车的泊位,被二手车行、洗车店及个别居民长期占用,导致了使用率低下的问题。

文之辰里邻里汇地下车库出入口。(石景/摄)

  问题一:结建公共停车场移交投用率低

  记者从专题询问会上获悉,近五年来规划批准的55个结建公共停车场(结合地块开发捆绑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已建成11个,仅有2个移交投用,另有1个正在移交,未发挥应有效用。如何加快此类停车场的移交和投用,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现场探访:8月5日,记者在江北区文之辰里邻里汇商业体了解到,该商业体地下停车场有50个结建停车位。

  江北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商业体为开发商自持,目前仍在招商阶段,年内暂无开业计划。当下,该商业体停车场配套设施仍在整改中,该局已要求开发商加快进度,争取于今年10月份前完成移交手续。

  当天,记者在奉化区时代金茂城市广场了解到,该处地下停车位免费对外开放。

  奉化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广场于今年7月开业,拥有地下停车位1317个,其中结建停车位数量为141个,位于C区,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目前由建设方自行管理。该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移交事项,力求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该负责人还表示,相关停车位在后续运营中存在一些实际困难,比如C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仅有一处,车辆管理难以细分,若独立运营就需要分隔区域,在设计上有一定难度。此外,引入企业进行管理后,如何与商场提供的免费停车位进行竞争等,该局也将与相关部门积极探讨,寻求合适的运营方案。

  市住建局负责人在专题询问会上回应:8个没有移交的结建停车场中,4个由住宅小区开发商配建,4个由商业地块开发商配建。由于规划设置不合理,结建公共停车场没有设置独立的出入口,泊位也比较分散,目前还是建设单位和业主在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我局将会同资规等属地职能部门尽快明确产权予以回收。同时,优化停车系统,设置独立的出入口,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移交并向公众开放。

海关大楼北侧副楼车位未对外开放。(方琴/摄)

  问题二:错时共享停车位推进缓慢

  记者从专题询问会上获悉,目前全市中心城区近三年已有78个机关事业单位,共5023个车位向社会开放。已开放的错时共享停车位平均使用率仅40%左右,与市民的需求完全不相匹配,尤其是老旧小区周边,市民呼声较高。

  现场探访:8月5日17时40分,记者来到海关大楼周边的马园路和三板桥街,看到路面均没设置道路泊位。据了解,宁波海关大楼周围分布着世纪锦秋、博洋丽景、郎官社区、丰华名都等多个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需求量较大。而海关大楼门口张贴着“内部停车场不对外开放”的告示牌。

  时值宁波海关下班时间,车辆陆续从大楼内驶出,一个个车位也开始空出来。门卫告诉记者,内部停车场都是给内部职工使用,外人是不能进来的。

  据记者观察,海关大楼主楼下班时段人流车流出入较为频繁,不过三板桥街北侧副楼却是大门紧闭。记者看到,此处大楼门口贴着“宁波海关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牌子,内部设置了一圈地面停车位,由于当天该中心没有使用,因此这些停车位暂时空置着。

  一些居民提出,海关大楼位置刚好在几个老小区中间,如果该单位能错时开放部分停车位,将有效缓解周边居民的停车压力。如果主楼开放困难,能否考虑将北侧副楼错时开放出来,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停车资源。

  市市政设施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错时共享停车在推进中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单位积极性不高,认为向社会开放,会带来安全问题,同时会增加管理成本;匹配度不强,老城区需求多,但可提供的资源少,新城区可提供的资源多,但需求不强,导致很多开放的错时共享停车位使用率不高。

  市住建局负责人在问询会上回应:未来将重点在提高车位的适配性与使用率上做文章,计划近三年每年增加错时共享停车位5000个以上,使用率能够超过60%。

敏学巷靠近现代板材地板城附近免费停车泊位被占用。(方琴/摄)

  问题三:免费道路停车泊位利用效率偏低

  据调查,我市还存在免费道路停车泊位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目前,全市共有免费道路停车泊位6.7万个,占道路停车泊位总数的58.8%,不少免费泊位存在被长时间占用的情况,泊位周转率较低。

  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实行全时段免费停车的泊位,被二手车行、洗车店及个别居民长期占用,影响了泊位使用效率,损害了公共利益。

  现场探访:8月4日,记者在广德湖北路靠近繁裕新村小区外看到,沿街店铺门口位置较宽敞,可以侧方停若干车辆。不过,部分店家把一些杂物放在公共通道上。在一家小饭店门口,店员把五六把塑料椅子堆放在两辆车中间的空位上,还摆上了小桌子。在另一家店面房门口,晾衣架和铁桶随意放在本可以停车的公共通道上,晾衣架上还挂着正在滴水的拖把。

  8月5日,记者在鄞州区敏学巷看到,靠近现代板材地板城马路边的停车位未收费,然而部分店家用一些杂物或电动自行车占用停车泊位。在立邦工厂直营店门口,两个小推车和4辆非机动车直接放在空位上,占用了此处的停车位。

  盘活停车资源

  我市定下“小目标”

  缓解“停车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市政府给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提交的工作报告显示,今后三年,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着力扩大停车泊位供给,注重市民停车感受,优化停车便民服务,加强智慧停车监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到2027年底,确保中心城区车位比达到1:1,“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基本实现供需平衡。

  ——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构建高质量停车供给体系。加快推进我市停车专项规划出台。适时出台《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结合我市实际,通过分区分级设置指标,进一步提升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停车配建标准,解决不同区域停车需求差异化所带来的问题,防止新建工程再现“停车难”。

  ——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推动停车泊位供需动态平衡。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将停车场用地纳入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引导开发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的地下空间用于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推动城市空间高效利用,确保公共停车场年度建设计划执行率达90%以上。到2027年底,公共停车场泊位数占比从现有的3.8%提升至5.0%。

  ——坚持资源统筹,进一步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难”。聚焦民生实事,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停车难”治理,确保“停车难”得到有效缓解。

  充分挖掘停车资源潜力。深入挖潜空间资源,结合项目更新改造新建停车楼(库),利用闲置土地、桥下空间、退红空间建设临时停车场,合理增设周边道路停车泊位,有效补充重点区域停车泊位,到2027年每年新增停车泊位不低于10000个。

  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表率作用,将周边停车需求旺盛且具备安全管理条件的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鼓励商业、办公、住宅等停车设施在空闲时段允许社会车辆有偿使用、错时共享。各区(县、市)、开发园区制定停车资源共享三年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年增加共享停车泊位5000个,使用率达60%以上。

  全面盘活存量资源。在学校、医院周边道路设立学生接送、患者就医落客区,为各类车辆临时停放提供便利。在满足校园安全等相关条件下,实现学校已建地下接送系统应开尽开,确保接送车辆有序停放,有效缓解学校停车拥堵情况。

  ——坚持合理定价,进一步完善停车收费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完善停车收费机制,规范停车收费管理,提升停车资源利用率。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价格监督管理,规范道路泊位收费收入管理。

  ——坚持数字赋能,进一步提高智慧停车服务水平。加快停车管理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多跨场景应用,不断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停车资源底数入库,全面归集并动态监管城乡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信息。推进面向公众停车场接入工作,到2027年底实现面向公众停车场接入率100%。

  提高停车场通行效率。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无感支付、场内提前付、线上提前付等便捷支付模式全覆盖,到2027年底实现公共停车场便捷支付模式应用覆盖率90%以上。(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杨绪忠 仇龙杰 方琴 石景 通讯员朱琴)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