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宁波市教育局推出宁波市中小学校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信仰照亮未来》。4位思政课老师走进烈士纪念场所、革命纪念馆等地,展开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回顾四明大地发生的故事,共同寻找信仰的力量、理想的光芒。
思政课老师现场开讲
“在热闹的市区中,隐藏着一幢不起眼的二层小楼,1926年1月,中共宁波地委就在这幢白墙黑瓦的建筑中成立,但却只存在了一年零六个月。为何大革命时期宁波地委成立会选在此处?又为何存在时间如此短暂?”在位于海曙区的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静静踱步其中,指着一份份珍贵的史料,带领学生们回顾宁波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历史进程。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静静思政课主题为《探访革命旧址,传承红色星火》。
紧接着,镜头来到了余姚梁弄。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让人们肃然起敬。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沈旭峰,向在场的3位同学讲述着以梁辉为代表的革命战士们,在四明山区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抗日武装斗争。战士们舍身报国、无惧生死的光辉事迹,让同学们为之动容。
▲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沈旭峰思政课主题为《讲好四明故事,铸牢红色根脉》。
第三篇章的故事,由镇海中学教师徐依泓在校园里展开。校园的东南角,有一座红枫掩映、玲珑雅致的两层小楼,名曰憩园,那就是朱枫烈士纪念楼。
▲镇海中学教师徐依泓思政课主题为《追寻红枫谍影,感悟信仰之力》。
朱枫是宁波女子师范学堂里的进步青年,积极参与“五卅”学潮;她是善于经营又视金钱如粪土的香港合众公司财务主管,多次无偿捐款给党的革命事业;她更是在隐蔽战线上的红枫谍影,潜伏台湾的红色特工。面对敌人最后的审判,她面容始终从容而坚定,在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45岁。因为信仰的力量,朱枫毅然坚守最黑暗、最危险的隐蔽战线,把民族存亡、祖国安危作为毕生使命。
▲余姚市子陵中学教育集团子陵校区教师童音思政课主题为《贯彻回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第四篇章的故事在余姚横坎头村。作为全国“千万工程”现场会上的重要参观点之一,横坎头村的蝶变,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跨越十五年的两封回信和殷切嘱托,也蕴藏着浙江乃至全国广大乡村,实现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密码。余姚市子陵中学教育集团子陵校区教师童音,带着同学们走进横坎头村,走进美丽乡村,探寻红村蝶变密码。她寄语同学们以青春之名,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让青春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寻找信仰的力量、理想的光芒
本次宁波市中小学校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通过回顾四明大地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缓缓打开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沧桑巨变的历史画卷,学生们沿着那些光芒闪耀的足印,从中寻找信仰的力量、理想的光芒。
当天,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进行了学习观看。
慈溪市上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骏进在观看后表示,当天的“开学第一课”无疑是“四明传习”大思政课品牌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体验。通过这堂课,我们的学生得以深刻地理解宁波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红色基因,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思考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更对学校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着力构建科学、递进、贯通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实效起到了深刻的引领。
“这堂红色思政课,让我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那个风雷激荡的时代,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宁波市曙光中学初三(19)班学生虞可萱说,这堂课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新学期,她将珍惜每一天,努力学习,不忘初心,牢记青少年的时代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记者马亭亭通讯员毛璇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